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六宫凤华(1322)

大齐还算平稳,战事并不频繁。最大的一次动静,是数年前的皇陵之变。盛鸿登基这几年来,励精图治,暗中练兵以备战事之事,知晓的人寥寥无几。

谢明曦温声安抚梅太妃:“朝堂之事,皇上自有决断。颍川王等人有反意,皇上焉能容得他们占据藩地?平藩之事,理所当然,母妃不必慌张。”

什么叫理所当然?

她怎么能不慌张?

梅太妃眉头拧得几乎快打结了:“这打仗可是劳民伤财的事。不知会死多少将士,又有多少无辜的百姓会受战争之累之苦。能不打,还是不打的好。”

打赢了还好,顺利收回藩地,大齐疆土尽归天子。

万一战事胶着,或是打输了……

梅太妃越想越是惊惧害怕,执意要等盛鸿归来。

谢明曦也不再多劝。

天色将暗,先是顾山长和阿萝从书院回来了。

朝堂大事,尤其是平藩这等大事,传得飞快。竟是顾山长和阿萝也有所耳闻。顾山长低声问谢明曦:“皇上还没回来?”

谢明曦略一点头:“皇上召了众臣和武将们在移清殿里议事,今晚定然回来得迟。”

顾山长嗯了一声,没有多言。

盛鸿要收回藩地,平定所有藩王,不仅是要收回疆土。更有为阿萝消除内乱隐患之意。这一步棋非走不可!

十一岁的阿萝,有了少女的窈窕美丽,也有着不同于同龄少女的睿智和胆量。

阿萝挑了挑英气的眉,张口便说道:“父皇去年下旨,命藩王尽数归京。颍川王河靖王彰德王以病重为借口拖延。父皇又下旨命其家眷归京,他们依旧不肯回。可见早有反意。”

“对这种人,没必要客气。早该派兵前去,让他们知道何谓天威了。”

然后,又满含希冀地问道:“母后,父皇会不会亲自领兵?我能不能跟着父皇一起去?”

梅太妃:“……”

第1024章 平藩(二)

看着阿萝兴致勃勃跃跃欲试的模样,谢明曦颇觉好笑,瞪了一眼过去。

没等谢明曦说话,梅太妃已经抢着张了口:“阿萝,不可乱言!”

“出兵打仗,是武将们的事。大齐有这么多将士,何需你父皇亲自领兵?千金之体,坐不垂堂。这么简单的道理,难道你也不懂?白白读了这么多年的书了!”

梅太妃等了一个下午,心情焦灼不安。此时夹着一股火气冲口而出,语气自然好不到哪儿去。

阿萝被劈头盖脸地数落一通,颇有些委屈,又有些不服。张口就要反驳。

谢明曦瞥了一眼过来。

阿萝颇有些气闷,将到了嘴边的话咽了回去。

母后说过,对着祖母要收敛恭敬几分。祖母不是口齿伶俐之人,性子软弱,却又格外传统守旧。在祖母眼里心里,儿媳和孙女都远不及儿子重要。

顾山长心疼阿萝,不动声色地为阿萝解围:“阿萝,你今日课业繁多,还没到晚膳的时辰。先去书房吧!”

阿萝低着头应了一声,乖乖随顾山长一起行礼告退。

看着阿萝怏怏离去的身影,梅太妃这才惊觉自己态度语气不佳,心中懊恼后悔不已。有些不安地看了谢明曦一眼:“阿萝是不是生气了?”

当然生气啊!

谁被这样数落,心里都不痛快。何况,阿萝还是个心高气傲的孩子。

谢明曦心里想着,面上浮着清浅的笑意:“母妃不必多虑。阿萝气性大,忘性也大。很快就会将这点小事抛诸脑后了。再者,师父也会好生安抚宽慰她。阿萝最听师父的话,母妃放心好了。”

梅太妃心里空落落的,说不出是什么滋味。

婆媳两个怎么也亲近不起来,说话总隔着一层。这也是没法子的事。

她自觉自己颇为疼惜孙女阿萝,和阿萝的感情也很亲密。今晚陡然发现,她大概有些一厢情愿理所当然了。顾山长和阿萝倒更像一对祖孙……

梅太妃忽然没了继续等下去的兴致,起身道:“皇上忙于政事,不知何时回来。我就不等了。待皇上有空了,让皇上去一趟寒香宫吧!”

谢明曦客气地挽留,梅太妃坚持要走,谢明曦便起身,送梅太妃出了椒房殿。

……

直至子时,盛鸿才回来。

忙碌了一整日,盛鸿眉眼间却没什么倦意,反而有着不同以往的神采。

谢明曦迎上前,低声笑问:“出兵平藩之事定下了?”

盛鸿点点头:“三个藩王各自占据一方藩地,暗中豢养的私兵皆有数万。兵力不容小觑。朝廷以京城兵力为主,再调派附近的驻军,务必要一举击溃藩王。”

打仗确实是劳民伤财之事。

大齐休养生息数年,如今国库还算充盈,兵力也很充足。唯一的遗憾是,因战事不频,军中并未冒出什么年轻优秀的武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