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农家小地主(179)+番外

马学才和马学田不一样,他是马家的长子长孙,按说是要留在家里侍奉老人的。

马家大婶听说,眼睛顿时一亮,虽然没有立刻应承,但还是道:“我回去问问你大叔,我的意思是说学才订了亲,可能过不久就要成亲,得问问什么时候比较好……”

马大婶有些语无伦次起来,因为她没想到还会有她儿子的份。

马家为什么这么照顾李家和苏家?不就是想记着这情义,以后哪怕李家或苏家只是将他们家的田地记在名下,平时为他们说上两句话就算是不错了。

他们没想到,李江会用他们家的学田,在李江提出来的那一刻,两人就只觉得巨大的惊喜,跟着李江,自然不可能是去做长随小厮之类的,而是去做衙役,这算是一种惯例,新任的县官会带上三四个自己的人安插进县衙里面,虽然只是衙役,但也算是高人一等了。

不怪弟媳那样激动,这已经很好了,她怎么也没想到苏文还会用她的儿子。

☆、156.第156章 回家

马家的两位婶婶有些激动的跑回家,马爷爷正从地里回来,见两个儿媳妇如此就微微皱眉。

马大婶知道那些事不是能宣扬的,就压抑住脸上的喜气,脸上有些扭曲的压低了声音道:“公公,李江和苏文说要带了我们家的学才和学田在身边……”

马爷爷一愣,反应过来后就是狂喜,眼眶微微一缩,拉着耕牛的手微微颤抖起来。

马大婶和马二婶也不由红了眼眶,马爷爷率先回过神来,瞪着两个儿媳妇道:“快回家里去。”

两人忙应声,跟在马爷爷身后进了屋。

马奶奶看见两人回来微微皱眉,心中的不满又深了一分,两个儿媳妇花在李家和苏家的时间越来越长了,在她看来,虽然要讨好李苏两家,但实在是没必要做到这个地步,李家和苏家能不能帮上他们还不一定呢,两个儿媳妇却一天一天的往那边跑。

马爷爷有些同手同脚的将耕牛拉近屋,将大门关严实了,这才眼睛发亮的看向两个儿媳妇,满怀期待的问道:“你们刚说的是真的?”

马家的两个儿媳妇连连点头,马爷爷的眼睛更亮,“那谁跟着谁?”

“学田跟着李江,学才跟着苏文,”马大婶快速的答道:“我看他们的意思,似乎是一早就决定了的。”

马爷爷这才觉得力气回到身上,身子就有些发软,他也不在意的在台阶上坐下,思索片刻,就点头道:“是了,不然他们也不会不推辞一番就叫你们去帮忙,看来是打定了主意了。”说到这里,马爷爷赞赏的看向两个儿媳妇,“这半年来幸苦你们了,这点情分是你们挣来的。”

马大婶和马二婶脸上就有些高兴,心中暗暗舒了一口气,她们全心全意的帮着木兰一家,家里的人不是没有意见的,但她们与木兰相处得多,最了解那个孩子,那孩子宁愿自己苦一些也不愿意欠别人人情的。

他们家有李江和苏文,就算是起来了,她们的确想着以后让木兰多多照顾一下她们家,虽然有算计在,但不可否认,她们也有几分真情在,十几年的相处总是有些感情的。

马奶奶皱紧了眉头,上前去拉马爷爷,“你怎么坐在地上,快起来,地上还凉着呢,还有,你们说的什么?什么学田跟着李江?”马奶奶有些怀疑的看向两个儿媳,不是她们又应承了李家和苏家什么事吧?

马大婶没有察觉婆婆的情绪,只是高兴的将李江的话说了,道:“以后我们家有吃公粮,办公差的人了。”

马奶奶顿时愣在当场。

大门突然被打开,四人都吓了一大跳,惊疑的看过去,就见马铁和马银扛着工具站在门口,俱都眼睛发亮的看着马大婶,“你刚才说的都是真的?李江和苏文要带着我们家的学才和学田在身边?”

