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被系统坑在了六零(304)

崔卫国倒也不是不懂这些,就道,“那也是因为国家需要这些人。有些工作,需要大学生来做。”

苏曼道,“我还是有些不赞同,就比如拿崔向北当初烧砖这事儿来说,当初那砖瓦厂里可有读了大学出来的技术员呢,结果呢,全都比不上崔向北这个高中毕业的知青。那干啥还要培养大学生啊,这不是浪费钱吗?”

崔卫国不干了,他这人就见不得有人说国家不好,“胡说,国家的决策是英明的!那只是个别大学生,这种情况很少。”

苏曼摆摆手,“不,叔,这不是个例,比如我们厂里也有大学生,人家还要喊我这个半路出来的中专生喊厂长呢,咱厂里好多高中生还是他们的领导呢。这是个例?”

崔卫国:“……”

看着崔卫国不说话了,苏曼道,“所以叔。你说这大学干啥要开起来?每年浪费那么多的钱,我算了这一笔账,真心疼。还有那么多留学生,听说用的东西都特别贵。国外生活费还那么贵。国内都吃不起饭了,还要勒紧裤腰带,送他们出去留学。听说您也是首都的干部,您应该也知道国家决策的用意,您可以给我指导指导吗?”

她又指着崔向北,“您知道吗,自从崔向北走了之后,我们那南平烧砖厂就熄火了,原本发展的特别顺利的厂子,现在技术革新都搞不起来了。要是大家都不念大学,都直接去工作是不是挺好?省钱还能早点做贡献。所以啊,这读大学的决策,咱能认同吗?”

崔卫国有些生气,“国家的决策当然是要认同的,领导人带领我们走出旧社会,建立新国家,才有了现在的和平时期。国家为什么培养大学生,我告诉你,国家培养大学生,送大学生出国留学,那是为了学习先进的知识技术。当初咱打仗的时候,敌人都是大炮机枪,咱是小米加步枪,打了这一场仗,你知道牺牲了多少人吗?那都是用命填出来的!建国之后,咱国家连个像样的重工业都没有,不出去学技术,国家怎么谈发展,怎么谈超越?”

顾城、孙琴,李淑华:“……”原来老崔都知道呢。

苏曼道,“那培养一部分就行啦,干啥要培养那么多?”

崔卫国忍着没翻白眼,“你这小同志就不懂了吧,你以为一个人才是那么好培养的?一千个里面都不一定能培养一个高级人才。”

苏曼也恍然大悟的点头,“原来如此啊,难怪国家要花费这么大的力气培养大学生。难怪叔你会让崔向北念大学,原来是在为国家培养优秀的人才。”

崔向北:“……”

崔卫国:“……”

顾城就忍不住笑了。就说小苏不会无缘无故说那些不按常理的话。

崔卫国听出来,这女同志这是在替崔向北说话呢。他顿时脸色一板。“我不同意他去读大学,我是要让他去当兵的。读了大学也不一定能成为优秀的人才,可他这样的资质,去了部队,那肯定是优秀的兵。”

李淑华不高兴的喊道,“老崔!”

崔向北沉着脸道,“你凭什么说我不能成为优秀的人才。”

崔卫国看着他道,“我说了,你能不能成为优秀的人才我不知道,但是老子当初手把手教你打枪,是从把你当军人培养起来的。你绝对能当个优秀的兵!大学生很多人都可以去念,但是你作为军人子弟,你是生在部队,养在部队的人。就应该承担自己保家卫国的责任。”

李淑华道,“老崔,今天小苏在呢,不要谈这些。”

崔卫国道,“都不是外人,为什么不能谈?”

苏曼不高兴了,她心里挺敬重崔叔这样的老革命,可老革命也不能欺负她对象啊。当着面都这样欺负了,不知道的时候还不知道咋欺负呢。甭管是老革命还是老爹,那都是要好好讲道理,不能欺负年轻人的。

“叔,你这话是作为军人说的,还是作为崔向北他爹说的?”

“有区别吗?”

苏曼认真道,“当然有区别,如果是作为军人说的,那我必须说你不够爱国,如果说你是作为一个爹说的,那我必须说你不爱你的儿子。”

崔卫国还来劲儿了,“我怎么就不爱国,不爱我儿子了。”为了国家和儿子,他连命都能不要!

