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回到六零开网店(39)

作者: 竹叶西风 阅读记录

李明言毫不在意他说了什么,因为就算他说这米是她的,她相信,爹娘也不会相信这人的鬼话的,毕竟她生在养在李家,她手里几个字儿,爹娘可谓清清楚楚——至少在她没有得到手机之前是这样。

李振国虽然都自己的手艺很自信,对着外人还是谦虚了一下:“看着粮食的面子,也得做好哩,俺那一个大箩筐才卖几毛钱?李家庄上人实在,生怕你吃亏。这一次你哪天过来拿?”

二癞同李振国约定好了时间,三天后二癞再来,他们打过几回交道,都按老规矩办,商量的倒也很快。

***

李花儿挎着竹筐姗姗来迟,李明言正好和二癞一起出家门。

二癞不自在的用小指挠挠头,“你啥时候回来的?你的东西都给你带来了,藏在打麦场杏树下第二个麦秸垛里,你看你弄回去咋藏,藏哪儿?”

“我昨天刚回来——那些笸箩交给我你就别管了,你的报酬,是要肥皂还是钱?要粮食也行,我粮食多。”打心里希望二癞选择粮食,却不敢明目张胆的提醒,她在二癞这里暴露的够多的了。

“那就粮食吧,人家都说今天保证粮食翻一番,我看地里麦穗长的跟往年差不离,心慌慌的,没分到手里的粮食就是不实在啊。”

现在就相信粮食产量翻番,吃都吃不完的人,那不是脑筋不中用,就是懒,二流子,给自己的懒惰找借口,李明言倒挺欣赏二癞的,有眼光,选粮食就对了。

她看向身后,家里人没有出来,李花儿看见一个陌生男人,就没有再走近,也在远远的站着,于是小声说下次去窑头镇再给。

***

大队部非常简陋,院墙都没拉,几间半砖半土的房子就那么孤零零的耸立在一片平地上。几间房子前面是李家庄的生产队长,李花儿的爹,正在自己搭的灶上吃早饭呢!

还不止他一个人,还有个老头子,愁眉苦脸的,把大碴子粥喝的呼呼啦啦。

见到两个姑娘过来,知道是找李队长的,羡慕地说:“李队长这队长当的好,几天不回去村上人都惦记着。”

李队长嘿嘿的笑了,转头却是不高兴:“你咋来了,粮食送过来了,够吃,没事赶快回去。”

“爹,我对象说,他家里的一个亲戚是驻队干部的同学,要让他给你说说道理呢。”

李队长眉头皱的能夹死苍蝇,说啥子道理,他心想我能给你听道理,可是麦子可不听我讲道理。出多少力收多少麦,不是你想多少就多少地。

“讲就来讲讲么,我在这儿听了八百遍道理了,他要来我能给他讲讲。”

李队长摆出一副非暴力不合作的态度,另一位队长就蹲在那儿,披着个大袄,嘿嘿嘿的笑。另一位队长姓焦,是焦庄的队长,不用说,肯定也是个老倔头,不然不会留在这儿跟李队长搭伙。

“你这个思想是不正确地,估产量是为了小麦产量飞跃打头阵,咋能当缩头乌龟?”一个笑眯眯的干部模样的人背着手走过来,不失时机的开始了他的思想教育。

“都说两百斤了还不飞跃?高庄的地恁赖,说四百斤不是在哄人吗,这你也信,董主任没下过地吧?”焦队长将头一扭,“不下地的干部在几辈子的老农民跟前谈产量,笑人!”

董主任没有一丝动容,甚至还是笑眯眯的:“上头才开完会,叫粮食翻一番,谁敢不听?夏收后说不定还翻,谁也说不准,去年全省粮食两百亿斤,今天必须达到七百亿斤!”

李明言疑惑地问道:“55年不是说定产之后原则上亩产三年不变吗?”

董主任有些意外的看了这位姑娘一眼,没想到三年前的农业政策条例居然能出自农村姑娘之口,“那——现在不是实施新的五年规划了,也要顺应时势。叫生产队长来打包票,也是让你们精心的意思,麦收之前再施施肥,产量还是能提高一些的嘛。”

作者有话要说:我很想日六千的,嘤嘤嘤,可是我卡文

愧疚的给你们发红包,这章留言的都有。

第22章

焦队长将烟袋锅在鞋上猛磕一下,也不说话,显然是已经习惯了这位董主任的说话方式。

两位队长不接他的话茬,显然是要跟这位主任耗到底的态度。

反正自己家离的不远,开大会有吃有喝,队上的事也安排好了,可是董主任是个城里人,耗上一个月不回家看他急不急!

可把李花儿气的不清,“怎么能说话不算话呢,今年麦子扬花上浆都好,最近也风调雨顺的,可是,再翻也翻不了一倍!”

道理谁都懂,可是这不是规定下来了么,谁还管你实际情况啊,理论上完不成,创造条件也要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