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六宫凤华(1357)

谢明曦抬头,看着满面忧色的湘蕙,淡淡说道:“想令母妃高兴,唯有我退让,主动为皇上纳宫妃入宫。我绝不会做这等事,和母妃翻脸是迟早的事。”

湘蕙哑然。

梅太妃是宫妃出身,因生育子嗣得了先帝宠爱,得以在宫中立足。在梅太妃眼中,天子选宫妃天经地义理所当然。

从这一点而言,身为皇后的谢明曦,和梅太妃立场天生不同。

小妾出身的婆婆和身为正室的儿媳,本来就不是一路人。

这些年,一直互相忍让,所以相安无事。一旦有了分歧,尖锐的矛盾便显露出来。

“可是,太妃娘娘从未这般恼怒。定然会去找皇上哭诉告状。”

湘蕙曾伺候过梅太妃几年,对梅太妃的性情脾气颇为熟络,皱着眉头低语道:“皇上身为人子,总不能置之不理。”

谢明曦的心情也不如外表这般平静,不过,她擅长遮掩情绪,并未显露于面上。

闻言,谢明曦冷然道:“那就看皇上如何处置好了。”

……

梅太妃心里那一团无以言喻的怒火,在胸膛里汹汹燃烧。一张脸绷得极紧,快步去了移清殿。

守在殿外的内侍不敢怠慢,忙向魏公公禀报:“启禀魏公公,梅太妃娘娘在殿外,要见皇上。”

梅太妃极少出后宫,更未踏足过移清殿。今日怎么忽然来了?莫非后宫出了什么事?

魏公公心里顿觉不妙,立刻悄步去了天子耳边禀报。

正批阅奏折的天子反射性地皱了皱眉头,放下奏折:“请母妃进来说话。”

魏公公应声而退。

片刻后,被气得脸孔涨红的梅太妃气势冲冲地进来了,没等盛鸿张口询问,梅太妃便咬牙怒道:“皇后压根没将我这个婆婆放在眼底!皇上再不管一管,我今儿个索性一头撞死罢了……”

话未说完,梅太妃已经失声痛哭起来。

魏公公见势不妙,立刻冲一众内侍使眼色。令众内侍速速退下。

内侍们垂头退下,耳畔萦绕着梅太妃的哭声。可以想见,不到半日,皇后娘娘和梅太妃不和之事就会传遍宫中内外。

宽敞的移清殿内,只剩母子两人。

梅太妃紧紧攥住儿子的衣袖,凄婉地落泪哭诉:“……阿鸿,我知道,我这个亲娘懦弱无用。什么都帮不了你。”

“你登基这些年,每日勤勉辛苦,是皇后和你朝夕相伴,她将后宫打理得井井有条,在宫外还开设女童学堂,开善堂,开女子作坊,贤名着著。”

“皇后聪慧能干,和你夫妻情深。这些,我都知道,我也替你高兴,娶了一个好媳妇。”

“可不管如何,没有子嗣,便是她的过错。”

“我今日不过是说了皇后几句,她半个字都听不进去,夹枪带棒地讥讽回来,根本没将我放在眼底。”

“她若是真心待你,就该主动为你选宫妃。待宫妃生下皇子,她将皇子养在椒房殿,和自己的儿子也是一样……”

盛鸿沉着俊脸,眼眸深幽,冷不丁地打断梅太妃:“所以,母妃当年也愿意俞太后将我抱走,养在椒房殿了?”

梅太妃:“……”

梅太妃被短短一句话噎得哑口无言。

“母妃辛苦怀胎十月生了我,舍不得将我送至椒房殿。”

盛鸿的声音里透出紧绷的怒意:“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个道理,不必儿子细说,母妃也一定懂。”

“母妃在宫中憋屈隐忍数年,皇姐代我而死,母妃不敢声张。让我假扮做皇姐,苟且偷生。这些痛苦心酸的过往,我从未忘过。”

“我早就立过毒誓,此生和明曦携手白头,绝不沾惹任何女子。我也不会让我的妻女受半分委屈。”

“纳宫妃之事,请母后不要再提了。”

梅太妃这才后知后觉地察觉到,原来盛鸿满面的怒气竟是冲着她这个亲娘。

她受了儿媳的委屈闲气,儿子竟是半点维护她为她出气的意思都没有。倒是将她数落怪责了一通。

一时间,梅太妃伤心不已,泪流满面:“罢了,你现在心里除了皇后,根本就没我这个亲娘。我说什么,你都听不进去。”

“朝中官员们的奏折一份接着一份,你视而不见。御史上奏折弹劾皇后,你便令人打了御史板子。”

“你是被皇后迷昏了头啊!”

“我一心为你着想,你半点不领情,张口便怪责我。我这样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倒不如死了,让你和皇后耳根都清静。”

一边哭着,一边低头往柱子边冲撞。

盛鸿反应极快,一个闪身,便拦下了梅太妃。

梅太妃其实也没用全力,就这么撞在盛鸿的胸口。然后又抓着盛鸿的衣襟嚎啕恸哭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