李淑华气死了。这还和未来儿媳妇吵起来了。孙琴也想劝劝,被顾城拉住了。这时候劝不住,这两个都不是好说话的人。

苏曼道,“现在都是咱自家人,顾叔和孙阿姨,咱也不见外了,我有啥说啥。我就想问崔叔,既然你爱国,你也知道国家培养高级人才是多么困难。那你怎么就舍不得花心思将你儿子培养成国家需要的高级人才?国家都知道不是每一个大学生都能成为高级人才,但是依然勒紧裤腰带培养,你怎么就没这个决心。你就是怕困难,怕输,为了国家不敢拼一把。我要是你,我就死死压着崔向北念书,不念也得给我念,而且必须念好,往科学家那样的高度学,要是不学,咱就不认他这个儿子!他吃部队的饭长大,凭啥就不能为了部队去拼一把,造大炮造机枪?!”

崔卫国:“我这是……”为什么没这么想过?

“你是不是觉得造机枪造大炮的事儿有别人?你儿子必须当兵?你太自私了!知道你自己完不成这样的任务,你就干脆想都不想。因为你是军人,你就只想让优秀人才都去当兵。咋就不能为国家科研事业贡献自己的优秀儿子?作为一个高级军官干部,你不能只看你的部队,你得看看全国!”

崔卫国觉得自己冤枉死了,“我没这么想!”

顾城还是第一次看到崔卫国被问的没话说,顿时忍不住叹气。所以说,人不要总是吵架,总要遇上对手的。

苏曼叹气,“你是不是想说,你就想让自己的儿子去最艰苦的位置,想把好位置给其他老百姓?”

崔卫国看向自己的儿子,动了动嘴唇,不知道该怎么说。他就是希望自己的儿子继承自己的意志,继续保卫这个国家,其他人能退缩,军人和军人子弟不能,骨子里的血性不能丢。可是走这条路,那就注定了是要去最艰苦的位置。所以这话没法解释。

苏曼问道,“叔,上一句话那是我乱说的,咱也不当真了。那我问问你,你既然爱你的儿子,你了解他吗?你知道他喜欢吃什么,你知道他的爱好吗?知道他心里的理想吗?”

崔卫国一个说不出来,只知道儿子挺能吃,从小什么都吃。长的就比大院里面其他人家的孩子结实,打架从来没输过。至于其他的,他怎么知道?大老爷们谁关心这些?“我平时工作忙……”

“我工作也忙,我和崔向北处了这么久,我们真正相处的时间,满打满算也没两个月吧。但这些我知道。因为我爱他。”

崔向北眼光灼灼的看着苏曼,这一刻,他觉得苏曼像是全身在发光一样。让他移不开眼。

苏曼也看向崔向北,“我爱崔向北,我关心他,了解他。我知道他喜欢吃肉,牛肉猪肉羊肉都喜欢,可他不喜欢吃鱼。我知道他这人喜欢运动,平时起得早,再忙都要跑几圈,喜欢学各种不知道的知识,能学烧砖能学养猪,也能学高新技术。我还知道,他的理想是做一个高级科研型的人才,提高国家的科学技术水平,为国家科研事业奉献终身。他问我,他是不是懦夫。我问他,如果科研事业需要他献出生命,他愿意吗?他毫不犹豫的说愿意。并且随时做好了准备。叔,你觉得这样的他是懦夫吗?”

李淑华听完,双眼湿润,泪流满面。

崔卫国看了看自己的儿子,脸色复杂的没说话。

第241章

苏曼伸手抓住了崔向北的手, “崔向北不缺血性, 不止崔向北, 千千万万的新一代国人都不缺血性。前年那场战争我也看过报纸,西南那边有很多学生兵主动加入战斗。他们都是大学生, 可国家需要的时候,他们都义无反顾的抛弃了安稳的生活。”

崔卫国想起那年的时候,声音粗哑道, “那些都是好孩子啊。都可惜了。”

苏曼道,“那些人之所以牺牲,归根结底, 还是因为我们不够强大。我虽然没读多少书,可我知道, 当年抗日战争, 老M一朵蘑菇云, 让全世界侧目,日国无条件投降。如果咱们也有蘑菇云, 前年那场战争还需要打吗?您盼着兵越来越多, 而崔向北他们这样的人做的事儿就是让兵越来越少。如果国家真的到了每一个人都拿枪的时候,那才是我们悲哀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