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被系统坑在了六零(298)

于是目送苏曼进了办公室之后,两人也去院子里透气了。

苏曼刚进办公室,就看到海书记和顾副省长正面对面的坐着聊天。显然正事儿已经说完了。心道这都说完了还来找她,不会是知道啥了吧,她这保密措施也做的挺好的啊。

她微微笑道,“顾省长好,海书记好。”

“苏曼同志,可好久没见了。”顾副省长道。“要不是这次省城家具厂这边闹了这么一出,今天咱可不用见面了。”

苏曼道,“是啊,这事儿挺突然的。我们接到电话就立马赶到省城了。顾省长,这次又要给您添麻烦了。”

顾副省长点头,“确实有些麻烦,这是从别人身上割肉的事儿。”

苏曼真诚道,“顾省长,虽然这次的事儿省城家具厂这边难过,可是对于湖江的家具行业来说是一次新的开始。以后在我们的帮扶下,增加效益,扩招工人,给省城带来更多的岗位。以后我们集中力量办大事儿,一起发展家具行业,劲往一处使,让湖江家具发展壮大,让工人们过的越来越好,让湖江的家具成为全国第一。”

顾副省长道,“你很有想法,也很有主意。但是苏曼同志,做事情的方法一定要注意。不能为了一个目标,就放弃别的东西。”

苏曼听出来 ,顾副省长这是觉得她的做法不大好。所以人家领导这是猜到这其中有她的手笔了。

可能在领导心里,她的做法是错误的,不光明的。

这会儿该咋办呢,当然是低头虚心受教,“我明白了,我记住了。以后我一定不会犯这样的错误了。”

顾城为啥知道呢,其实他也是自己推想的。他和苏曼见面次数不多,但是从她的思维放就知道她是个很聪明的人。聪明人做的每一件事,肯定不能以平常的角度来看。捡现成的馅饼这种事情肯定不是他们的作风,一般都是会主动去抢。

其实也没怪苏曼,毕竟从大局上来说,苏曼办成这件事情也是对的。省城家具厂也没受到什么损失。但是他是对苏曼有些期望的,希望她以后能走上一条大道,所以不希望她在成长的过程中养成走偏路的习惯。

听到苏曼认错,他就想着,再聪明也是年轻女同志,提点一下就行了。

“行了,等你们那边投票结束之后,省里那边再和市里沟通吧。”

苏曼闻言,心里欣喜,但是同时也警醒了。自己这次确实有些忘形了,太心急了。应该再曲折一些。

也幸好这个顾副省长人挺好,要不然这次没准要办砸了。

……

省城家具厂这边,工人们一下工就被领导通知去开会了。

一听说开会的消息,大伙儿就知道肯定是为了分厂的事儿。

知道这消息之后,大家都兴匆匆的往厂里食堂那边的空地去。那边场地大,平时开大会都是在那边。

对于这件事儿大家都很积极,来的也快。很快就将场地给站满了。

孙厂长看着他们这个积极的样子,脸色又有些不好了。以前就没见过跑这么快的。

再看看那些工人一脸期待的样子,简直就看不下去了。

等人都到得差不多了,孙厂长就拿着扩音器,说了厂里的处理决定,这件事情既然是工人闹起来的,那厂里也尊重工人同志的意见,让他们投票决定。

听到要通过投票决定,下面的工人们顿时闹哄哄起来,商量着怎么投票。

孙厂长道,“你们也不用着急,今天晚上回去和家里人商量一下,自己也好好的考虑一下,明天早上上班的时候将选票交放到自己厂里准备的投票箱里。”

