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王很快毒发,脸孔发青,口中溢出黑血,溘然倒地。
如果仔细甄别,便能发现鲁王闽王和宁夏王的死状并不完全相同。宁夏王的脸孔更扭曲更僵硬,嘴角处溢出了黑血。
闽王和鲁王的脸孔同样泛青,口角却无血迹,也无骇人的死青色。
只是,天牢里光线本就暗淡,处死藩王时,又是盛鸿亲自动的手。天牢里的侍卫既无资格也无胆子探头张望。
也无人留意到这其中的细微差别。
盛鸿状若悲戚地站了许久,然后长叹一声:“兄长们到了地下,和父皇皇兄也能相聚了。只盼你们不要怨恨母后,也不要怨恨我。”
……
不出半个时辰,藩王们饮毒酒身亡的消息,便送到了俞太后面前。
盛鸿那一番唏嘘,自然也一字不漏地传进了俞太后的耳中。
一口闷气,堵在俞太后的嗓子眼里。俞太后气得七窍生烟,用力一拍桌子:“这个混账!”
宫女们噤若寒蝉,无人敢抬头吭声。
想也知道,俞太后口中骂的那个混账,正是建业帝盛鸿。在天牢里处死藩王时,犹自不忘“俞太后”。消息一传开,众人定会传言议论是俞太后决意赐藩王们毒酒。
这个黑锅,俞太后是不背也得背了。
芷兰硬着头皮相劝:“请太后娘娘息怒。皇上时时提起太后娘娘,或许是孺慕情深,并无他意……”
话一出口,就被俞太后劈头盖脸地骂了一通:“哀家脑子还没糊涂,能看得清楚,也想得明白,无需你多嘴多舌!”
芷兰只得告罪,无奈闭嘴。
傍晚前,昌平公主自身进宫,见了俞太后,张口便问:“给藩王们赐毒酒,果真是母后的主意?”
俞太后:“……”
第800章 母女(一)
俞太后面色阴沉,一言未发。
昌平公主一看便知有异,不怎么确定地又问了一遍:“母后,藩王们喝的毒酒,是不是母后……”
俞太后瞪了过去。
昌平公主所有剩余的话都被瞪了回去。
“这一双阴险狡诈的混账!”俞太后咬牙怒道:“行事实在太混账太无耻了!竟然将这口黑锅硬是扣到了哀家头上!”
背黑锅也就罢了,最可气的是无从辩驳。
要知道,新帝并未直言,只是含糊暗示几句而已。至于传出宫外,文武百官会怎么看怎么想,也怪不到新帝身上嘛!
俞太后生平还未吃过这等闷亏,越想越是恼火,冷笑着说道:“他这是以为自己翅膀硬了,借着此事和哀家较劲。”
“谢氏的皇后册封礼尚未举行,哀家倒要看看,皇上能忍多少时日才来低头!”
俞太后以这一招对付当年的建安帝,效果极佳。现在焉有不用之理?
昌平公主自然坚定不移地站在俞太后这一边:“母后说的是。后宫之事,皆由母后决断。谢氏想做中宫皇后,且有的等。”
俞太后心头闷气稍稍散去,目光掠过昌平公主的脸孔,忽地说道:“昌平,你和顾清都不小了。瑾儿也快到了出嫁之龄。”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顾清到底是顾家的嫡长子,一直没有子嗣,委实是一桩憾事。回去之后,你挑一个年轻貌美的身边人,伺候顾清枕席。为顾清生个儿子。”
昌平公主:“……”
昌平公主万万没料到,有朝一日竟会从俞太后的口中听到这等话。一时间,满面震惊,呆呆地看着俞太后。
她忽然发现,她已经很久没仔细看过俞太后了。
那张熟悉的坚定温和又睿智的脸孔,到底从何时开始渐渐改变,变作了眼前这副精明锐利又深沉不可测的模样?
俞太后神色如常,仿佛刚才所说的不过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你身为嫡母,大可以将庶子养在膝下。顾家上下,定会因此对你感恩戴德。顾清也会因愧疚对你更好。”
“哀家也不瞒你。哀家在朝中收拢的官员并不多。文官武将们,皆效忠天子。哀家身为太后,想插手朝堂之事,多有不便。除了俞家,哀家还需要顾家人的支持。”
“现在萧氏和谢氏一个鼻孔出气,若由萧家主动上奏折,请新帝行皇后册封礼。哀家便会陷入被动。”
所以,俞太后是为了拉拢顾家,才提出了给顾清纳妾的“建议”。
昌平公主心中一片冰凉。
良久,昌平公主才张了口:
“母后,你以前说过,我是大齐最尊贵的嫡长公主,亦是世间独一无二的女子。我可以任性可以霸道可以自私,我不必受世俗偏见。这辈子,我可以活得随心所欲。清哥一心对我,也只能一心对我。”
“现在,只为了获取顾家支持,你就要牺牲我的幸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