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三国同人)[三国]曹操,又来了(33)+番外

作者: 北尛 阅读记录

“奉孝到是猜错了,他还真没看出来。”可见荀彧对他的成见很深。

“怎会没看出来?”曹小瞒的意欲何为。

“汉室分崩离析,文若并不是对天子的愚忠,在他的眼中守旧法尊国制,是对汉朝四百年基业的肯定。”

对于天子是谁,荀彧对汉献帝可说不上什么君臣,毕竟汉献帝担不起那个君,与其说他尊的是汉室,更不如说他尊的是汉朝的旧制。

“文若一直都有这个矛盾,他们荀家都是如此,只是近来这个问题很是严重。”戏志才接过了曹小瞒的话,同为颖川书院的学子,他们既是同窗,又是有着一样志向的好友,只是他们没有家族的限制,更看的开。

更清楚这样的法制下,生活在底层的百姓。

“奉孝,张邈如何了?”

“在主公的计划之中,已经出了徐州却不在袁术那里。”

“让人看好了,我还等他钓大鱼。”

“主公是打算和徐州牧何谈?”若曹小瞒不采取武力的方式,便是谈判了。

“威逼,利诱。”

在第二天,曹小瞒他们就已经出发了。

只是在他们行军的期间,一直有探子将刘备的信息转报给曹小瞒。

在距离徐州城不远处,曹小瞒便吩咐安营扎寨。

“曼成带五千兵马在城门十里外等着刘备他们,你只需表示我们放行的情况就行,不是设伏刘备来了就放他们过去,不要和他们三兄弟正面对上。”

将其他人秉退后,独留下了李典。

“主公只是想要确定刘备进了徐州城吗?”李典不是很明白,曹小瞒根本就没有攻打徐州的意愿。

“陶谦病重,自己的子嗣暗弱,刘备贤德之名在外,以他收拢人心的手段,徐州早晚是他的,我们何不留一座空城。”曹小瞒就是气不过,刘备那真仁义也好假仁义也罢,能装一辈子就不得不让人佩服,只是她现在的立场是曹操,佩服就是令自己牙疼的事情。

曹操要屠城才得到徐州,而刘备有陶谦主动退让,最后曹操又落了个什么声名。

“可这明显是让我们对陶谦示弱!”

“一旦我们攻城可就没有了谈判的余地,放刘备进徐州,先稳陶谦的心,于他们有利,陶谦才会上钩。”

利益的事情,在道义上可就不值得一提了,毕竟陶谦还有张邈的事情,首先就低了一等。

他们只是,以退为进罢了。

“诺。”只要曹小瞒自己明白放刘备进城,无疑在给他们增加了敌人。

第39章 鬼才军师,谋徐州

“公达!奉孝呢?”自从李典离开后,曹小瞒就发觉营帐中,顿时清净了不少。

荀彧和戏志才留守兖州,随她而来的就只有荀攸和郭嘉,陈宫还在处理陈留郡的农情,一时半会儿回不来。

“奉孝之前出去找曼成,就没回来过!”荀攸从手中的文书上,抬起了头,几乎是说完后,就朝曹小瞒行了一礼。

“他找曼成做什么?”几乎是反射性地曹小瞒就说出了这个,她都把李典派出去了,郭嘉为什么还找他,顿时觉得有情况。

“主公!主公!”在帐内曹小瞒就听到了李典的声音,怎么个个都学了夏侯惇那大嗓门。

“主公!”这回是帐内,荀攸也不淡定了。

“何事?”又怎么了!老实人不淡定,就是不正常。

“主公是否想取徐州?”荀攸一直想着,之前他们俩人的谈话,郭嘉很是欣赏曹小瞒,他们俩有一样的目标,更有曹小瞒在为他力排众议,古语言:士为知己者死!

曹小瞒是明知会败,不想惹不必要的麻烦,但郭嘉能在怕麻烦的前提下,还在替曹小瞒引走麻烦。

“这又干徐州何事?”她问的是郭嘉。

“主公是知前有狼后有虎,而推行迂回进退的计策,奉孝在深入虎穴。”得虎子。

“他去了徐州城!”曹小瞒直接吼了出来。

而随后即到的李典,“主公,郭军师随同刘备进城了,未能拦下。”

“简直就是胡闹,性命岂能儿戏!”说好的两人的计策一起实行,郭嘉这是在单干。

最终他们也是要派人进城和谈,曹小瞒的选择是她带人进去,郭嘉和荀攸在营中待命,现在到好郭嘉单枪匹马的进城,她在后方守着。

“郭军师力说刘备,现在应该已经入城去见了陶谦,未能拦下请主公责罚!”

李典就是觉得,郭嘉这完全是羊入虎口,定计也不是这样吧!而且还是他答应了郭嘉,本觉得既不是打战,带上郭嘉应该无事,可现在何止是无事啊!

若用曹小瞒的话来说,就是把自己往坑里面带。

“奉孝若是想好做什么事,和志才一个样,明知身体不行,还在给自己加压,军师私自上阵曼成还帮着他,我何时说让军师随你同去,自行去领军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