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被系统坑在了六零(224)

不止学校开学,还有对整个南平都有好处的修路大事儿。

县里发出了几条公告,南平通往几个县城的路即将开始修了,让各个单位的车辆记得绕道。

这公告下来了,修路这事儿才算是稳当了。

可把南平县的老百姓们给乐坏了。

就算是平时不怎么出南平的老百姓,也知道修路这件事儿对于整个南平来说有多大的好处。对于单位来说,以后运输就方便了一些。对于老百姓来说,探亲就更方便了。他们之前和一些县城之间因为路不通,并没有通车。走个亲戚都要走老远的路,还要绕道。现在修路了,以后肯定要通车了,交通就更便利了。

而且老百姓们压根不知道修路的内幕,只知道县里一口气要修六条大道,顿时对自己所在的南平县政府有了很大的信心。

以后看谁还敢说咱县里穷。一口气修六条路,谁能有这魄力和实力?

朱厂长和高厂长也是乐开了花了。

还特意请了苏曼吃饭,帮着她庆祝庆祝。

“小苏啊,你办事那真是办的好。你这履历以后多好看啊。在任期间修了六条路。”

两人羡慕的不得了。不过他们也知道这事儿羡慕不来,苏曼的手段,他们学不会。

要让他们来做这事儿,他们也谈不下来。

苏曼谦虚道,“也没啥,我也就是个陪衬,主要还是林书记和高县长的功劳。再说了,上面还有个龚局长呢。”

高厂长和朱厂长都笑了笑。就算做个陪衬,苏曼这么年轻,光是这个陪衬的功劳,那也是沉甸甸的压着呢。

朱厂长高兴道,“别的不多说,咱仓库这边倒是不愁了,那些人都能留下来了。”

苏曼笑道,“可不止留下来,你们这几天都没去码头那边看吧。”

朱厂长道,“这几天厂里忙就没去,怎么,还有别的变化?”

苏曼笑了笑,“咱先吃饭,吃完咱亲自走一趟。”

三人赶紧闷声吃饭。吃完之后,就坐着服装厂的车子去码头。苏曼琢磨着家具厂这边也要弄一辆车了。

自己作为一个厂长,咋能连一辆专车都没呢。

到了码头的时候,朱厂长和高厂长才明白苏曼刚刚为啥那么说。这码头上的人何止是留下来了,比之前还要多。

之前虽然多,可排队的人没多少。现在是仓库里面都堆不下了。

“这些人是从哪里跑来的?”

高厂长惊讶道。

苏曼道,“还不是因为修路的事儿,咱县里不是说用码头抵修路的债务吗,那可是面对全县免费。之前一个县里可能也就两三家单位来咱码头这边。现在人家一说抵债,不用花钱,那还不得可劲儿的宣传,让其他单位也来占便宜?”

听到苏曼这么所,两人就反应过来了。

之前肯定还有有些单位是适合走汽运的。比如说服装厂这种单位,走汽运是完全可以的。

但是现在南平这边统一免费了。而且这个免费还是针对还债的。要是光是免费,人家还不一定会改变运输方式过来,毕竟不来也不亏。可是因为这免费是用来还债的,别人就想着要是不来,那就亏了。所以县里肯定会宣传,要求单位来南平这边托运。

为了尽可能的占便宜,估摸着还要举县城之力来这里搞这些啊。

苏曼道,“等路修好了,他们也都习惯这运输路线了。到时候留下来的不说百分之百,百分之九十是有的。要不然他们那修的路不是白修了吗?所以啊,咱这一次安排,稳了。”

看着码头上热闹大家影响,朱厂长和高厂长也是红光满面的。

高厂长道,“小苏啊,我算是明白了,你这哪里是修的路啊,你这修的就是一条绳子,把人都给捆在了南平了。”

人家白白的修了这条路,要是不走,不是亏了吗?

看完码头,朱厂长和高厂长心情愉悦,两人还顺道跟着苏曼一起去看了家具厂。

这会儿家具厂已经修了一大半了。一些厂房已经修好了。收拾一下就可以安排人进去了。

朱厂长道,“小苏啊,你这边快要搬家了吧。”

苏曼道,“我准备安排厂里先搬一部分过来了。我们厂里准备招工,大招工。计划今年年底之前,在招一百人。”

听到这个数量,朱厂长和高厂长一愣,“这么多人,用得上吗?”

