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回到六零开网店(179)

作者: 竹叶西风 阅读记录

李家庄的劳力被抽走了一半,因为暂时下雨,所以劳动力并不是很紧张。

李明言掏出了买来的稻种,下雨天正好种稻子。

挖的塘起了作用,挑出的塘泥正好用来做培养基。

因为捐稻种的事情,李明言又赚了一百工分,相当于已经把一个季度的工分赚到手,春天什么都不做,等到夏初粮食下来的时候,就擎等着分粮。

可惜工分赚的再多,给够了吃的定量,剩下的就会给钱,可是生产队里哪有这么多的钱呢?只会欠着。

因此陈梅想着既然家里也分不到钱,让生产队欠着也就是一个虚头,就和李明言商量着:“要不你在家做个饭,伺候菜园子,队里的活干着不划算,插秧还累的腰疼。”

李明言觉得她也算队里挣工分最多的女人了,的确没有必要再去那么的辛苦。

队里缺劳动力,还有家里人顶着呢。她就安心顾好大后方,给他们准备好吃食就行了。

何况这样会给媳妇找清闲活计的婆婆实在不多,有的恨不得将媳妇当个骡子使唤呢。

李明言抱着婆婆的胳臂开始撒娇,“娘,你真是太好啦,你不是一到下雨天就腰疼吗,要不你回来干家务,我去挣工分吧。”

“我去干活儿,就是腰疼,也比咱庄上的某些人干得好,你在家做饭,你做饭好吃,家里人都喜欢吃。”

李明言看着娘的脸色,“你不是一直说我太浪费了嘛,嫌我放的油多面多的?”

陈梅揉搓着家里的衣服,笑着说道:“到了干活出力的时候,就是让你做饭,让你浪费的,吃到肚里出了力,就不算浪费。”

李明言点头表示受教,对于娘的生存哲学深表敬佩。

然后给她又舀了一些热水放进洗衣盆里,在冷水里多泡一会儿,就冻的手通红通红的,所以揉搓的时候,还是要用一些热水。等到涤衣服的时候,再到河边,也省事一些。

自从小两口分家到了山脚下居住,一大家子的衣服,陈梅就不叫她洗了,让她自己顾好自个儿就行。

陈梅抱怨道:“这雨水下个没完,衣裳天天都是潮的,这洗完的衣服咋干,都是个问题。”

不止一个女人有这样的抱怨,那些衣服少的只有一件的,甚至不洗,因为没有替换的。

怕洗了干不了,到时候没得穿,出不了门,身上有个味道,就有味道吧,反正大家都一样,谁也不嫌弃谁。

***

家里需要出工的都穿着蓑衣去上工,上学的拿着课本挡在头顶,跑着冲进绵绵细雨中。

家里又只剩下李明言和小明礼姐妹两个,干点儿啥呢?

家里要做的活计可多了,厨房里的鸡笼里的小鸡等着她喂食,锅底门前的柴火堆也不够烧了,干柴火几乎没有,再烧下去就只能烧湿柴,一烧就冒大烟,还时常点不着。

自留地现在一分都没有了,可是院子里的菜园还是要种的,不然就没得吃。

水缸里的水也要填满,家里做饭需要。

李明言从空间里拿出一些柴火来,放在空间里保质保量,还是大炼铁的时候收的。

然后给小妹一个看着顺眼的树枝,让她坐在木墩子前写写画画,家里有两个上学的哥哥,虽然上学期的成绩不怎么好,可是两个人都是按时写作业,上学从不迟到的好孩子。自然而然的,小妹也想上学,她觉得背着书包上学,捏着铅笔写字都很洋气!

李明言就挑着桶,去了井边一趟,回来的时候,能容下十挑水的大水缸已经满满的了。

她就喜欢一个人干活儿,自在,有了空间想怎么做怎么做,低头看了一眼笑的露出刚露出牙尖的牙床,也冲她笑了笑,然后找到爹做木匠活的工具,先把木头锯成小段,然后再用斧头破开,正好锻炼了臂力。

身在农村的女人都有一把子力气,李明言也不想落后,不然娇弱的连桶水都提不动,别人是会笑话的!

整整齐齐的码放成一堆,然后想了想,将堆放在外面的桃树枝子也拿到灶房,湿的也没有关系,锯出来之后摆放的时候留些空隙,在灶房里比较干爽,温度也高,总有烤干的时候,平时干湿搭配着烧,总能度过这绵绵雨季。

根据她的记忆,多雨的不只是这个春天,还有夏天的暴雨,还有秋雨绵绵的在等着。

今年的收成将会特别的差,让本来就因为炼铁而大伤元气的百姓再一次遭受重创。

麦子都是在洪水里抢收的。

即便是抢收回来,也都是发芽的,粮库不收,她吃上了一回纯面的馒头,吃到嘴里黏黏的,仿佛没有蒸熟,还有一股子青气,一辈子都难忘的味道。

除了麦子,今年或许可以多种一些稻谷,就看队里怎么安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