关灯
护眼
字体:

回到六零开网店(177)

作者: 竹叶西风 阅读记录

早上站在院子里刷牙的时候,能够看到山上一片一片寻找食物的人。

李明言种下的院子里的篱笆长的也茂盛,可能是因为是有主之物,没有人去打那些叶子的主意。

早上李明言烙了红薯面混白面的烙饼,李家庄的竹子已经告罄,已经成型的竹林被李家庄的人用来编制各种东西,笋还没有冒出来,就被打饥荒的众人给挖了去。

李家的人一人嘴里塞这一个杂面的烙饼,就香油拌小葱,吃着走向开会的场地,前几天驻军被紧急召走一部分,说是开什么重要会议,可以增产增收的。

一群人兴高采烈的,他们也算是见识到了增产增收的好处,李明言家的油沙果种上不到一亩的自留地,足够一家人一年用的油,还能给家里换上一头羊来。

还有那大南瓜,一个南瓜里结出来的南瓜子也够过年吃的,还有剩,可惜的是,现在不叫有自留地了。

不然给自家的自留地种上一点儿,来年春荒的时候,也不会打饥荒了啊。

李明言好奇的打量着开会回来的人们,都是一脸的兴奋,仿佛得到了什么独门武林秘籍一样的开心。

队长敲了敲鞋底,磕下来一块大泥巴,入了春以来,就是不停的在下雨,都说春雨贵如油,可今年的油灌的油点太多了点吧。

这鞋底就没有干净过,只要下地,必然腻上两脚的大泥巴。

队长发愁的头发几乎快要白完了,如果地上水一直很大,就没有办法犁地耕地,春播就无法进行。

见人差不多到齐了,队长吹了一下脖子上的哨子,这是新发下来的他的工作工具,被他用到各种场合中:想让大家安静的时候,想把大家召集起来开会的时候。

幸亏李家庄是个小庄子,不然队长的肺的安全问题是个问题。

他吹了一声哨子,然后往下压了压胳膊,示意大家安静。

“公社里又要抽人,干杂活,一年三百工分,谁愿意去?”队长发愁啊,他私心里是不愿意自己庄上的壮劳力出去任何一个的,地得种,人一走就没人种地,没人种地就没有吃的,没有吃的就要出去讨饭。

三百工分,就有人在心里衡量起来,在地里累死累活的干,队长还跟个包拯似的,一点滑头都不能耍,到了队里可就不一样了,一群人一起干,管都管不及,谁也不认识谁,大家比着懒,坐在石头上歇会儿也不是不行。

稀稀拉拉的有人举手。

队长的脸当时就黑下来了,“公社里要一个有学问的,一个会打根脚的,一个心细的,最好是妇女。”

举起的手放下了几个。

队长点了几个名,就决定让他们三个去了,被选中的人兴高采烈,跟队长的愁眉不展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营长就纳闷了:“老队长,不是我说你,这公社挑人去干杂活儿应该高兴才是啊,多挣的工分正好多了口粮。”

老队长激动的鼻子重重一哼,“我还不会算这笔账?那去挣的工分再多,还是从自己生产队里兑粮食,这是出去打白工了哇,地谁种?人都挑走了,庄上就剩十来个劳力,到时候一百多号人都分十来个人打出来的粮食,这还不是挨饿?”

营长一摸后脑勺:“队长,你别急,上头刚出来一个新法子,保证产量多多的,到时候谁都饿不着,这事儿你就放心吧!”

***

今天上工比以往拖延了些许,春天除了积肥上地以外,因为雨水多了一些,也没有别的什么事情好做。

除了开会。

这次开会除了确定几个去公社干杂活的人选,就是人人叫营长的几个当兵的在说话。

“……我们要革新我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以部队的方式上工,以连为单位,大干特干……精耕细作,深挖地,广积肥……争取把产量提高六倍以上……”

“争取做到顿顿大米饭白面膜,红烧肉吃到腻,红薯就该都去喂猪去,再也不沾那红薯面的霉味儿!”

红薯干放了一个冬天再到春天,上面就会有一层霉点,再磨成的面,就没有第一批红薯面的香甜,而加上了怎么做都去不掉的霉味儿。

李明言拿着手里最后一块儿红薯烙馍,她保存的倒是挺好的,晒干什么样子,拿出来磨面的时候还是什么样子,让陈梅看的啧啧称奇。

她还加上了上好的细白面粉,做出来的烙馍劲道不失柔软,放上加了盐香油辣椒油的葱花,大哥能连吃五张不停嘴。

她吃的慢,正往嘴里填最后一口的时候,听到说是喂猪的……喂猪的……

她看了看手里有些微微发黑的杂面烙馍,一口填进嘴里。

真香。

上头的也太不会说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