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这上前个面目麻木的人,邓茂只觉得眼睛发涩,这都是他的百姓,都是他治下的百姓……
郑参将见邓茂的手指抖了抖,脸上煞白,忙安抚他道:“邓大人不要自责,杨家做下此事将近二十多年,这些人更是杨家从各个地方搜罗来的,在江南之地掳掠的人倒是少,邓大人没有发觉也情有可原。”
邓茂白着脸摇头,“这铁矿与铜矿就在我眼皮子底下,这上万人就在我眼皮子底下一个一个没了性命……”
邓茂本来就心怀百姓,为官清廉,心有大志向,此时见到这人间地狱一般的情景,心中的愤懑与愧疚可想而知。
郑参将是武将,平时最看不惯唧唧歪歪的文臣,此时见邓茂这样,想安慰也不知该怎么安慰。
这几天的相处下来,他还是挺喜欢和欣赏邓茂这个人的。
“邓大人,不如先将这些受害者安排好再说吧,我看有好多人身上都带着伤,甚至都已经发炎了,这样热的天气,若是再不救治,只怕……”
邓茂一激灵,强打起精神来去安排这些被掳掠来的百姓,受伤生病的放在一边,先清理伤口,然后以最快的速度将人运送出去,找大夫救治,而留下来的百姓则先统计好,再统一安排送回乡,而已经死去的人,他们也需要找到名册,无论如何要告诉家属一声。
杨家对这些工人很苛刻,每天就只有几个夹杂着糠的杂面馒头和一些干菜青菜等,又要从事高强度的工作,一般被送进来的人都熬不过五年,有的人毅力强大,倒是有活过八年的,但身体也早被掏空了,穿的衣服空落落的,整个人就如同芦苇般,手上脚上背上都是鞭痕和挖矿造成的创伤。
这样的人出去后也是一身的伤病,邓茂看得眼睛通红,心中开始思虑起这些人的生计来。
除了最先送进来的和去年送进来的百姓外,其他人只怕出去了也种不了地了,身体根本就承受不住太过繁重的劳动了。
邓茂让人熬了粥,让他们先填饱肚子休整一番再上路,而郑参将去处理这个矿区的守卫。
杨家既然敢将这些人圈在这里,自然是做好了防卫工作的,所以这里的防卫力量都有七百多,手中的武器更是精良,四周设置了不少的屏障,若不是苏老太爷提供的证据里还有两个来过这里的人证,他们只怕不能躲过对方的眼睛到这里。
郑参将能这么快以最小的伤亡拿下这个矿区,苏家居首功。
而下面,他们还要去铜矿区看看。
与此同时,杨家也正在商议矿区的事,“苏家那个老匹夫也不知道有没有发现我们的矿区,为了保险起见,你现在马上出城,将那些人都藏起来,那是山林,只要进去,他们就找不到你们,将所有的账册证据全都毁掉,等我派人去通知你们,你们再回来。”
“爹,苏家要是知道早就拿这事来对付我们了……我还是留在这里帮您吧。”
“废话少说,叫你去你就去,若杨家出事,你直接带着人往南边去,不要再回来了,好歹给我们杨家留一条血脉。”
☆、312.第312章 博弈
杨将军到底没能为杨家留下一条血脉,因为人还没走,就有人发现了隐藏在附近山林里的定国公和郑参将留给他的三万兵马。
杨将军只觉得通体生寒,皇上的圣旨不过刚到府城,定国公不是被困在湖南吗?怎么可能就一夜之间带了几万兵马到这儿来了?
