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回到六零开网店(209)

作者: 竹叶西风 阅读记录

叫四爷的那位孙子很是委屈:“可是人家说了回来的时候给我们带东西。”

…………

两人还是架势着牛车过去了这道坎坡,那群衣衫褴褛的劫匪就像来的时候一样,突然消散在田野上觅食的人群中。

和那些在地里扒过年红薯,挖野菜的农人别无二致。

李明言回头看着那片地久久不语。

“现在浮肿病就已经开始了吗?”

李明海皱了眉头,像是在思考着什么,“什么是浮肿病?那个人说的嘛?”

李明言点点头,浮肿病只有在极度饥饿,人体缺乏蛋白质的时候才会出现,后世鲜少有人得此病,除了减肥过度,节食不当的年轻人偶尔会出现在新闻里。

腿上一按一个坑,吃上一个星期的鸡蛋就没事儿了,可是现在别说鸡蛋了,就是鸡毛都没有。

李明言按了按自己怀里的鸡蛋,李家庄现在就像是一个世外桃源一样的,他们家家户户都养的有鸡,每天还能捡一两个鸡蛋来。

队长还在为了种粮食的事情发愁着,身为队长,他的消息可能更灵通一些,很可能也听说了外头的情形,怪不得天天抱怨上头把劳动力都抽走了呢,这是在为李家庄的明年做计划啊。

炼钢消耗了多少人力物力,剩下三分之一的劳动力要养全部的人口,还不能少了国家的粮食,怎么看怎么不够。

“就是饿的狠了,没有营养,就会得病,表现就是浮肿,要是再不治,可能过不了一个月,人就去了。”

李明言并不是危言耸听,上辈子就在离他们不远的窑头镇的某一村落,在三年大食堂之后,村口立了一个粮食关的碑,一个村子两三百口人,最后只剩下了二十几人跨过了粮食关。

有的家里甚至一家死绝。

这粮食关就是为了那些没有度过粮荒的关口的人们设立的。

“我们帮他们一把吧?”李明言说。

现在帮了他们,以后呢,看着大片荒芜的田地,李明海这样想到。帮了这些人,那其他更多饥饿的人们呢。

“行吧。”

最后李明海还是这样说道。

马车很快到了离开了乡间土路,到了国道,国道是一条三米宽的水泥路,因为她们正处于丘陵地带,因此这条水泥路就修的高高低低,竟是坡度,比较陡的坡就要下车去推车,或者拉着架子车了。

国道上行人甚少,倒是有几个国道旁边的庄子路口有人把守着。

和平头老百姓不一样,一看就是民兵连的,或者是当兵的,有组织有纪律。见到路过的人,都要警惕的审视一番。

在路口之内的村民们也用一种奇怪的,仿佛是羡慕或者是不解的复杂眼神看着他们。

看的久了,把守的人就会用凶狠的目光瞪向那些村民。

观察到这一现象的李明海好奇不已,正好一个坡实在太陡峭,上去之后的老牛需要歇一歇。

李明海就掏出一个红黄条纹的烟盒,拿出过滤嘴的香烟给站岗的他们套近乎,还是金钟牌的,那三个站岗的有两个都架在耳朵上,不舍得抽。

李明言坐到架子车上等着,看他们聊天。

第97章

李明海又掏出火柴来,给哥几个点上,他们眼中的戒备才少了些许,又从头到脚打量了一番,问道:“哥们儿这做派肯定不是来逃荒的吧。”

身后一个男人撞了撞他的胳膊,示意让他闭嘴。

那个卷毛圆脸的小子愣了愣,然后说:“你撞我干嘛,我说的是实话。”

那男人吐了一个烟卷别国头去不理他了。

卷毛继续说:“你可别想着进俺们村,俺们村里一点儿吃的都没有,家家户户的面缸都是空的,老哥出来带介绍信了嘛?”

“带了带了,不是进村的,我们是进城的,路过这儿歇歇脚,看见你们在这儿就想来说会儿话。”

“原来你们站岗是为了不让外乡人进去要饭,我们老家怎么就没有呢,天天逃荒的人可多了。”

说话就是有来有往才兴趣更浓厚,听到李明海说了这些,小卷毛谈兴更浓,说道:“要饭,这儿不等榆树长出来榆钱,榆树皮就被剥光了,眼光就那么长一点儿。”

卷毛比划了一下手指,示意眼光就那么一厘米长。

“现在好了,啥都没有了,就只能逃荒,有往南逃的,也有往北逃的,要说到这个庄子来要饭?那是不可能要得到的,老鼠都恨不得背上包袱皮逃荒去。你们那边要是有逃荒的,说是回龙湾的,那就是我们这儿的,你给兄弟送来,一斤红薯干少不了你的。”

李明海跟这个小卷毛聊了有一会儿,所有的情况差不多已经了解了,卷毛像是已经无聊透顶了,问什么说什么,交谈中得知窑头镇之下的村落,有的地方已经断粮很久了,过年之前大食堂就已经开不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