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被系统坑在了六零(317)

她得回去好好考虑,如果湖江要搞这事儿,怎么样才能够将事情影响做到最小,如何才能帮助省里谋划更多的利益。

只要这利益大到一定的程度,得到上面的认可了。那么顾副省长的压力就会越来越小。

崔向北:“……”

离开学校之后,苏曼心情又好了许多。刚准备发动车子,789就幽幽的冒了出来,“宿主,你的进度条又涨了0.5。宿主,你有感觉到自己有什么改变吗?”

苏曼看着那前进的进度条,沉默了一下,“可能多了点良心吧。”

789:“……”

……

回去之后,苏曼就琢磨了很多天,心里差不多有了点儿初步的想法,虽然有些难度,但是可以尝试一下。

不过暂时也不着急,甭管做啥,都是需要在她和詹姆的合作开始之后才行。

要让对方觉得有利可图,才能有进一步谈的机会。

好在顾副省长也是这个意思,也是想等双方的合作正式开始之后再作安排。

家具出口所带来的影响太深远了。哪怕消息都过去一个月了,家具厂这边依然红红火火的每天赶订单。

南平家具厂一直在扩建。因为招工多。已经是六千人的大厂了。

好在这些人都是经过培训学习才进的厂子,加上进厂子之后有严格的师傅带徒弟计划,所以这些人很快就被消化了。

另外,化肥厂这边的外围建设已经完成了。

一个月的时间詹姆先生给苏曼赊的家具生产设备以及生产链也终于过了关,办完手续之后,运送到了南平这边。

这些设备到达的当天,就引起了整个南平人的震动。大伙儿都自发的跑到南平码头迎接他们的化肥生产链,顺便看看那些从国外来的生产设备。

连高书记和赵县长,以及程副县长都跑来了。

县里宣传部的同志也扛着相机过来拍照。

这种事儿可是南平的大事儿,必须要登报宣传的。

这些设备可都不小,从船上卸下来的时候,大家脸上都露出惊喜震撼的表情。

当县里的装卸队将东西往厂里那边搬运的时候,李春花也带着厂里的宣传队过来敲锣打鼓的又唱又跳,一路上跟着迎接这些设备回厂里

这场面比起当初欢迎詹姆先生可要热闹多了。

一整天,整个南平所有老百姓都陷入的喜悦的情绪当中。

这些设备安置都是需要时间的。得亏他们做了准备,之前就请了外省那边的大化肥厂的技术指导过来帮忙,又提前把工人搞过去培训学习了。要不然那这一时半会儿的还真的搞不起来。

化肥厂的事儿苏曼没怎么费心思,全部交给程副县长去折腾了。毕竟他是管农业的,不担心他不尽心。

苏曼自己则看着厂里赶制詹姆先生下的第一批订单。

这些订单都是需要用到最新的机器设备的。

虽然这些设备都有说明书和技术员,但是也折腾了一段时间,工人们才摸熟悉了。

等他们熟悉之后,苏曼就安排他们抓紧赶工出口产品。

这可是第一批出口产品,工人们还是很重视的,生怕出错了,影响双方的合作关系。

苏曼监督他们赶工也不是为了监督他们干活。对自己工人的工作态度她还是很放心的。她主要是在观察,国外的这些家具赶制出来需要多长时间,用的材料能否复制。就是能不能给山寨出来。

为此她还专门找陈明华问这事儿。

陈明华看着那些设备,还有一些从国外运输过来的材料和图纸,兴奋的直搓手。

“苏厂长,要说老外的东西那真是好,他们这个皮质和咱们的都不一样,连他们的布料都比咱们好。”

苏曼道,“咱能用国内的材料做出差不多的来吗?”

陈明华一愣,“你是说照着他们的做?”

苏曼点头。

“……这,不大好吧。”

“有啥不大好的,又没说不让做。我买这么多机器,总不至于给他们赶工。你想想,出口同款家具,多少老百姓喜欢?”