“当然用得上,全国的市场是广大的。事实上,我今天找你们过来也不止是看码头的事儿,还有事儿想和你们商量。

两人一听商量事儿,都是脸上一肃,“你说。”

苏曼道,“我有个关于我们家具厂的计划,我是这么想的,现在那几个县里算得上和咱捆绑在一起了。他们以后要来用码头,就会用仓库。我准备把我那一份仓库拿出来,和人谈合作。比如说小冶县的钢厂和矿场,他们可都是大单位,还是重点单位,这种资源型的单位,那是全国都出名的。我是准备他们以后帮我们家具厂联系其他单位从我们厂里购买家具,只要他们谈的好,我们这边仓库就给他们用,不收钱。”

朱厂长和高厂长:“……这笔账怎么算?值不值?”

苏曼道,“我们家具厂的家具虽然在这附近出名,可是除了省之后就没啥名气。我是想走上海这条路的。上海也有钢铁企业。如果他们能够使用我们厂里的家具,那么以后我们的家具路子就广了。”

她看着朱厂长和高厂长,“这个仓库,就相当于一个聚宝盆一样,咱可以让它生钱,也能让它生资源。人脉资源,也是很大的资源。”

“……”

高厂长说不出话来了,他觉得自己脑子可能有些不好使了。小苏用一个码头,就把几个县城给捆在一起了。现在又用一个仓库,要捆绑那些大单位……

朱厂长惊讶道,“你这是之前想好的?”

苏曼道,“咋可能呢,我也是在谈修路的时候,突然想到的这些事儿。最近又看到码头这个情况,就觉得这事儿能办。毕竟我的主要任务是扩大家具厂。钱,不重要,厂子扩大了,自然就有钱了。”

朱厂长神色严峻的思考了一下,然后一脸坚定,“小苏啊,咱好歹是一个团队,咱要团结,这事儿,你不能落下咱们了。”

高厂长道,“我这边估摸着是走不远的,我这边砖块要是有些限制。太远的距离,运输成本就高了,不划算。而且人家也等不了。”

苏曼笑着道,“那没事儿,回头咱要是仓库不够用了,老高,你这个仓库可以租给我们用嘛。咱还是团结的团队。”

朱厂长道,“对,老高,你仓库到时候租给我们用。”

高厂长:“……”

搞定了铁三角这边的关系,苏曼就开始为自己的计划做准备了。

和其他大单位谈合作这事儿不着急,先得把厂子给安排妥当了。

磨刀不误砍柴工。

新厂这边已经建好了一部分了。全部完工要等十月。不过苏曼不准备等了,事儿得提前做起来。

于是苏曼这边就安排人事办公室开始招工。后勤这边开始安排厂里陆续搬迁。

老厂这边先安排一批员工去新厂,腾出一部分的位置容纳新工人。

几个工作安排下达之后,整个家具厂就运作起来了。

第176章

新厂在苏曼的规划下, 厂房比之前的那种老式厂房格局好多了。工人们开始还担心去了那边不好生活。结果过去之后发现那边也挺热闹的。就在码头那边就有供销社, 卖的东西挺多。码头这边也经常有车, 随时可以坐车回县中心去。

而且新厂房建设的更高大宽阔一些。看着就是一个大厂的样子。

可比之前的厂房有气势多了。

工人们看着这样的厂房,更加有信心了。

最先搬过去的是生产部和部分后勤的工人。

搬过去之后, 老厂这边还得招人。

人事部门这边已经招了好多次的人了,经验都有了。都不用苏曼看着,一个安排下来, 这边事儿就办妥了。

南平的人只知道家具厂又要招人了。

这个神奇的家具厂,一年多的时间,不止办起来了一个大厂, 还将厂子搞的这么好。几次招人。

而且看着以后还要扩大。

以前南平人都以进服装厂和烟草厂为荣。

现在南平人都盯着家具厂了。都希望能进家具厂。毕竟家具厂这发展势头太好了,而且待遇还好。听说经常评选优秀员工, 发奖金。工人光拿奖金就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