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六宫凤华(1196)

顾山长淡淡打断俞太后:“我教导阿萝读书,其余几个顺便一同读书而已。”

俞太后:“……”

俞太后被噎了一回,也不动气,心里反而浮起丝丝欣喜。

娴之肯来看她,还肯和她说话。

或许,娴之还惦记着昔日的友情,并无和她彻底反目决裂之意。哪怕是娴之冷言冷语出言讥讽,她也能一一忍了。

顾山长终于抬眼看了过来,正好捕捉到俞太后眼底那一丝掩饰不住的愉悦。心底竭力压抑的愤怒憎恨骤然涌了上来。

原本计划好的冷静决裂,也被抛诸一旁。

“太后娘娘算无遗策,令人钦佩。”顾山长声音冰冷:“当日以一封信诱我出蜀王府。之后,我被困在郡守府两个多月。每日被灌以汤药,昏睡不醒。”

“那些时日,我一直在想,为何一个人会变得面目全非?”

“权势就那么重要吗?比相识相交了几十年的友情更重要?那个和我年幼相识曾声称和我相交到老的挚友,为何忍心对我下手?”

字字如刀,割得俞太后心痛难当:“娴之,对不起……”

“不必说什么对不起。”

顾山长目光如冰,声音里满是憎恨:“你有你的立场,做什么都没错。错的是我。是我太过善良心软,是我太过天真可笑。明知你早已黑了心肠变了个人,却固执地以为你对我不同。结果连累了明曦。”

“明曦没有对我说实话,不肯告诉我到底付出了什么,才换得我平安归来。”

“我苟全性命,忍着耻辱活下来,也是为了明曦。否则,我早在被关进郡守府的第一日,便撞墙自尽了。”

“我今日前来,是要将一切和你说得清楚明白。”

“在你命人对我动手的那一日,你我的情谊便已一刀两断。”

“你怕见我,所以这几个月来,从未主动宣召我前来。我更不愿见你,因为见你一面,便令我心中愈发憎厌自己,恨自己瞎了眼看错了人。”

“今日过后,你我再不必相见。”

说完后,顾山长起身便走。

俞太后面色惨白,下意识地站起身:“娴之……”

可恨她全身无力,只迈了一步,便双腿发软。

顾山长头也未回,迈步走了出去。

……

这就是顾娴之。

爱憎分明,眼中从来揉不得沙子。对一个人好时,掏心掏肺。恨一个人时,拂袖而去,绝不回头。

当年和顾家决裂时,她便是如此。迈过顾家门槛,再也没回过头。

她说不会再来见自己,就真得不会再来了。

俞太后又喊了一声娴之,眼前骤然一黑,身体晃了晃,倒了下去。

顾山长耳力灵敏,听到身后的异样动静,依旧未曾回头。推门走了出去,对着守在门外的芷兰玉乔说道:“太后娘娘昏倒了,你们两个进去扶太后娘娘回床榻。”

芷兰玉乔齐齐变色,快步冲进了寝室里。

顾山长面色未变,迈着稳健的步伐走到了谢明曦面前。

谢明曦看着神色畅快的顾山长,低声问道:“师父现在感觉如何?”

顾山长想了想:“如割了一块腐肉,有鲜血淋漓的畅快。”

不管如何,畅快就好!

比憋在心里好多了!

这几个月来,顾山长住在宫中,每日说说笑笑,看似心情颇佳。熟知顾山长性情脾气的谢明曦,却知道顾山长避着俞太后,如鲠在喉。

今日便将这根卡在喉咙的刺彻底拔除,落个肆意痛快。

谢明曦目中闪过一丝笑意,轻声道:“师父先回椒房殿吧!我留下陪一陪母后。”

俞太后这一昏厥,身为皇后的谢明曦留下伺疾,也是应有之义。

顾山长点点头,迈步离开福临宫。

堆积在心底的怨怼憎恨,被全数抛在身后。那段相识相交了近五十年的友情,也彻底成了过去。

第926章 决裂(三)

俞太后这一昏厥,便是一天一夜。之后,又是缠绵病榻数日。

前些时日,俞太后已略见好转,勉强能下榻走动。这一病倒,连起身的力气都没了。饭食难以下咽,每日除了喝药,只能进些清汤稀粥。

俞太后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瘦了下来。

这一回,便连不通医术之人,也能看得出俞太后的身体情形不太美妙了。

昌平公主原本忙着为女儿备嫁。俞太后一病重,昌平公主不得不抛下所有事,进宫伺疾。

母女两人因顾舒瑾的亲事生了隔阂,这大半年来,疏远了许多。见面说不了几句话,便会各自心中憋闷不快,时常闹得不欢而散。

如今俞太后病得快脱了形迹,昌平公主也顾不得心里那点隔阂了,每日守在床榻边亲自照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