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穿越,我也穿越,大家大家半斤八两,谁也别琢磨谁。
“你是……穿……”卫蓝目光闪烁着,到底把要问出口的问题强行吞了回去,低头一笑,“开窍了就好,三叔三婶也省心些。”
“嗯。”卫颜对认老乡没什么兴趣,简单问问小土的伤势,就回去做饭了。
家里没什么菜,卫颜从自家菜地里拔几棵小白菜洗干净,再切些野猪肉,做锅肉粥就当晚饭了。
徐氏没胃口,但为了一双儿女,挣扎着来厨房帮忙,卫颜也不拦着——干点活,总比胡思乱想好些。
卫格的书案被降格做了饭桌,卫颜摆好碗筷,亲自去叫卫格吃饭。
卫颜推门进了东屋。
卫格正在炕上整理文稿,见卫颜进来,便指着左边厚厚的一摞纸说道:“这些你糊墙吧,没用了。”
“好。”卫颜应了一声,在炕沿边上坐下,说道:“爹,我刚才碰到秦在了。他跟二丫姐说了一句古人说的话,‘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这话的意思就是光读书不行,还得多走路,对吧?爹你还年轻呢,先别想那么多,只要咱一家子一起努力,日子肯定能越过越好。坐馆虽然耽误功夫,但我听秦在说,坐馆先生也有考中举人的!”
她不再提自己供卫格读书的事,作为一家之长,他有照顾家里的义务。另外,她还想看看他的格局究竟有多大,如果真是拿起来放不下的那种人,即便将来能当官,只怕也是个贪官,还不如老老实实地教书育人。
卫格依旧沉默着,但呼吸重了几分。
卫颜知道他听进去了,微微一笑,起身往外走,“爹你快点,粥里放了肉,再凉就不好吃了。”
……
第7章
就像“道理我都懂,但鸽子怎么这么大”一样,在某些事情上,即便明白道理,理智依然占不了上风。
卫格也是如此。
无论别人怎么劝,他就是觉得,自己专心读了这许多年都没考上,日后分了心,只怕就更考不上了。
所以,卫颜说的那些,卫格根本听不进去——包括她故意卖蠢的那句错话。
他晚上没吃饭,饿着肚子辗转反侧一整夜,直到晨光熹微,才稍稍平复了烦躁痛苦的心绪,逼着自己起身洗漱。
他一动,浅眠的徐氏就起了。
她知道卫格心情不好,也不啰嗦,默默做好饭菜,又把他外出要穿的衣裳和鞋子准备出来。
吃过早饭,卫格启程去了二十几里地之外的隔壁镇,渔关镇,听说那里的私塾先生要准备下半年的秋试,已经辞馆了。
徐氏把他送走就坚持不住了,她向来体弱,家里有个风吹草动的小事就会上火,一上火就喘不上气,嗓子肿,还伴有低烧。
卫颜押着小石头洗了脸刷完牙,进东屋时见徐氏盖着被子躺下了,眉头紧锁,脸色发青,就知道她又病了。
分家只分了二十文钱,延医问药是不可能的。
卫颜只能关切地摸摸她的额头。
徐氏便勉强靠墙坐了起来,告诉卫颜不必担心,她躺一躺就好。
但卫颜可不这么认为。
身疾易治,心病难医。
徐氏心思重,钱和卫格的前途,像两座大山一样牢牢压在她心上。
沉郁的心情是健康的最大对手,没有药,徐氏的病没那么容易痊愈,拖久了,小命都很难保住。
她得想想法子。
让徐氏喝了些热水,卫颜带小石头用了早饭,等收拾完碗筷,小石头已经跑没影了。
家里有病人,卫颜不好出去,想糊墙,又苦于没有面粉,做不了浆糊,只好把卫生做仔细,又把分给她家的四个菜池子浇了水。
干完活,她搬了个木墩子,坐在窗下的太阳地里,一边晒太阳,一边进了聊天群。
群里没什么人扯闲篇,大多在上新货,展示自家商品,苹果鸭梨大西瓜,萝卜辣椒小黄瓜,刺绣瓷器金银玉器,书籍和笔墨纸砚,等等等等。
所有东西都是水灵灵漂亮亮的,让人只看图片就有购买的冲动。
卫颜需要的东西不少,无奈囊中羞涩,一根草刺都买不来。
她想起空间里的野猪肉,就专门找几家卖肉的铺子研究一番,定了价格,把血淋淋的野猪映像用精神力传到群里,又加了一句话:新打的野猪,走过路过不要错过。
“诶呦,新人上来了。”
“这野猪不错。”
“二十文一斤,比家养猪高五文,价格还算公道。”
“咱们群里可是许久没有卖野猪肉的了,我得买点儿。”
“可不是嘛,杂货做久了,就没人愿意出去打猎了,哎呀,乐乐要是能打几只野猪来,是不是就不会被器灵淘汰了?那孩子老实本分,怪可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