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天赐一品/天师上位记(573)

作者: 漫漫步归 阅读记录

“刘道婆,别来无恙!”

这女声声音好听,咬字清晰,声线如清泉般倾泻而出,在一片杂乱喧嚣声中,听的人耳膜颤颤。

这声音,每每听来都能让她一滞,好听过后,便是惶恐,她抬头,看向远远撑伞走来的女孩子。

地上湿滑,处处水塘,她走的很小心,一身半长的青色长裙,长及小腿边,即便还未及笄,但她身量纤长,如此看去同一般女子的身高几乎差不多,身后青丝及腰,腰间系着一根泠然半透的丝绦,在腰间缠了两圈,最后打了个蝴蝶结收于腰侧之上,垂过裙角。纤腰如束,泠泠清雅。

她身上半点泥污也未溅上,手执竹伞,自远极近而来。

刘道婆只觉此情此景仿佛一副缓缓展开的清新画卷,真真是如入画中。

她有些困惑,就是因为她见过此女的真正面目,年纪虽小,眼光毒辣,手段老道,用一个词形容就是绝非善类。思及她的出身,卫家这种在遍地权贵的长安城着实只能算是小门小户了。她也知道卫家的状况,长房或许还有几分书卷气,可二房那一家子,不过就是再寻常不过的平凡百姓而已。这样的人家走出的女孩子,绝非善类,或许也能理解,毕竟,若是善类,想要在长安城出头,可一点都不容易。

见过了她的真面目,再见她眼下走来,行走起来一行一步,仿佛那等最顶尖世族中教导出来的贵女,风雅至斯,这可一点都不像那种小门小户里走出的孩子。

两面都是她,刘道婆只觉得这个女孩子真是她平生所见的最复杂的女孩子了,复杂的让人看不透。

女子撑着伞走到灶王庙前,看着那群捣水玩,时不时还发出一两声刺耳尖叫的小孩子微微蹙眉。

刘道婆撇了撇嘴,这下子,原本看着不顺眼、讨人嫌的小孩子似乎也可爱了不少。

但是,旁人眼里麻烦的小孩子,在她手里却瞬间迎刃而解了,她从腰间取下一只荷包,荷包里鼓鼓囊囊的,有糕点还有些精致的小玩意儿,她抬手:“拿去吧!”

捣水玩的孩子们花着一张脸,怔怔的看了她片刻,忽地发出了一声欢呼声,高兴的踩着水跑上前来:“谢谢姐姐!”

眼看那群孩子被几个不值钱的事物就顺利引走了,刘道婆脸皮抽了抽,看向女孩子,皮笑肉不笑的打了个招呼:“卫天师。”

“这些人家的孩子生活拮据,孩子玩性大,没有旁的可玩,便只能将目光放在这些随处可见的事物之上。有了更有趣的,自然先去玩更有趣的了。”女孩子看着那群孩子离去的背影,说道,而后转身看向刘道婆,“我想找你帮忙!”

第717章 帮忙

找她帮忙?帮什么忙?刘道婆眼皮一跳,本能的开口拒绝了:“卫天师,此事怕是不妥……”

女孩子笑着看了她一眼:“放心,我既来找你,一定是你能做得到的。”

刘道婆听的一阵心惊肉跳:“卫天师,你不妨去找别人……”

女孩子似笑非笑的望了过来,刘道婆推却的话说至一半,便噤了声,唉声叹气的看着她:“卫天师,你这般光明正大的来找我,若是被人瞧见了,知道你我本是旧识,这就……”麻烦了。

“无妨,我敢保证周围没有别的人。”女孩子不软不硬的回了个钉子过来,笑看着她,“怎么样,可以请我进去了么?你若是继续与我呆在门口说话,那就真不好说会不会有人瞧见了。”

这还有的选么?刘道婆扯出了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抬手:“卫天师,请!”

……

灶王庙的后院盖了三间屋子,排列紧实、密集,也不大,多是供居住在灶王庙中的道婆居住的。

作为灶王庙中最吃的开,也是全长安城最有名的道婆,刘道婆破格一人住了一间。

关上房门说事,女孩子就坐在她的对面,面前摆的一盏茶去了大半。

“这……这不行吧!”刘道婆一脸为难之色,“不好。”

“怎么不好了?”面前的女孩子看着她道,“又不曾让你杀人放火,也未做什么不该做的事情,怎么不好了?”

