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回到六零开网店(48)

作者: 竹叶西风 阅读记录

李振国倒是有些犹豫,他听儿子的信上说过,南方的物产非常让人羡慕,也听说过稻子一茬接一茬的事,跟韭菜似的,那割完还哗哗的长。

于是队长求证的眼神看着他的时候,他就点了点头,想着明言总不会骗爹娘的。

明言有些汗颜,已经不知道自己从重生回来说了多少个谎了,如果说一次谎鼻子就长长一点,她的鼻子恐怕得有两米长。

“我买的稻谷便宜着呢,人家家里茓子穴了五六层,半人高的谷仓都满满的。要不我也不敢信。”

得,这鼻子又要长长一点了。

队长已经显而易见的动摇,又挣扎一番:“蛮子说了是熟地种出来的?”

明言觉得这事儿有门:“说了,新开出来的地一个穗都不长,尤其是沙地。咱队里要是能出来几亩田就好了,我把种子捐给大队,一分钱都不要!要是没得田,我就回家拿着稻子到磨坊推米去。”

她知道队长一心为村里增产,必然会为这个提议心动的,她们这里没有水车,浇灌全靠基础的人力,河岸两边的地又都是不保水不保肥的沙土地,浇灌几乎等于白费功夫,只适合种旱涝保收的红薯之类的粗粮!可是国家计划必须种够玉米,这就很难受,产量低不说,公粮交上真没大家多少吃的了。

所以队长他才想方设法的扩大耕耘面积。

队长沉吟一下,说:“别慌,田肯定是要种的,那种子你留着,一定要好好保管,今年先治山。”

李明言知道这就是答应了的意思,高兴的应声:“好咧,要是出不了千斤到时候您尽管找我的事,生产队分粮口粮不要了都成。”

队长心里一阵好笑,山上下来的水的确愁人,山脚下一片地,每到七八月份雷雨季节,地里的秧苗别冲的倒伏一片,山洪也该好好管管了,哪能叫一个小姑娘担责任。

“那不用,山上本来也该干。”

其他人也点头称是,夏天住山脚下,那泥汤子水直往屋里灌,是该治治了。当然如果真有这么好的稻种就更好啦。

明言高兴的跟队长告别,回家在手机上再买一些稻种去!

回到家里,李明言就闷在屋里不出来了,她之前卖金子的十万块钱都被她买了米面粮油等等,剩下的余额不多了,她把仓库里的金子再上架两块,话说这种无风险的买卖真的太好了,只要她有货源,这生意就可以做的神不知鬼不觉。

她真是太怀念以后的新世纪,做什么都是自由的。

只是那自由里没有她至亲的人,也就算了。

买了稻种,稻种也不贵,她坐拥无数金条,价值不菲,不把这点儿小钱放在心上。

只是这稻种的解释说明似乎跟西瓜和南瓜都不太一样,除了教怎么种植之外,还有最后一条,李明言理解了许久才明白:不能留种!留种之后性状改变不可控。

这个她理解,白菜种子必须上集市上买人家专门培育的,因为如果你自己留种的话,第二年种出来的,不一定是油菜还是什么东西。

跟油菜杂交了嘛,哈哈。

她买稻种的时候顺便看了看其他的种子,产量都很高,也不知道人家怎么培育的,想到现在那一亩地,上好的肥田,精耕细作以后也不过能打三百五十斤的麦子,就有些难过。

没关系,日子总会一点一点变好的!!

很多人问她还上货不上,还有人要出高价定制的,李明言心想目前收麦才是大事,五月间了,布谷鸟迫不及待的叫着“割麦垛垛”,队长除了操心水土保持的事儿,还操心打场,准备农具的事儿,庄上人都忙了起来,怕是没有时间再搞副业,只能遗憾作罢。

思考间,她听见外边的响动,一大一小的两个脚步声,她就知道是娘回来了。

出去一看,果然如此,小妹明礼抱着青绿脆嫩的南瓜,比她的头还要大,可还是坚持抱着,然后轻轻的放在厨房门前。

“大嫂,今天吃炒南瓜!”

陈梅笑着将竹筐放下,“我看南瓜实在结的太多了,怕它长下去也是争养分,没一个成材的到时候,就摘了三个,长的真大,这么大了还是很嫩。”

明言心情愉快,能不大嘛,商家诚不欺我!上手用指甲盖掐了一下,不带有任何阻力的,圆圆的南瓜上出现了一个小小的月牙印记。

陈梅将满满一竹筐打下来的南瓜头放下,下手撕那毛茸茸的外皮,留下水嫩的内茎,对于今天听到的八卦有些忧心:“你胖婶说你跑到队长跟前说你有稻种,叫队长在山脚挖塘?”

“是呀,娘,那稻子真的很高产,咱可能吃不成了,得给队里种”明言有些愧疚,这是她能光明正大给家里的一点儿粮食,又上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