马家一个晚上的灯都是亮着的,第二天一大早,马学才就亲自进府城找了弟弟马学田回来。

堂兄弟两个回到家以后就由马铁亲自带着过去找李江和苏文。

马学才今年十八,不过比苏文大上几个月,比李江小几个月而已,因为是长子长孙,上了十四岁后就稳重了不少,这也是李石选择他陪在苏文身边的原因。

以前苏文和李江形影不离才可以将所有的事情处理好,因为苏文擅言谈,李江擅谋划,苏文跳脱,李江稳重。

如今两人各分东西,李石自然要为他们考虑好。

马铁对着李江和苏文有些拘谨,搓着手不好意思道;“叔叔是将你两个兄弟给你们送过来的,以后要做什么只管吩咐他们去,若是不听话了只管打他们板子。”

苏文就笑道:“姐夫还叫我多听马大哥的意见呢,马叔叔别把马大哥吓到了,以后不给我提意见就是了。”

马铁见两人神色间并没有改变,心中暗暗舒了一口气,神态间也自然了不少。他回头对垂手立在一旁的儿子和侄子道:“还不快过来见过李县令和苏县令。”

这一次李江和苏文都没有拒绝,大哥(姐夫)曾经说过,有些关系和阶级是要定下的,不然以后必定有许多麻烦。

马学才和马学田虽然年纪和李江苏文都差不多,但相处并不多,实在是因为李江和苏文很少在村里和他们玩。

大部分的时间是在书院,从书院里回来了又要帮着家里干活,因此在村里玩耍的时间几乎没有,比起两人,他们更熟悉李石大哥和木兰姐姐及媛媛桃子几个。

特别是媛媛和桃子,因为和他们的妹妹关系好,几乎每天都能见到。

互相见过,马铁就要将两人留下,李江也想要和两人磨合一下,想了想就答应下来了。

马学田在铺子里的工作就辞了,为了这还赔了几百文钱,但马家的人都甘之若饴。

而马奶奶对两个儿媳妇总是去木兰家帮忙的行为也再没有意见,就是家里的孩子也会时常被马奶奶叫出去帮忙一番。

于是,村里的人都发现马家的人似乎都在围着李家和苏家转,难免有人看不过眼,觉得马家太过谄媚,就有些议论道:“以前马家可不是这样的,怎么竟是越活越回去了?”

村长想了一下就明白了,叹道:“李石倒是会做人。”

刘思成今年也考上了,不过名次要比李江差一些,不过回来的要晚,因为跑官花去了一些时间,但就是这样,家里已经开始庆祝了,家族里也已经开始为他选好跟随的人了。

很显然,马家现在把马学才兄弟送过去意思再明显不过了。

马家对李家和苏家也算是有恩了,在李家和苏家遇难时不弃,现在算是报恩,也算是一个讯息,李家和苏家对帮着他们的人不薄。

二来,李石他们一家以后毕竟是要在鸣凤村扎根的,跟村里的人打好交道是非常重要的,而马家就是一个突破口。

先前李石他们虽然在鸣凤村站稳了脚跟,却并没有融入鸣凤村。他们的起点太高,和村里的人来往也比较少,现在和马家的事情一定,不管外头的人怎么想,李家和苏家的地位超然一般是固定了,甚至他这个村长都要退避三舍。

没有人知道村长的想法,而李江和苏文一大早就跑到北城门去接人,李石他们到了。

与他们一同回来的还有后头赶上来的郑致德和刘思成。

刘思成急着回去,在城门口就拱手告辞。

李石也不多留,让他先走了,至于郑致德,就算是想回家,也要先送大舅兄回去。

李石见他坚决也不多劝,直接问侯在一旁的李江和苏文,“家里可收拾好了?”

“请了马家的两位婶婶帮忙,已经收拾妥当了。”

李石点头,“等回去,我们请马家吃一顿饭,算是感谢,回头你们直接去饭馆子订餐吧。”

他们才回去,累得慌,只怕都没那个心思,不如叫了酒席在家吃。

李江和苏文应下,苏文就担心的看了一眼紧闭车门的马车。

李石顺着他的目光看去,就柔声解释道:“你姐姐睡着了,媛媛和桃子现在估计也睡着了。”

听说三人在这种环境下还能睡觉,顿时就不是很担心了。

时隔半年,再次站在家门口,木兰的心绪复杂,她看着大门口,微微叹了一声。李石就上前握住她的手,笑道:“以后我们怕是很难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