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度灌篮(172)+番外
“因为这不是秘密啊。”谭仁一边走,一边笑,“你们的教练和我们的教练关系挺好的,我们两支队伍之间,也没必要像苦大仇深一样。毕竟如果真要走职业体育,以后大家就都是一个圈子里的了。”
“一个圈子里的……”
这句话真是似曾相识。在和邢云炀起冲突时,贺江也曾说过这样的一句话,来劝解他们之间的矛盾。
许凡明忽然就想起了邱教练说的话:“据我所知,谭仁就有去打职业篮球的意向。”原来……职业的篮球运动员就是这样的啊。
那一瞬间,仿佛醍醐灌顶般,许凡明猛地意识到,自己的思维方式好像还停留在浅显的初级阶段。在他的眼里,他还只是个“青火的队员”。所以,输了比赛,他才会对对手有了那么强烈的自尊感,甚至还和对方吵起架来。而谭仁和贺江他们,却是已经把自己看作了独立的“体篮圈内人”。
所以,作为对手,他们相互尊重;作为圈内朋友,他们又能相互赏识。他们热爱自己所在的球队,可也欣赏他们的对手。
所谓英雄间的惺惺相惜,大抵也就是如此吧。
空心真的是超出了许凡明的认知、全方位都带给了他惊喜的一支对手球队。不仅让他意识到了自己球技的稚嫩,更让他开始对自身的道路产生了思考。
许凡明不禁开始感到困惑,自己真正想要追逐的到底是什么呢?
是以兴趣为基础的业余篮球,还是站在专业的赛场上、用整个职业生涯去拼搏的职业篮球?
在经历和空心的这场比赛之前,许凡明满脑子都只是:“赢得这场省赛、上电视、在家人面前证明自己”。可过了比赛、成功证明了自己之后呢?当初因为单纯的热爱而跨出了第一步,之后的路,他又该如何选择?
他该仅仅满足于这一次两次的省赛吗?
还是,去争取更高更广阔的天空……
在此之前,许凡明从未想过这么遥远的“未来”。而此刻,他却感觉它就近在咫尺。
谭仁的话却突然打断了他的思路:“你是不是在想,职业和业余的界限在哪里?”
许凡明抬起了眼睛,看着谭仁。
谭仁停下了脚步,“你知道我们平时是怎么训练的吗?”
许凡明不解,谭仁就接着说,“国家职业篮球员的考试,分为四个部分。2分钟强度投篮、专项速度耐力、负重深蹲和负重卧推,要求运动员专项速度耐力个人必须达标。所以平时,我们完全是按照职业标准去进行体能训练的。”
“30公斤的深蹲,每组30个;50公斤的卧推,每组8个;三组折返跑……每周训练至少四次。”谭仁笑了一下,“受不了的人,都被淘汰掉了。”
“高负荷的训练,身体的机能被开发到极致,换来更上一个台阶的舞台。渴望比赛,好像已经成了我们的一种本能。这种感觉,自然和坐在办公室里打字,休息日偶尔去小区篮球场放松心情的感觉很不一样。”
许凡明专心致志地听着。在别人眼里看似“劝退”的话,却让许凡明的眼睛一点一点地亮了起来。
“任何兴趣爱好,只要把它当成职业,就会变得很痛苦……”
“可是有多痛苦,”许凡明接道,“就会有多快乐。”
听闻许凡明的话,谭仁一愣,有些惊讶地挑起了眉。但两秒之后,他的神情很快恢复了平静。
“对,你说得没错。不然,人们也就没办法坚持到现在了,对吧?”
许凡明恍惚地说,“我们好像才刚起了个头……”
谭仁看了许凡明一眼,见他好像有点理解了自己的意思,便弯起嘴角来笑了笑。伸出手,像对待弟弟一样摸了摸许凡明的头。
“其实不只是你们,也许每个球队都会有这样的一个阶段吧。你知不知道?在几年前,我们也曾经历过一次非常、非常惨痛的失败。”
许凡明有些诧异。
“四节比赛下来,我们所有的、包括候补队员都已经黔驴技穷了,每个人的状态都很不好。即使是这样,我们最后还是以十分之差输掉了比赛。而最重要的是,比赛全程,对方的主力都还没有上过场。”谭仁叹了口气,“那次失败,击垮了很多人的信心,一部分人退队了,一部分人最后坚持了下来,就成了现在的空心。”
许凡明忽然有些恍然大悟,原来,这样的比赛,对于球员自身来说,也是一个自然选择、优胜劣汰的过程。
“这是什么时候的事?”
“两年半以前,”谭仁笑了一下,“那时候我也还是个毛头小子呢。”
许凡明沉默了。两人并肩走了一会,直到走出了体育馆,许凡明隐约可以看见来接他们的大巴车,停在马路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