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对于娘亲小产的事,他更多的是怀疑。
而就在他看见眼前这个‘舅舅’的那一刻,心里就已经有了答案!娘亲的小产是假的,因为她正在扮演舅舅。
什么都可能骗人,只有眼神不可能骗人。这个‘舅舅’在见到他们姐弟的那一刻,迸发出来的喜悦跟克制,他清楚的感觉到了。
见沈菲琪疑惑的盯着‘舅舅’看,就知道她也起了疑心。
怕她不小心拆穿了,赶紧道,“咦!舅舅的声音怎么压成这样了。”说着,捏了捏沈菲琪的手,暗示她别多话。
沈菲琪本来不确定,被沈飞麟一捏,反倒确定了起来。这个‘舅舅’肯定就是娘。
她又不傻,自然知道这事牵扯有多大。哪里敢说话。为何防止自己的表情出卖了自己,她马上垂下眼睑,微微低了头。
苏清河心里正是五味杂陈,又是骄傲,又是心疼,更多的是欣慰。“无事,只是上火罢了。”
“舅舅去忙吧!”沈飞麟笑道,“我跟姐姐在外婆这里很好,娘……娘亲叮嘱我们要听话。我们就没有淘气。”
苏清河伸手揉了揉俩孩子的头,“乖!去陪外婆吧!”
这才转身离开了!
等身边没人的时候,沈菲琪才小声的对沈飞麟道,“是……肯定是!对不对。”
是谁!沈菲琪到底没说出来。即便只有两个人在,沈菲琪也学会了谨慎。这让沈飞麟很满意。他点点头,“对!你的感觉是对的。”
“那这样也好,差不多每天还是能见到。”沈菲琪笑道。
沈飞麟笑笑没说话,他在想,究竟出了什么事情,让娘代替舅舅。那么舅舅呢,是受伤了,还是怎么了。难道出门了!他被自己的猜测吓了一大跳。
而苏清河正对着满桌案的奏折发呆!
这都是什么鬼!
有事说事,抒发个什么感情啊!奏折的前几百字,一水的废话,好似不把感情抒发的好了,后面的话就没法说。
能不能干脆利索一点,直接标明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最后再附上自己的处理意见。
本来奏折该是记叙文的,愣是写成了抒情散文。
全都不合格!
第196章 用意(一更)
第一百九十六章用意
詹士府是负责东宫太子处理政务的机构。而谢云亭是上任不久的詹士府的少詹士。前科的探花郎,是粟远冽将他从翰林院提溜出来的。也算是破格任用了吧,他出身寒门,没有什么根基,如今被简拔为四品的少詹事,粟远冽对他可以说是有知遇之恩。
往常都是他帮助殿下整理奏疏,条陈。今儿也是如此,他将奏折分门别类的归置好,却见太子的脸色更加的阴沉。
“殿下,可是臣什么地方做的不好。”谢云亭有些忐忑的问道。
苏清河抬眼,看见眼前的青年也就二十来岁的样子,但看起来倒是沉稳干练。就知道这是张启瑞特意提点过的人,是太子的属官。其实就是粟远冽自己选的机要秘书。她摆摆手,“不是你的问题,而是这些大人的问题。”她指着折子对谢云亭道,“紧急的事务捡出来。不紧急的就先打回去,重新写。告诉他们,别说废话,有事说事,别啰里啰嗦的没完没了。”
谢云亭一愣,这是什么意思啊!怎么就不算啰里啰嗦了,这总得有个标准吧。这太子今儿猛地来这一出,究竟是为了什么啊。
苏清河见谢云亭不动,就拿了一份加急的折子。是奏请朝廷安置流民的。
折子中用了几百字陈述灾情,几百字抒发自己的爱民情怀。又几百字表述了流民的危害,最后几百字表达了朝廷救灾期盼的心情。
苏清河左手拿起笔,写道,“云州数日大雨,夏粮颗粒无收。灾民流离失所,已接近京畿重地。约万余人,请朝廷予以抚恤。云州知府朱立。”
谢云亭一比较折子,就懵了。这是什么奏折,完全没有文采可言嘛。这些大人们可都是两榜进士出身,哪个笔下不是文采风流,笔力非凡。即便如此,还是会养着一些师爷幕僚,来专职处理这些文书工作。可让殿下这么一改,谢云亭深深觉得,其实当官,真的不必有非得写的一手好文章。
他如今都能够想象得到,太子的这个动作,会让下面的大老爷们愁的揪掉大把的胡子。
“臣这就去。”谢云亭没有分辩,先去处理了。
苏清河想了想,还是道,“再把户部尚书宣进来吧。”
谢云亭应下后,才赶紧出去。今儿殿下的火气可有点大啊。
东宫一有动静,明启帝就知道了。
福顺低声道,“殿下这么做,是不是不妥当啊。要不要老奴去提醒一声。”
明启帝摇摇头,“她可比你机灵!”
福顺不解的呵呵一笑,“老奴愚笨,总觉得这般的大动干戈,会不会露出破绽啊!”
“人跟人再怎么相像,也肯定有许多不同之处。假的就是假的!真的假不了,假的也真不了。何况,用左手书写,这么大的破绽,有心人自会有疑惑!若是她战战兢兢,尽力的模仿,反倒不如这般在小事上折腾。人啊,想事的时候总有惯性!你想啊,要是太子是假的,他敢这么折腾吗。”明启帝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