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牵着手走到宅院门口时,忽然一群人激动冲到他们面前。
男女老少都有。
个个对俞景行千恩万谢,又是鞠躬,又是要下跪。
宋嘉月起初被他们的阵仗吓了一跳。
听明白是为着什么事,她禁不住心生感慨,说不出的滋味。
卢氏这一桩案子尘埃落定之后,邺京城里随之传开了。
宋嘉月有所耳闻。
她同情卢氏的这一场遭遇,晓得卢氏受了很多苦,但是不认为俞景行的做法有很大的问题。哪怕她希望卢氏不用挨这顿板子,也必须承认,这个结果不坏。
很多观念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改变的。
里面的弯弯绕绕太多,俞景行选择折中一点的路子,反而保全卢氏。
俞景行要去衙署,那些人恨不得一路跟着马车走,宋嘉月想和他说话也说不上,到头来被俞景行带上马车。这是不得不把人送到大理寺门口去才行了。
“留下你,没准儿缠着你不放。”
俞景行略略解释自己的行为,“正好也多陪我一会儿。”
“听别人夸你的感觉还是挺不错的。”
宋嘉月笑,“一片好心不被辜负的感觉,是不是一样挺不错?”
“那不是因为我夫人说过,‘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么?”俞景行不无调侃道,“为了不让我夫人跟着我过那种日子,我只好努努力,做点事。”
这样一句土里土气的话从俞景行口中说出来,格外好笑。
宋嘉月仿佛被戳中笑穴,一路乐不可支。
一整天,每当想起俞景行这句话,宋嘉月忍不住笑。以致于俞舒宁好几次见她明明在埋头做事,却突然自顾自笑了起来,问她有什么高兴事也得不到回答。
傍晚时分。
宋嘉月前脚送走俞舒宁,后脚俞景行也放衙回家。
天色渐晚,夜幕降临。
两个人用晚膳的时候,宣平侯府突然来人,说是俞舒宁不见了。
俞舒宁没有回侯府。
准确来说,她不知去向,寻不到半点踪迹。
这太过诡异了些。
何况,俞舒宁身边分明是有车夫和丫鬟跟着的,几个人如何会一起不见?
宋嘉月和俞景行的一顿饭因为这个消息再也无法吃得下去。
他们马上派人出去寻找俞舒宁的下落。
作者有话要说:晚安ヽ(??▽?)ノ
第82章 平安
俞舒宁在一阵一阵的头疼里慢慢醒过来。
她发现自己被人绑起来了。
后背抵着一根粗壮的柱子,双手和双脚都被绳索捆住,眼睛被蒙住,连嘴巴也被堵住。目的不明、对她下手的人,不仅限制她行动,同时要求她不能看不能说。
究竟发生什么事,俞舒宁无法确定。
甚至,她不知道自己现下身在何处又为什么会在这个地方。
不安的感觉在心里涌动,俞舒宁非常的慌张。
慌张之余,又庆幸自己小命暂时保住了,起码不是随随便便丢了命。
显然她现在是落到了什么人手里。
俞舒宁猜绑了她的人大约没有打算直接要她的命。
否则不必多此一举。
想要她的命,何必叫她现在不会还活着,红刀子进白刀子出,也就成了。
脑海里浮现这样的认知,俞舒宁稍微冷静下来,努力让自己镇定。
她仍能回想起来之前发生的一些事。
傍晚,从自己大嫂那儿出来,她原本是和平常一样,准备直接回府的。路过悦来酒楼的时候,突然想吃玫瑰八仙糕和酥油泡螺,便让车夫停下,吩咐紫杏去买。
她好半天没有等到紫杏回来。
当时感觉不对劲,想着自己下马车看一看,探头却挨了一闷棍。
俞舒宁只记得挨的那一下特别疼。
昏过去后什么不清楚,然而在那一刻,她意识到不妙,醒来果然如此。
那个车夫是在宣平侯府待了二十多年的老仆了。
俞舒宁预料不到这样一个老仆会背叛侯府,做出伤害她的事情。
做出这样的事,不可能不暴露。
得是为了多么大的好处才选择走这样一条路?
俞舒宁始终想不明白。
她在心里暗暗叹气,忍受身体的痛楚,竖起耳朵捕捉周围的一切动静。
不知过得多久,耳边传来房门被推开的声音。
随后,有一阵脚步声响起。
有人出现了。
俞舒宁立刻心思回拢,精神紧绷,注意力放在越来越近的脚步声上。
听脚步声,似乎是一位女子。
那人一直走到她面前停下,没有开口,不知是准备做什么。
俞舒宁能感觉得出来,这个人此时离她很近。
不安的情绪使得她胸腔里一颗心禁不住剧烈跳动,手心和后背渗出冷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