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覆手繁华(1032)+番外

琅华说到这里没有继续。

王奉熙却听出了蹊跷:“王妃是因为许氏的那些话,所以才这样。”

琅华轻轻捻着手里的佛珠,向前走了两步,王奉熙立即闻到了一股淡淡的檀香味儿,王奉熙不禁心中叹息,王爷和王妃到底也是寻常人,知晓了谶书里写的那些话自然也会担忧,所以王妃才会去佛前祈愿吧。

琅华道:“虽说许氏的话不能信,但是也要防范于未然。”

连庆王妃也这样想,看来这次的事已经在所难民。

琅华说着顿了顿:“所以我才建议王爷立即起事,这样有可能会打破许氏那些预言……”

王奉熙有些惊诧,这竟然是王妃主张的,谁都知道王爷心系王妃,王妃说什么王爷定然会答应。所以他向王爷进言不能轻举妄动,王爷却没有理睬他。

女子容易动感情,他也期望王妃不要因此难过。

“王妃,许氏的那些话做不得真,您和王爷将来都会好好的,您肚子里的世子爷也会康健,属下立即护送您去个安全的地方,只要您没事,王爷就会放心,即便这次起事不成,来日方长……”

琅华目光慢慢沉下来,她就是要王奉熙以为她知晓了一切,这样才能套出他的真话。

她肚子里的世子爷会康健……

为什么会有这话,难道许氏曾说过什么孩子的事。

所以这次裴杞堂有些怪怪的,尤其和她圆房之后,只要在家,就寸步不离她左右,吩咐萧妈妈和吴桐好好照应她,并且要将她送去杭州,还提什么他们不着急要孩子。

琅华半晌没有说话,王奉熙微微抬起头,看到琅华那复杂的神情,心中一颤,只怕是他说错话了,王爷再三嘱咐他们不要将谶书的内容说给王妃听,方才王妃提起许氏,他还以为王妃已经什么都知晓了。

琅华道:“既然话已经说了出来,不如说个清楚,也免得我再去猜问,许氏还说过些什么?”

…………………………………………………………………………………………………………

越到结局越不想写完,心里好舍不得啊。

第七百三十三章 闹起来

事到如今也不得不说了。

王奉熙抿了抿嘴唇:“许氏写了一本谶书,是我们大齐将来会发生的事,不过……依属下看不过就是为了混淆视听,扰乱王爷的心智。”

琅华静静地听着。

王奉熙接着道:“许氏说,王妃第一胎小产,是个男婴,从此之后就再也不能有孕,王爷因此政权不稳,终究败在金国人手中。”

原来是这么一回事。

裴杞堂这样遮掩是怕她知晓了会伤心吧,因为她说过,前世她跟陆瑛没有孩子,而她又那么喜欢小孩子。

圆房之后,裴杞堂甚至有些懊悔,终究是怕许氏的话真的会实现,所以大杀四方的庆王也并非铜墙铁壁,终究也有软肋。

真是一个傻瓜。

就算许氏说的是真的,她也要怀了孕才会小产,现在的情况几乎就是不可能的。虽然看似一个好笑的举动,仔细想起来却又那么让人感动。

或许就是因为前世的缺憾,他们非要再经历痛苦的一世,才能换来今生的圆满,而她相信他们这一生必定会得到幸福。

“走吧,”琅华道,“护好这全家老小,就算是赢了这一仗。”

……

赵廖听到消息怔愣在那里:“这是真的?庆王谋反了?”

常安康的声音听起来异常尖锐:“赵指挥使还怕咱家假传圣旨不成?”

赵廖立即低下头,躲过了常安康的目光:“我只是觉得这事来的太突然。”

常安康叹口气:“皇上也没想到庆王这样有负皇恩,竟然起兵谋反。”

起兵?哪里来的兵?

赵廖道:“大军已经到了京城吗?”

“这咱家可不知晓,”常安康摇头,“即便大军未到,庆王人已经在京中,若是逼宫……”

常安康摇头:“只怕是赵指挥使这辈子也要背上罪名,毕竟是您将庆王放进京的,皇上对您可是倍加信任,大齐的将来就靠您了。”

一个内侍却将话说得这样滴水不漏,显然是受了指点。

赵廖想起庆王和他说的那些话,果然现在全都应验了。

常安康咳嗽一声,赵廖这才回过神来躬身道:“劳烦中官向皇上复命,卑职定然办好。”

常安康点点头:“事不宜迟,赵指挥使快点兵吧!”

说完话常安康才带着人走了出去。

两个副将立即上前:“头儿,这……到底怎么了?庆王真的谋反了?那我们……是不是要去守城。”

众人脸上都是恍惚的神情,本来并肩作战的人,现在要兵戎相见。

上一篇: 满朝文武爱上我 下一篇: 庶难从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