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被系统坑在了六零(309)

而国内的家具,貌似还没有走这条路。

苏曼琢磨着可以走一走。

现在国内的老百姓对于国外的东西都挺买账的。比如进口商品价格那么贵都有人买。

如果南平能走出口这条路,那么南平的家具在别人眼里,又要上一个台阶。

虽然这种情况让人挺无奈,但是却也是不得不承认现实。

只要走通了这条路,不止多了一个大的销量,可以大笔的赚外汇之外,还可以带动国内的销量。

以后南平家具厂自然而然的就能成为国内标杆产业了。

问题是,怎么样才能走上出口这条路呢。

这些外国人这会儿一个个眼界挺高的。瞧不上国内的东西。瓷器也是因为国内悠久的历史,才能走这条路。

家具可就没这么容易了。

除非能够打动这些资本家的心。让他们心甘情愿的掏钱。

苏曼觉得自己应该好好复习一下英语了。

当然,在这之前还是要先找找门路。

苏曼就给省城那边的孙厂长打了电话。

孙厂长这个人虽然说思维模式跟不上,但是他的经验和门路还是很多的。

听到苏曼问起外销的事儿之后,他惊讶道,“外销?苏厂长,你不是准备走外销吧。这可不容易,就是那两家最大的厂子也没走这条路啊。”

“是没走成,还是没试过。“

“……应该是么试过吧,毕竟咱们也不一定能见着面。那些人来了国内之后,都有专人陪同。见面的机会都很少。而且挺难打交道的。人家来这边,是盯着咱们这个市场的。他们的外销产品卖的老贵了。前几天我孙子……”

话题就扯远了,苏曼道,“等等,我问你,他们有往咱们这边出口过家具吗?”

“有倒是有,不过数量特别少。毕竟不好运输,而且因为价格太贵了,所以能买得起的人非常少。也就是以前那些大资本家买得起了。哎,那些人是真有钱。”

有就好。

苏曼脑子里已经想到了如何去谈这笔生意了。

卖家具这种事儿,当然是找同行比较好。

人家既然能把家具卖咱国内来,咱就顺着这条线卖出去。

她又问道,“这些人一般在哪里可以找到?”

“……苏厂长,我说这么久,你还没改变想法?”

“你觉得我是那种会知难而退的人吗?咱要迎难而上。老孙同志,你太不了解我了。”

你要是知道当初我是打开始就图谋你厂子的,你就会更加了解我了。

孙厂长就无语了,只能让苏曼去找外事部的人问问。看看能不能安排一下。但是机会很少。

找外国人,苏曼当然还是要经过正途的,不能私下里联络。要不然以后说不清楚。

只不过说要让家具出口这种事儿,听起来太不靠谱了。

要是这么直接说出去了,估摸着领导也不会重视,觉得她异想天开。

苏曼在办公室里坐着揉脑袋,想了好一会儿,这才想了个好主意。忍不住摸着下巴笑道,“这老孙可真是我的福星啊。”

她拿起电话,就给程副县长那边打了个电话过去。

“老程,我苏曼。最近工作开展的怎么样?听说去年粮食收成也不是很如意啊,我心里挺替你着急的。说来说去,还是因为咱们县里穷,弄不到化肥。你说要是咱有一家化肥厂子,咱粮食还不可劲儿长?”

电话那头,老程直叹气。道理当然都知道,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

苏曼道,“老程,到了我们家具厂回馈南平的时候了。我决定为县里引进一条化肥生产线,成立一个我们南平自己的化肥加工厂。”

程副县长差点吓得摔掉了电话。

“苏曼,你别骗我哟。这种事儿可开不了玩笑的。”

“我说的是真的,只要咱县里能和人家接上头,我就能砸锅卖铁也要搞到一条线。”

“……”程副县长沉默了一会儿,“小苏啊,你老实告诉我,你是不是又想干啥了?咱可是老搭档啊。”

苏曼叹气,“也没啥,这不是想到上次孙厂长说咱那林木长得慢吗,我就琢磨着还是要有化肥。要不然几十年以后,那些后代子孙不是得骂死我吗?我就想到这了。老程,你尽管去和上面申请吧,路子找好了之后就和我说,我替你出面。出钱出力的事儿,交给我就行了。”

