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回到六零开网店(188)

作者: 竹叶西风 阅读记录

说:“明言啊,不是八奶给你添麻烦,你看蛋子家里一个娃儿,大人饿的没奶,就想着米汤养人,求到跟前来了,你看看,做的也没啥说的。”

李明言只能装作为难的送了这个人情,一个口子开了,后头所有沾亲带故的,都往李家庄来了,好在她这事情做的比较隐蔽,很多人都以此为生,李明言就相当于粮食来源,也没有人举报。

不过李明言觉得,她男人是派出所的,占了很大的原因。

尽管人浮于事,单位形同虚设,李明海甚至只自学了所长发的薄薄的一小本条例,有这么一层身份,李明海在大家的心目中,形象也是高大的。

所以一切问题都不是问题,李明言可以放心的供应全村人的吃喝,至少可以让所有人吊着命,总不至于饿死。

可问题就在于,东西有一部分积压在手里了,不能立刻在手机上换成米面。

这么一来,她就想起之前卖了十来万的金子,她好像还剩好几块呢。这东西真是换现金的最大利器,记得上架没多久她的余额就变多了。

如果能在村民手里收购一些就好了,姥爷家不知道有没有?

作者有话要说:不好意思出现在你们面前,欠账还没还。

晚安了

第86章

晚饭一家人都在,李明言就做了养了几天的泥鳅,在家里的破缸里养了几天,小妹天天趴在缸沿上看,流着口水念念有词,李明言拿着剪子,把泥鳅宰了。

做了红烧泥鳅,一小盆泥鳅被切成一段一段的,泥鳅除了中间一段长骨头,其他的都是鲜香无比,她用了多多的酱油,把泥鳅的土腥气给遮盖过去,刚出锅李明礼这个小馋嘴就脚跟脚的走来走去。

只是照例还是要给长辈送去一份的,李明言拨出来两碗,给姥姥姥爷,还有奶奶家送去。

李明言揽了姥爷家的差事,姥爷家依然是李家庄最亮眼的房子,就在自己家房子后边,陈姥姥早就问到了香味儿,看到李明言带着一碗来,笑得合不拢嘴,她本来担心自己家挪了地方,会不适应的,谁知道到了李家庄,邻里和善,女儿也孝顺,有什么好吃的,不管是啥,都会拿过来一点,让老两口也尝尝。

就是老头子有意见,觉的李明言这个外孙媳妇不会过日子,给人家帮忙收箩筐,就不能自己落俩?听说她收东西给人家米面斤是斤两是两的,一点儿都不知变通。就连人家带着亲戚过来换米换面的都会收点感谢费,就李明言这个丫头钱财手中过,片叶不沾身。

你说气人不。

李明言拿了一碗泥鳅过去,陈姥姥笑着同李明言使眼色,“你姥爷做了个好玩意儿,不知道你收不收,你这来了正好去看看。”

李明言笑着看向姥爷,陈梅早就说过,姥爷说让她机灵点儿,没有光干活儿不收点利息的道理,米面剩下的面袋子算什么,弄点儿吃的才算本事呢。不过说是这么说,陈梅还是觉得做人要踏实一点,主要是怕人家举报了之后也有理由推脱。

姥爷别别扭扭的带着她到了堂屋,说了句:“在这里等着。”

然后进里屋搬了几个东西出来,几块儿木头。姥爷平时鼻孔朝天的人,难得有些不自在,伸手托了一个圆球,说道:“我看你也是什么都收,想着只要是新鲜玩意儿都能换来米面,就试着做了这个。”

然后也不看李明言,不知动了什么机关,把好好的圆木球拆开,露出中间的一个凹槽,把李明言看的惊叹不已,这是鲁班锁?

姥爷展示完之后,就搓着手站在那里,他还从来没有用自己的劳力换过粮食呢,只是现在粮食紧缺,就是拿着粮票到粮站,也没有什么吃的,天天吃粗粮吃的嗓子眼拉的慌。

李明言蹲在地上,看着一个个的圆球,然后抬头看看姥爷因为动用凿子刀子而满是红痕的手。这真的是一个倔老头。

李明言点点头,“当然可以,我给你,嗯,十斤米一个球吧。”

陈姥爷咧开嘴又猛地收住,连声说道:“好好好。”

李明言带着东西,回家又给姥爷拿了米面送到家里。

陈姥姥一定要李明言带回家一点,“你拿回去一些,给小明礼熬稀饭吃,外头闹春荒闹的我心里都害怕。”

李明言自然是拒绝不要的,现在家里吃的健康极了,除了没有肉,吃的一切都好,“我经手了这么多的粮食,能没有自己吃的嘛,您留着自己吃吧,姥爷要是能做,还能继续做,不用这么复杂的东西,只要做的精巧,都行的,我还给一样的价。”

后背有出息,陈姥姥开心的不行。

倒是姥爷又傲娇上了,“我看你傻的很,就不知道随行就市调调价,现在米面在外头什么价格了你知道吗,两块钱买一斤白面!还不是净白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