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赐一品/天师上位记(400)
“这是好事啊!”少女感慨道,“大姐她们的年纪确实到相看人家的年纪了。”
枣糕蹙眉,“那小姐呢?”
不管自小识不识字,读过多少书。女子从小长到大,耳濡目染所见到的,都是到一定的年纪,需要嫁人了,而后在另外一个天地里开始新的生活,枣糕也不例外。
这些,在之前她都觉得很是寻常,甚至认为女子就该如此。但是当真到这个时候,想到眼前的小姐以后也要嫁人,从此奔波于后院,她都有些不真切的感觉。若是当真将小姐禁锢于后院那一亩三分地的地方,她竟凭空的生出了几分惋惜之感。
若当真那样的话,太可惜了。
明珠蒙尘,外人无法得见是一件天大的憾事。
“我……我不会过那样的人生,也没有权利过那样的生活。”少女在一旁悠悠的走着,神色恬淡自若的看向周围,宛如闲庭阔步,在喧嚣的长安夜里仿佛与周围的一切格格不入,“下辈子,”少女发出一声叹息,“下辈子做个普通人多好啊!”
枣糕不知道如何去接话,她知道自家的小姐很聪明,聪明到仿佛与周围所有的人不是一类人,她看到的东西太深,看的太远,站在高处看着世人,生在局中,却仿佛格格不入。
她一直觉得自己是个容易满足的小丫鬟,名字通俗易懂,叫作枣糕。有点贪嘴儿的小毛病,除此之外,与一般的丫鬟仿佛没什么不同。
自小到大都是如此,直到小姐变了。她记不得到底哪天开始变了,只是慢慢的变化,不知不觉,就变的这般厉害。自古如她这般的奴仆最喜欢说闲事。她也曾听说过哪地有个庄稼汉,平生不曾识字,结果有一日早晨醒来,突然能做出锦绣文章了,还有不知哪里的孩子,天生痴傻,五岁那年,突然不痴傻了,要来纸笔,吟诗作对,成了附近小有名气的神童。很多人管这种叫做天公开眼。那么小姐这种,大概也是吧!
站在这样的小姐身边,总让她不自觉的开始努力,不知不觉,不到一年的光景,她已识得不少字了,似乎自己也不满足于做一个普通的丫鬟了。
普通人想做不普通的人,不普通的人却又想做普通人。枣糕皱眉,只觉得这些事情,以往她也不会去想,但如今想了之后,突然生出一种别样的感慨,她说不清这感慨到底是什么,只觉得世事当真难说的很。
太子新故,热闹喧嚣的黄天道上不管酒楼还是风月场所,都系着白布,以示同哀,但是满街的白布依旧挡不住来往的人群。暮色里灯笼挂出了一条长龙,流光溢彩,美不胜收。
她们没有去热闹的百胜楼里,而是就找了个街边的小食摊坐了下来,小食摊里人不算多,两人坐了下来,老板忙里忙外的张罗着,对面的少女叹了口气,开口道:“国祭啊!实际寺的点化日要来了。”
枣糕连连点头,想到了什么一般,有些兴奋:“是的呢!”顿了顿,转了转眼珠,看向卫瑶卿,“小姐说不定能被天光大师选中,去往实际寺点化呢!”
倒茶的动作顿了顿,少女抿唇轻笑:“其实我不需要。”
“怎么不需要呢?”枣糕急了,“天光大师呢!天光大师一定会喜欢小姐的。”
“国祚也是阴阳十三科之一,同行相忌。”卫瑶卿叹道,“更何况,我要的更多,天光大师给不了我。”
枣糕抓了抓脑袋,想了一会儿:“同行相忌是说一山不容二虎,除非一公一母么?”
卫瑶卿被逗乐了:“一公一母也不行啊!”
“所以,小姐是不想要被天光大师点化了?”枣糕听明白她的意思了,不由有些惋惜,“倒是个好机会呢,白白让给别人,真不甘心。”
“其实,你不用不甘心。”少女敛去脸上的笑容,看着茶水出神,“我不想被点化,万一天光大师偏偏要寻我呢?”