第245章

苏曼说的这个理由还是很能站得住脚跟的, 毕竟当初孙厂长说起化肥种树的事儿的时候, 程副县长当时也是在一边的, 知道这事儿。也知道苏曼很重视林木的事情。

本来程副县长也不敢相信苏曼会拿家具厂的资源为县里办事儿,但是现在涉及到了家具厂, 他觉得苏曼这话不是开玩笑,那肯定是真的。

而且这件事情的诱惑太大了,程副县长内心深处也不想管那么多了。甭管苏曼想干啥, 只要能把化肥生产线弄到手就行了。

“那小苏啊,这个事儿我得找县里商量,看看能不能联系到上面的化肥厂子。”

苏曼当然不能让他们直接找化肥厂那边。她需要的是和外事部门接触。“老程, 人家化肥厂那边也是刚引进的几条线。全国这么多县城,咱去要一条, 别的县城就不能要?不说我们了, 就是小冶县都能要的起。所以上面不会开这个先例的。”

程副县长有些着急, “那可咋办?”

“当然是直接从国外引进了。咱自己从国外搞的,别人还能说啥?有本事让他们自己去搞去。”

程副县长又惊呆了, “从国外?小苏啊, 你确定不是和我开玩笑吗?”

苏曼在电话这头翻白眼,“你看我是个喜欢看玩笑的人吗?”

“这倒不是……可你有把握吗, 这和外国人打交道可不容易。这些资本主义国家就喜欢剥削人。”

“没事儿, 咱穷成这样, 没啥好给他们剥削的。反正老程,我只有本事从外事部门这边搞到生产线,要是化肥厂那边, 为没辙。”

程副县长能怎么说呢,毕竟有求于人。当然是人家说啥就是啥了。

而且苏曼说的也挺有道理。从化肥厂那边引进技术,绝对是不可能的。全国这么大,一些大的地区都没搞到这东西。人家更不可能给他们一个小小的南平了。

南平虽然现在依靠家具厂,比以前发展的好很多。也富裕起来了。可是和那些有天然优势的县里来说,还是有差距的。

所以还是要按照小苏说的办。

只要搞到生产线了,到时候南平粮食增产,老百姓吃饱肚子了,可比啥都强。咱也不用羡慕人家富裕的县城了。

有了这个认知之后,程副县长在办公室也坐不住了。这种对于全县都有留意的事儿,当然是要赶紧办成才行。早一天办成,地里也能早点增加收成。

于是赶紧的往高书记办公室跑。

“小苏真的是这么说的?”高书记听到消息之后,惊讶的不敢相信。

让他相信苏曼会无偿帮助县里,那他真是一百个不相信。苏曼能有这觉悟,家具厂也开不了这么大。

瞧瞧她都让县里帮她的家具厂出了多大的力气了。

程副县长保证道,“是真的,苏曼真的是这么说的。家具厂那边的林业也是需要花费的。小苏可能为了这个事儿着急了。不过一般谁会去用化肥种地呢,所以估摸着她到时候是想和县里讲条件呢。”

“要是她真的能搞来化肥生产线,什么条件我都答应。”高书记二话不说到道。

程副县长闻言就高兴笑道,“高书记,那咱现在该怎么做啊,这种事儿,咱也不好去找地区帮忙了。”

高书记道,“这种事儿当然不能去找地区了。总不能啥事都找他们。这毕竟是我们自己开厂子的事儿。咱自己去省里找外事部门那边。”

这会儿省里负责管外事部门的。这个部门可不是很好说话,人家都是和国外友人接触的。

高书记头疼的拍拍脑袋。准备去找老赵一起商量,看看有没有七拐八拐的关系,能够联系到这个部门的人。

赵县长得到消息之后,反应和高书记一样。他赶紧给苏曼打电话,问这事儿是不是真的。还准备找苏曼过来商量。

苏曼可没时间过来商量这事儿。不就是找个外事部门联系吗,没啥好商量的。“领导,我保证,我对县里真心实意的。搞生产线也是实打实的。你们只管找外事部门,后面的事儿我自己去谈。我趁着这些日子先把外语给学好,回头好和人家交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