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被系统坑在了六零(200)

全家人闻言,都看着苏曼,“住城里?”

苏曼道,“我现在条件也算是可以了。如果你和爹要去城里住,我也能给你们安排。”

苏曼觉得现在老苏家几个兄弟都已经各有各的出息了,以后回家的机会越来越少了。到时候总不能让老两口待老家这边。

李春花眼中含泪的看着苏曼,然后看向了苏铁山,“老头子,你看,咱闺女没白养。还想让咱们进城去生活。”

苏铁山也是抽着烟,眼睛红彤彤的。

他这人是个感情比较内敛的人,以前疼闺女,那完全是因为媳妇念叨着多了,随着媳妇一起疼闺女了。

可闺女是真的孝顺啊。

让他打心眼里疼。

苏大柱看着苏曼道,“可爹娘应该和我住啊小妹。”

他心里有些难过。小妹和他抢爹娘了。

789感动道,“真是父慈子孝,太让人感动了。在我们星际,养老这种事情已经成为历史。”

苏曼还真没到养老这事儿还有人抢……她道,“和谁住,难不成你们就不孝顺爹娘了?只要爹娘高兴,住哪里都成。”

苏大柱:“……”

李春花心里虽然感动,不过还是不想去县城。

“我和你爹都打算好了,咱家今年要养几头大肥猪。我和你爹都不用下地呢,家里的自留地种的红薯,那红薯藤子我们都用来喂猪,把猪伺候好了,我和你爹也能挣大钱了。你爹可是有大本事的人,不用你们养。”

苏铁山抽了口烟,“还得养些鸡。以后你们天天吃鸡蛋。”

三个孩子一听,可高兴了,“爷奶真好。”

小米粒道,“吃肉肉,吃蛋蛋。”

李春花眉头飞扬,“那可不,爷奶让你们吃肉吃蛋。过好日子。”

苏曼见他们更乐意在村里,就决定道,“那就盖房子,家里现在就我和姐住的那两间是砖房。其他人住的还是土房子,咱家现在也不是盖不起,今年开年就盖起来,以后大家住着舒坦。孩子们这也长大了,得分开住了。”

林雪菊听到苏曼提起孩子们,心里顿时暖得不得了。

她之前一直在家里掐尖为的啥,还不是为了想让孩子们有个房间,以后长大了,也有个地方住。

现在小妹就给想着了。

苏铁山和李春花一想,这家里条件也好了,儿子媳妇们都是拿工资的人了,盖个房子也没啥。“那就盖,都拿钱出来,不能让你们小妹一个人拿。你们交给我的钱,我也拿出来。你们自己藏着的,也要拿出来。这可是全家人的大事儿。”

这次谁也没推脱。林雪菊和苏大志两个娃,盖房子对他们是最有好处的,宋玉华是个大方不计较的。至于苏三柱,光棍一个,压根没觉得钱有多重要。

盖房子的事儿就这么定了,等开年,家里就请人把老公房子给推了,家里人挤着住在苏曼和苏秋月的房间里。

晚上,林雪菊和苏大柱躺在屋里,高兴的睡不着。

林雪菊道,“大柱,我今天想着以前,我自己都没想明白我那会儿到底是在争啥。”

她这半夜想起以前的自己,就觉得当时自己脑子抽风了。

当时竟然还想着为了二柱和宋玉华那间房,想挑拨离间让他们两个离婚。

就为了一间土房子,她竟然起了那种坏心思。简直太吓人了。

苏大柱其实也没明白,“可能那会儿太闲了。”闲着没事儿干,那不就天天琢磨着干点事儿吗?现在媳妇每天忙着搞教育,搞学习,哪里还有这个个功夫盯着家里。连回家的时间都没多少呢。

林雪菊想了半天,还是给想明白了,“大柱,咱当时还是太没出息了,太没用了。把一间土房子当宝似的。现在咱有钱了,才知道,那都不算啥。”

苏大柱迷迷糊糊的被她给弄醒了,也就听一听。觉得自己媳妇说的挺有道理。他现在天天烧砖,还真的看不上这土房子。

“大柱,咱以后得越发努力,越发出息。咱以后要啥,但都自己去赚。我可不想以后再为个房子,起那些坏心思了。”