刘道婆动了动唇,似乎有些不敢说,僵持了片刻,见她没有半分松口的意思,便也只得硬着头皮道:“卫天师,我不知道你想做什么?我也不觉得这件事算什么大事,但我总觉得你会暗中对怀国公府做什么事情,旁人也就罢了,你说这万一牵连到薛二小姐……”

面前的女孩子坐的稳稳当当,闻言只摇了摇头,道:“放心,不会牵连无辜人的,我有分寸。”

刘道婆看她没有生气,也大了胆子,道:“我是不知晓你有没有分寸的,但我知道这薛家……薛家,诶!”

“这薛家主事的怀国公看起来不过是个养花种草的富贵闲人,这薛大小姐端庄贤淑也不假,但却是下的了狠手的人。”刘道婆一咬牙,见没有旁人,便干脆一股脑儿全说了,“不瞒您说,卫天师,那薛三小姐死的那一天,我也在场……”

女孩子坐在她面前雷打不动的喝着茶:“你看到了什么不该看的?”

“这倒没有。”刘道婆摇头,一双不大的眼睛机灵的转着,东瞅瞅,西看看。

待到看到对面女孩子带着几分笑意的脸时,才反应过来自己方才的举动着实是有些不打自招了。

尴尬过后,刘道婆只得老实道:“那薛三小姐人是受了伤,可小小年纪,戾气深重,她罪责已定,原本是要送去吏部大牢的,拿人的时候,我还听到那薛三小姐在叫‘不去!死也不去!’什么的,中气十足的样子,哪像要死的人……”

卫瑶卿听的很认真,还提醒她道:“这种错误他们不会犯,听说薛三小姐是自己用头发把自己勒死的。”

刘道婆闻言嗤笑了一声,道“薛三小姐摔断的可不仅是腿,她瘫了,连手抖摔断了,胳膊还挂着呢,怎么勒死自己?”

她挑了挑眉,没有说话,听刘道婆又道:“错不了,十有八九是薛大小姐动的手,我看到薛大小姐进去之前被怀国公叫过去了,薛大小姐那样的人你也知道,平时挑不出一点错处来,倒是那天神色还有些恍惚。所以,薛三小姐的死怎么可能跟他们没有关系?”

卫瑶卿一点都不觉得奇怪,关于薛三的死,她早猜到了是自己人动的手,眼下刘道婆所说不过是肯定了她的猜测而已。

“所以说,这薛家是个能下狠手的,这万一牵连到了薛二小姐……他们说不准也会……”刘道婆五指并刀,虚空一划,而后有些肉痛的说道,“薛二小姐还能给我做几个菩萨金身……”

是了,刘道婆这种人,就是最寻常的升斗小民。她不会是什么善人,所以“什么这段时间跟薛二小姐待久了,以至于有感情了,不舍得薛二小姐出事”这种情况是不大可能出现的;她的理由简单又直接,同自己息息相关。

作为对刘道婆深信不疑的拥沓,薛二小姐捐了不少菩萨金身,而且照刘道婆看来,这菩萨金身还能再捐上一些,所以,自然不希望薛二小姐出事。

“你只管做好了,保准不会牵连无辜。”卫瑶卿说罢,便站了起来,转身看她,“我等你的消息。”

我等你的消息!刘道婆脸色一白,想起上一回她过来找帮忙的事情,也是一样的一句话,“你只管做好了,保准不会牵连无辜,我等你的消息!”

然后就在清河长公主的生辰宴上出了那样的事,听到消息时,刘道婆险些没被吓死,惶惶好了一阵子,借口闭关,好几日没有出门。

所幸,不管是吏部还是公主府或者国公府都没有怎么样,清河长公主还是一如既往的信任她,吏部那里按照她说的交待了,吏部的官员居然便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放她回来了。

“吏部的那些大人也并非偏执之人,他们虽出身不凡,身娇肉贵,但不代表他们不知道三教九流的做派。多数时候,你说实话,他们也不会为难的。毕竟这种事情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没什么好说的。生活过的去,他们都是很宽和的,不会随意将人逼上绝路。”这是卫天师当时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