杨将军当机立断的改变策略,让大儿子马上带着两个年纪较大的孙子从地道离开。
只要离开府城,人海茫茫,只要躲藏得当,朝廷是抓不到人的,而路引及户籍他也早就备好了。
杨将军看着族人,想到前几天还胜券在握,此时却被苏家打得无还手之力,杨将军眼里闪过阴霾。
“爹,我们手上就有兵权,虽说皇帝在军队里安插了几个副将,但只要我们手快……”
杨将军沉思,想到了自己手上的铁矿,之前杨家一直是悄悄的售卖铁矿赚钱,想的不过是慢慢的吞食掉苏家的势力,取而代之,后来天下混乱,他就开始有意无意的留存一些炼好的铁,好打造成了武器,若是反起来,倒也不是没有胜算。但定国公就围在钱塘外……
若是能多得一些支持……
杨将军想到这次牵连的人,心中有了算计,起身道:“走,我与你去见几个人,你大哥保留家族血脉,你则要学着扛起这个家的重任。”
杨老二点头,他虽然对这个安排有些怨言,却不会反对,因为总要有一个人离开,而剩下的人要承担所有的风险,大哥比他要聪明,就是逃命,存活下来的希望也比他大。
杨将军想要获得府城其他世家地主的支持,只要能说动他们跟他一起反,成功的可能性就要大很大,再不济,割据一方也不错。
但他没想到失败来得这样快。
皇上之所以在派出定国公两万人马之后,还让郑参将带人下来,就是为了防止钱塘兵变。
杨家有兵权,虽然不多,但也有好几万人,而江南各地主豪族又有家丁护卫,这些人加在一起就不少了。
因此,定国公的任务就是防止他们兵变或民变,其他的事一概交给苏定。
定国公到钱塘也有一段时间了,一直暗暗留意着杨家,明里暗里的斥候派了不少,因此杨家一有动作他就发现了。
和朱有德打仗下来,定国公最喜欢的就是将危险按在萌芽中,直接将芽掐断,断绝它继续生长的希望。
定国公看了一眼京城来的信,据军师所说,杨家的罪名是证据确凿了,所以就算他此时动手也没什么,反正皇上也不是想要一举覆灭江南所有官员及地主,就给他们一条活路。
所以定国公果断出手,将杨家的造反阴谋掐断,隔绝了其他家族犯错的可能性。
杨将军前脚才出来,定国公后脚就把杨家给围了,家里能做主的主子刚好又出去了,定国公没费什么劲儿就将杨家控制住,然后就带着人直奔杨家而去。
此时,杨将军才到周家门口,还不知道自个家被灭了,才要进门,后头就声音响动的跑过来几十匹马。
杨将军回头去看,眼孔微微一缩,想也不想,伸手就将杨老二推走,低声道:“马上出城,去矿区组合人手,快!”
“父亲!”
“还不快走?再不走就来不及了。”
走了也来不及了,杨老二才跑出去一条街就让人堵在了巷子里,前面是定国公亲自带的高手,后面自然有围堵的小兵,护着杨老二的人想也不想就拔除刀剑护杨老二冲出去……
到了傍晚,杨老二才一身是血的被人押入监牢,官府的衙役这才有些战战兢兢的提着水去冲洗巷子里和街道上的血迹。
定国公看着名册,嗤笑一声,“少了三个人,传令下去,各地戒严,务必将人抓到。”
“将军,只戒严只怕抓不到人。”就连他都知道逃命要化妆更改面容及路引等,杨家当作继承人培养出来的人会不知道?
“你只管照我说的去做。”定国公自然知道这样抓不到人,但这有什么关系,不是还有苏家吗?
说苏家是江南第一世家可不是白说的,他们找不到人,不代表苏家也找不到
斩草不除根,只怕苏家比他们还要心急找到人。
正如定国公所说的,第二天下午,苏家就将逃走的样子子弟送了回来,三个人,身上都带着血,只是身上的伤都不致命。
杨将军看到儿子孙子,眼睛几乎流出血来,若不是被绑在铁柱上,只怕就要发狂了。
他们杨家百年的基业,难道就要毁在他的手里,甚至连一丝血脉也不能流?
端掉了杨家,苏家的心腹大患总算是去了,苏老太爷看着面色有些灰白的苏延年,心中失望,对身边的小厮道:“给我准备一套新的衣服,我要换了去赴宴。”
苏延年回过神来,拉住苏老太爷的衣袖,“父亲,您要去见谁?”
“哼,自然是去见周家,尚家等家族的家主了,”苏老太爷眼里泛着冷光,“他们不是一直递帖子要见我?总不能老是托病。”
苏延年张张嘴巴,喏喏的道:“可我们现在是仇人啊……”
苏老太爷手抖了抖,深吸一口气,恨铁不成钢的道:“仇人?我们什么时候成了仇人了?不过是成王败寇,有成仇的时候,自然也有成为朋友的时候,你……”你若是有苏定一半的隐忍智慧,我何必为了你处处提防自己的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