说完之后,孙厂长就让他们回去了。给他们考虑的时间,也是希望这个事儿能有个转圜。虽然被苏曼说服了,可是好歹也要挣扎一下。

结果这个考虑的时间就给了其他年轻工人说服那些年纪大的老工人机会了。

这些工人都是住在一个厂区里面的。回家之后,各家各户都在商量这事儿,还开家庭会议。

一个消息也在流传中。开年南平家具厂要招人了,职工家属可以参与招工。

比起拿奖金,显然这个更让人动心。一个工作岗位,那就是一辈子的事情。

即便省里单位多,可也架不住省城的人多啊。很多工人的孩子毕业之后就没了工作,在家里游手好闲,有机会的当个临时工,没机会的只能闲着。

到了年纪连个对象都找不到。很多父母为了孩子能成家,只能提前退休。把岗位让出来。

因为这个消息,很多人的心理就悄然发生了改变。

第二天,苏曼来到省城家具厂的时候,选票已经统计出来了。看着那数据,孙厂长觉得都没脸见人了。太失败了,自己做厂长太失败了。

这得多失败,才能让这么多的工人对厂里不留恋啊。一千来号人,有九百号票同意成为南平分厂。

苏曼将带来的茶叶给他,“泡点茶喝,消消火。”

孙厂长道,“既然如此,我们厂里也没什么话说了。不过苏曼同志,我们厂里虽然同意了,但是市里还不一定会同意。我们也不能主动和市里提,要不然就太让市领导没面子了。”

苏曼十分理解他,“我懂,所以我们这边已经请了省里负责南平家具之乡项目的领导去帮我们做思想工作了。咱就等消息好了。”

孙厂长:“……”

省城的市领导们确实很不高兴。觉得这事儿有些打脸。可是顾城亲自出面了,和他们谈南平家具之乡的成绩,和他们谈南平合并分厂之后的未来前景。以及合并之后,对于与省里的帮助。

并且还和他们强调,“这不是吞并,而是合并。两家合一家。”

市领导就道,“那为什么不是南平当分厂?”

顾城道,“你们自己觉得哪样合并是对双方最有利的。让我看看你们的眼光。”

市领导没话说了,他们当然知道,南平的名字更响亮。

顾城鼓励道,“你们能够为了湖江省的南平家具之乡项目做出付出,省里都是记得的。”

市领导们本来也不怎么坚定。毕竟南平的成绩确实不错,要是成为分厂,带来的效益肯定更多。反正不管厂子是给谁管的,市里的领导对它的管控都是存在的,该收的税收也是不能少收的。而且南平也答应了要在省城在招工。这就是很大的诱惑了。现在有了省里这个台阶下,他们自然也捏着鼻子应了。

于是在工人同志,厂领导,市领导,以及省领导的共同同意之下,省城家具厂并入南平家具厂,成为南平家具厂省城分厂的事儿就这么定了。

第236章

分厂的事情决定下来, 苏曼也正式的跟着孙厂长他们开了个会。这次会议是围绕分厂各项资料手续交接问题的。

这变成分厂的手续繁多, 需要交接的东西也多。事发突然, 省城家具厂这边也没准备好。苏曼也不是那种穷追猛打的人,事情已经定下来, 自然要让这些人有一个慢慢适应的过程。所以会议上,苏曼就让他们慢慢整理,这事儿不着急, 元月再交接,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另外这一个多月倒是可以让工人们接南平的订单了。年底也能给工人们发点奖金(加班工资)热闹热闹。

开完会之后,苏曼就提出想和工人们见个面, 说说话。

孙厂长就让人去通知了。

等着工人们汇合的功夫,苏曼又单独找孙厂长说话, “孙厂长, 你是厂里的老前辈, 以后这省城的分厂还是得靠着你。你可要打起精神来啊。咱这不是为了南平,也不是为了省城, 是为了整个湖江的家具事业而奋斗。咱的目标是超越上海和首都的家具厂。你总不能灰心丧气啊。”

孙厂长叹气, “我能做什么,这厂里有你不就行了?我老了。”

他是真的认输了。自己一把年纪了, 还不如一个年轻人了。

苏曼可不同意, “这可不行, 老厂长,你可是经验丰富啊。我还准备和你商量呢,咱总厂那边还有一个后勤副厂长的位置, 我希望你能兼任,你当了这么多年的厂长,把厂子管理也不错,我相信你有这个能力。”

孙厂长一听,道,“你真这么相信我?”

“那是当然,对于老前辈,我都是信任和尊敬的。孙厂长,能者多劳,以后这边靠着你,那边也要靠着你了。只要你不嫌辛苦就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