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回到六零开网店(41)

作者: 竹叶西风 阅读记录

李明言觉得自己娇气了许多,她记得自己年轻的时候一个人担自留地里的红薯不费劲的。却忘了自己还没有受过那苦,现在还是只能挣半公分的小媳妇。

李振国对于她的表现非常满意:“明言也长成个大人了,干活比她大娘都麻利,种玉米早种一天就多收一棒子,咋不干?”

陈梅白了李振国一眼,自己端着碗筷刷碗去了,不让李明言动手。

油菜已经到七八分黄,俗话说“八成黄十成收,十成黄两成丢。”

在油菜七分黄的时候,除了上工的时间,李明言一家人都在那七分地里,收割打捆然后运回家里,打上垛,把油菜籽焖出来。

夜里运油菜回家,李明言的空间出了不少力。让家里人直呼轻松,感觉这活儿干的特别的快。

***

收割完之后地也不能荒着,油莎果给了大伯娘一斤之后空间里还剩下许多,足够自留地七分地种。

为了增加油莎果种植的可信度,她将油莎果细细的洗净,去皮,泡水去掉褐色的表皮之后,出来白生生的果肉,沥水晾干,然后像炒花生一样,用大铁锅小火焙。

如果有微波炉就好了,叮十分钟,然后翻面,保证焦黄酥脆。

就只用地锅做出来的也很好吃,味道比花生更香一些,口感更好,仿佛是一粒白白的脂肪球一样。一家人给予了一致好评,就是李振国还有一些忧虑。

“这产量也不知道高不高,不高咱这自留地一季就白瞎了。”

“高,保证高,亩产五千斤!”李明言信心百倍。

虽然老两口被明言科普过这个油莎果挖出来之后,一颗上面结了多少种子,也知道这个东西好吃,可是对李明言满嘴跑火车,李振国还是有些不相信的,啥能亩产五千斤?只有红薯,红薯就是个粗粮,还别说,越是金贵的东西,它的产量就越是低。

这个东西跟花生差不多,能有花生一样的产量也就差不多了。但是自从李明言买回来别人都买不到的肥皂,还带回来二癞给换粮食之后,在李振国和陈梅眼里,李明言话的份量自然不可同日而语,所以尽管半信半疑,他们还是帮着李明言在地里种上了油莎果。

小明礼自从吃了第一口炒制的油莎果之后,就爱上了这个味道,下地的时候积极的拿着小铲子帮忙,等到地里收成的时候,还让大嫂给她炒。

陈梅夫妇对于油莎果没有信心,可是尝到这个味道的村人却闻风而动,胖婶就亲自到家里来了。

她是趁下工到的,彼时一家人都在,李振国正在磨镰石上忙活,见到胖兰头也不抬的打了声招呼。

这种串门子自然是家里的女人应付,他一个大老爷们跟别的妇女没啥好说的。正待看磨的镰刀刀口如何,却听到胖兰说:“梅嫂,你家还有那油莎果种子不,我得空上山寻摸了一遍,一颗都找不着,家里那一点子自留地上还空着一片,我也想种上那个,你剩的种子能不能卖我一点?”

李振国镰也不磨了,震惊的抬头:“你种上要是收成不好,可别回头找事啊。”

胖兰欣喜不已,她就好一口吃的,自从梅嫂子给她抓了一把,说是山上挖的,她就念念不忘,这么好吃的东西,比花生还好吃,怎么她上山没碰上呢?听说明言家种上了,赶快来寻种子。

“那不能,就种三分地,就是闲的时候当个零嘴吃,不指望能有多少收成。”说完期待的看向陈梅,这么说家里肯定是有种子啦。

陈梅自然是没有的,“都是明言在放着,你等着,我把明言喊回来。”

然后指使小明礼:“去喊你大嫂去!”

李明言正在看自己种下的南瓜,南瓜郁郁葱葱的,已经开始爬秧了,她把根系周围的杂草都除掉,看到根系已经长到大拇指粗细,寻思着长的这么旺盛,要不然不加肥料了。

种上的几颗挨个儿看完,没有一颗有病虫害的,每个都长势良好。看来手机上的种子不知道经过多少代的改良,性状已经非常优秀。

等到南瓜秧长到一定程度,在它的覆盖下,其他的杂草都会被欺死,那时候就不用怎么管理了。

回家的路上碰见出来找她的小妹,就牵着她的手一起回去。

听到胖婶说明来意,非常的开心,本来她就想推广种植的,想着自己种出来一亩地之后,大家看到产量,肯定会立刻跟风,油料作物乃是经济作物,到时候好歹能提高一下乡亲的生活水平。

她立刻欣喜道:“胖婶你真有眼光,这种一小粒下去,收成一大捧。还能打油,自己家吃不完还能换上粮食,怎么想都划算。”

胖婶嘿嘿笑:“我哪儿想恁多,就是吃着好吃,想种点儿炒着当零嘴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