这要是当时真的把宋玉华和二柱给弄的离婚了,她觉得自己现在睡觉都要睡不着了。

苏曼的房间里面,系统的提示音响了一下,“主线任务进度,百分之八十五。”

苏曼也没在意,翻了个身,继续睡。

……

开春,整个南平县就和重新活过来一样,到处热热闹闹的。

新修的码头那边终于有了大货船停靠。

一些能用船运的货物,各个厂里都改成了走水路,节省汽运成本。

苏曼和朱厂长他们这铁三角也碰了个头。仓库这边建设的挺快,马上要建成了。

得要搞宣传了。

苏曼道,“我已经请了宣传部的一位老笔杆子为南平八一码头做宣传。从运输量,走的路线,都介绍了一遍。这稿子到时候就投放到省里去。这消息可算是今年的开门红,我相信省里今年绝对会报道。”

这也是她选择将宣传工作放在开年来的原因。

这种好事儿,一般在开年最适合报道。

“报纸还是一方面,另外,我觉得咱们各个厂里的销售员也要动起来了,出去跑销售的时候,连带着把咱们八一码头宣传一下。”

朱厂长和高厂长道,“他们那嘴皮子我担心不成。他们可和你们那销售员不一样。”

厂里都有销售部,可其他厂里的销售部从一开始都有了固定的销售路线,压根就不用跑,顶多就是出门去考察一下情况而已。特别是服装厂的销售,人家去了外面,有时候还会被请吃饭。

“那就鼓励啊,优秀的工人是鼓励出来的。”

说白了,要想马儿跑,那就给马儿多吃点草。要不然谁愿意卖力气啊。

苏曼直接将自己销售部的那些奖励金额给他们看。

这一看,开始看的时候,还有些瞪眼。可苏曼又给他们看了一份各个销售员的成绩。

朱厂长和高厂长看的没脾气了。

这么一算,这么点奖励还真不算啥。

朱厂长和高厂长回去就给销售部那边加任务,也加奖励政策。

服装厂和烧砖厂这边的销售人员被厂长给叫办公室开了个会。

出来的时候,一个个脸上兴奋的都看不到眼睛了。嘴咧的大大的。

之前还在办公室里面没事儿看看报纸,整理各地销售情况。出了厂长办公室之后,都不用主任安排了,麻溜的跑去找生产主任要资料。

要把厂里的新产品都给吃透了。还有人找家具厂的销售员吃饭取经。

准备好了之后,

三家的销售员就约着一起出门了。

服装厂的销售部工人是见世面最多的。由着服装厂这边带队,每个队伍一个服装厂的,一个砖厂的,一个家具厂的。都带着各自的单位的产品,带不了那么多的,就直接用拍照的方式整理成相册带着。

烟草厂和棉麻厂这边听到消息之后,也私下里打听了消息,只知道这三家关系好的穿一条裤子了,具体干啥,也没搞清楚。就又想着去找高县长。

高县长和林书记这会儿正在办公室里面。

苏曼之前投在省城的稿子果然登报了,而且还在内部报纸刊登了。

内部报纸是各个单位专门都配备的。不管那些领导订不订报纸,都看得到的。

林书记看到报纸文章之后,就夸了宣传部这边干的好。

宣传部这边知道苏曼在林书记这边被看重,所以也没贪功劳,就实话实说了,这不是他们自己搞起来的。

是苏曼这边提议的。稿子也是苏曼去投的。

连这个稿子怎么写,那也是苏曼提的思路。

林书记一听,就给苏曼打了个电话。

苏曼在电话里道,“我过年来之后看到货船那么大,可以装不少东西。想着要是其他地区的货物要是也送到我们这边来,也可以走水运,所以就想着宣传一下。这样,也能让咱县里的码头资金回笼的快一些。”

林书记听了这话之后,就立马把苏曼叫办公室来具体谈谈。

高县长道,“小苏,咱们南平的码头不算大。这整个省里,码头也是不少啊,光是省城那么大的码头,比咱们好多了。”

在他和林书记心里想的是,南平到底还是小了。小的都不起眼了。建的码头就更小了。没法和人家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