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松元面露谦逊的神情:“那是太后抬爱,不值一提。”
裴思通想起来,“令嫒仿佛与顾大小姐相当的年纪。”
“这两个孩子是同年同月同日生,我们与顾家曾是故交。”提起这个徐松元就有些不太自然,也不知道在顾家人心里,他们两家的交情还在不在,不管怎么样,回到京城,他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上门向顾老太太赔礼。
徐松元眼前浮起顾琅华倔强的目光,只要看到那双眼睛,他就觉得心里不舒服。想到这里,他忽然意识到什么。
为什么他会觉得不舒服,因为那倔强的目光,那双清澈的眼睛,格外的像阿静。
所以宁王才会将顾琅华认作阿静,他忽然很想去拜访顾世衡,仔仔细细地去看看琅华的模样。
只要这样想一想,他的心就有种被火烤着的感觉,说不出的难过。
……
东平回到宫里,琅华正在与李彤一起做针线,两个人挤在一起说说笑笑,十分开心。
两个人看到东平长公主立即上前行礼。
东平看向李彤,“彤儿先下去,我有话要跟琅华说。”
李彤点点头,乖顺地退了下去。
东平端起茶来喝,“都已经收拾好了?”
琅华笑道:“东西不多,随时都能启程,从大齐出来的时候还是春天,转眼之间就到了秋天。”
东平叹口气:“是啊,这日子过的可真快,明年你就满十二岁了,”说到这里她看向琅华,“我一直没问你,你觉得大齐、大夏再度和亲,谁来会比较合适?”
东平目光灼灼,琅华却神情淡然:“那是大齐皇族和大夏皇族的事,民女哪里能插得上嘴。”
东平听得目光沉下来:“为什么是皇族的事?如果我想让你留下来呢?”
……………………………………
下一章就回去喽,接下来虐后面一连串人名。
更新早,是为了有虫儿吃。
小剧场:
裴杞堂得胜归来,京里达官显贵家的小姐纷纷向他示爱,有爬墙的,有碰瓷儿的,有故意挑衅的,人人都想得到裴杞堂的青睐。
裴钱发现了商机搞起了拍卖大会:原味儿甲胄10张月票,怪味儿战靴20张月票,血染的中衣50张月票,数量有限欲购从速……
第三百零三章 争取
琅华眼睛清亮,脸上是娴静的神情,“长公主若是问我的意思?我自然不愿意,我不是皇室宗亲,也没有这份尊荣。”
“就像理妃一样,肚子里怀了孩子,就要承担李常显王朝的责任,为了祖宗家业必定要做出牺牲。长公主明知道嫁到西夏不是件好事,却能为了皇族的骄傲和责任答应先皇,也就是因为这样,才会有齐氏江山,西夏的正安、平昭两朝不曾大张旗鼓向大齐举兵,多是被齐氏皇族的气魄震慑。”
“所以先皇即便借此夺回落入西夏手中的城池,西夏人也不敢慢怠长公主。西夏皇帝愿意娶,大齐皇族如果没有人敢嫁,和亲之说还是作罢的好。”
东平不由眼睛发亮:“这么说,你是不支持和亲的?”
琅华道:“两国交好,未必一定要用和亲来解决,可既然大齐已经提了出来,就该拿出诚意……”
没道理又想用和亲达到目的,又要牺牲不相干的人,太后算的是一笔糊涂账。
东平端起茶抿了一口:“你是在替闵江宸说话吧?”
琅华的嘴角不由自主地翘起来,“我与阿宸是手帕之交,她从小就喜欢读书、写字,为人清闲贞静,柔顺温恭,从不与外事,若是谁将来能娶到她必定夫妇和顺,家宅安宁。”
这样一个大家闺秀,嫁了人定然能帮夫君打理内宅,孝敬公婆。但是却肩负不了和亲的重任,她的所有优点在宫廷里都会成为致命的缺憾。
既不能成为东平长公主的内助,又没有尊贵的身份,缺乏对政局的敏感和判断,和亲之后带来的麻烦恐怕比利益要多。
不知是谁推波助澜希望东平选中阿宸,显然阿宸就像宁王府的护卫一样,都是别人手中的一颗棋子。
东平长公主这样聪明,宁王那边出了事,她就想了清楚,会说出那些话,不过就是想要听听她的见解。
话说完了,东平脸上又有了淡淡的笑意,她望着琅华:“如果你生在大夏就好了,以后我们两个就可以做个伴,我是真舍不得让你走。”
琅华将手里的香囊递给东平长公主:“我和彤公主一起做的,里面放了安神的小茉莉花、柏子仁、远志等,长公主放在床头有助于安眠。”
“榷场开设之后,两国可以往来贸易,说不得哪日我就会来看长公主。”
东平轻轻颌首:“天色不早了,你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