那肯定是喜欢的不得了的。

陈明华有自知之明。人家这家具设计确实和国内的有些不一样。

连内部构造都要先进很多。他们的弹簧都做的很好。做出来的家具坐上去软绵绵的,很舒服。不像自己这边的弹簧沙发,坐上去硬邦邦的。

苏曼道,“也不是说做一样的,七八成像就成了。反正尽量将他们这些沙发技术给摸透了。老陈,咱要这么想,凭啥好东西只能那些外国人用?咱自己老百姓也要能用得上。而且我们还要卖的比国外便宜。他们的一款沙发在咱们这边卖几百美元,纯粹就是坑人,咱们自己做出来,就不被他们坑了。”

老陈心里的三观就发生转移了。没错,咱也要做出这样的好东西给咱自己老百姓用。

苏曼又道,“你尽量找,能找出代替的材料就找出来,找不出来,以后我就找詹姆那边想办法。让他给我们搞机器,咱自己生产。”

“能行吗?”

“所以要等等,等这些资本家吃过肉,尝过甜头之后,就好说了。但是咱们还是主要靠自己。”

陈明华立马钻车间里面去研究了。

经过工人们的日夜赶工,半个月的时间,第一批的出口家具就赶制出来了。得亏了当初南平搞了码头,这会儿家具直接走水运,去然后通过海关码头出海。

高书记和赵县长看着货船远去,顿时对当初的林书记感到无比的感激。果真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这边货船还没出海,这边南平家具厂的新款家具也出来了。

被称为出口商品同系列家具。

因为有些材料无法找到差不多的,只能用别的代替,所以最后成品只有六分像。

但是就这六分像,那也相当吸引人了。

单单从一些做工就能看出和之前的家具不一样。毕竟是用新的设备做出来的,一些零部件连接的位置都显得要紧密很多。而且价钱也比进口沙发要便宜许多。

这些家具一出现在市场,瞬间就抢占了大批的市场。

每次都是等南平家具卖完了之后,其他家具才有人问津。虽然因为市场需求比供应能力大,倒是不至于养不起厂子。但是其他一些厂子还是眼巴巴的看着,羡慕的不得了。

特别是对于当初给南平家具厂做分厂的省城家具厂,更是眼红不已。

当初他们给人做分厂的时候,一些家具厂厂领导背后还笑话来着。

如今省城家具厂人数都已经扩建到两千人了。工人福利待遇还好,走出去了还特别有面子。厂领导比之前还要有底气。

好些人私底下还琢磨起来了。

不知道这南平家具厂,还需不需要分厂了。

第252章

这些工厂不止这么嘀咕了, 还有人打电话到孙厂长这边, 想让孙厂长探探口风。

孙厂长毕竟是他干了这么多年的老厂长了, 所以和其他家具厂领导也有些交情。听到这些话之后,也挺骄傲, 嘴里还是道,“这事儿我还没问过我们厂长呢,当初我们也是因为做的好, 所以才会被看上了。所以她眼光还是很高的。不过你也别灰心,难不成不做分厂就不能好好做了?我还羡慕你这边能当家作主呢。”

电话那头的家具厂领导就不同意看,“老孙, 你别说风凉话了,你以为都和你们一样呢。咱是能干, 但是谁还不想干的更好一些?那可是能出口的家具厂。回头咱不是也能赚点外汇吗。咱这边的领导也不敢小看了咱们了。”

孙厂长乐的笑眯了眼, 嘴里还很端着的态度, “嗯,我尽力吧, 毕竟厂长要求挺高的。”

挂了电话之后, 孙厂长就高兴的点了根烟抽了起来,老脸笑出一朵花。

还高兴的哼了曲子。

李副厂长一进来就见到他这乐呵的样子, 问道, “厂长, 什么事情这么高兴?”

“还不是那些老同志,打电话过来说要给南平当分厂。你说这叫什么事儿啊,都还不想当家了。”

李副厂长看他那样儿就知道这是口是心非了。这阵子出去, 哪个厂里不羡慕,还打听出口的事儿呢。

可风光了。

“哎,咱还真没想到,现在厂里变化这么大,这才多久的时间呀,都每半年呢。”

孙厂长也笑着点点头,“是啊,你说咱当初还真是阴差阳错的选了一条正确的路了。所以说,咱要尊重人民群众的意见。人民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