第498章 再遇
她与天光大师,一直都不算熟识。
旁人眼里的国师,在她看来也不算什么。或许这有祖父是大天师的缘故,但更多的是骨子里的自负,自负天赋过人,所以不服。
没有多少交集的两个人,不算熟悉的两个人,但这一次,她有一种敏锐的直觉,她觉得这一次,天光大师点化旁人,很有可能选她。这种直觉来的突然,没有经过任何测算,但她有如此强烈的直觉。
张家点煞除恶,除却世间妖魔鬼怪,却焉知自己不是天光大师眼中的妖魔鬼怪?一个长安城“兴风作浪”的妖魔鬼怪。所以,她不喜欢与天光大师那种人打交道,与其与天光大师打交道,还不如与裴宗之打交道来得好。虽然脾气古怪,但是,顺着他的想法去想,有时候,也不是那么难理解这个人。
话说回来,送到金陵的信应该一早便收到了吧!也不知道,他们准备如何应对。还有济南的解哥儿,一定要好好的。她趁着等的功夫,想着事情,听小摊上的食客诉着家长里短。
“哎呀,问大家个事,你们知道七安先生么?”
有一道声音就这么猝不及防的传入耳中,有人在提七安先生。
枣糕睁大眼睛愣了一愣,本能的抬头朝她望来。
没有想到,在世事变化无常的长安城,失踪几个月的七安先生还有人在提。
而且不止一个。
“当然知道。”老板端上了两碗面食,神色激动不已,“七安先生嘛,你去三街九巷走一圈,谁不知道?只是可惜,也不知道这些时日去了哪里。”
“是啊!”有人接话道,“七安先生不在之后,有什么事找那些个阴阳术士,我等根本找不起,哪像七安先生那般童叟无欺。”
“要我说啊,那等手段不怎么样的,叫的价反而贵,如七安先生这般当真厉害的奇人,反而不会平白收我等钱财。”老板叹道,“听说不少人都在打听七安先生的消息呢!”
“而且不止百姓,连达官贵人都有不少在寻他,可惜七安先生就是不曾出现。”
“有个大人,那个姓很少见,姓什么来着,让我想想,”老板说到兴头上,也不去外头招揽生意了,只在屋里寻了张凳子便坐了下来,盘腿说了起来,“姓盛!盛大人来找过七安先生好几次,那位一看就读了不少书的盛大人怎么说来着?”
老板摇头晃脑的模仿道:“不知其来处,不知其归处,彷如民间话本中那些奇人一般。但偏偏又牢记于我等的心中,不易忘却,只等他不知何时归来。”
枣糕忍不住吃吃的笑了起来,说的虽然不是她,但是这等与有荣焉之感,并未减去半分。
“傻丫头,快吃吧!”卫瑶卿伸手敲了敲她的脑袋,提醒道。
听着老板说着七安先生,听旁人这么评述自己,感觉多有几分新奇,她便多听了一会儿,待到从小摊上离开,黄天道正是最热闹的时候。
初夏的夜晚,凉风习习,京城里锦衣华服的公子,和穿着留仙长裙的少女随处可见,经过会仙阁门前,打扮的花枝招展,徐娘半老风情满满的王会仙正摇着团扇在门口揽客,空气中也弥漫着香粉的味道。
一切如此熟悉,又仿佛如此不熟悉。
这门头如此熟悉,除却两畔景致不同之外,不管外形还是匾额都与千里之外的金陵一模一样。
一样的会仙阁,不同的老板。曾几何时,她与庙远先生的一次插手,竟无意间改变了几个人的人生。
有些人会从此一蹶不振,但王会仙显然不是这样的人,能从金陵一路奔行到长安,在这盛世京师东山再起的人,自然不是寻常女子。
世人对女子多有偏见,但就她所见,厉害的女子不在少数。
王会仙与眉大家的斗法是她们的事情,风月场上的斗法同样是狠厉不饶人的,美貌倾城的美娇娘背后到底有几张面皮,谁也不可能一眼就看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