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驯服反派小狐狸(穿书)(73)

徐家对徐氏可从没这么大方过。

徐老秀才知道有些事情已经无法挽回,只好厚颜收下银子,再无二话。

……

卫颜一家在李家村过了端午,初六载上行礼搬到渔关镇。

新家离海边不到半里地,出门即可见海。

院墙是土坯的,推开漆了黑漆的木板门,走上二十几步就是三间稍微有些老旧的正房,另有两间小耳房,一间放杂物,一间做厨房。

家具也旧,但都合用。

两边邻居是渔民,其中右边邻居的小儿子在私塾读书——这个院子是他家的老院子,因为小,所以另起宅基地盖了个大的。

房子是干净的,只要把拉来的行礼各就各位即可。

娘仨忙活小半个时辰就把东西打点好了。

中午,卫颜借着买菜的功夫把镇上逛了一遍。

渔关镇比李家堡小多了,主街上的铺子只有五家,杂货铺,小饭馆,米铺,粮油铺,还有个小药铺,其他的,镇里人都去县城买。

菜市场倒是不小,蔬菜不多,以鱼虾为主。

因为不是船上岸的时候,海鲜不算很鲜活,卫颜多买了些蛤蜊,其他的只挑好的买了一点点。

往家走的时候,遇到一个去市场卖生蚝的老大爷,卫颜毫不客气地包圆了。

于是群里杂货铺便又多了八百七十文的流水,总计五十五万多,群排名倒数第四位,地位稳固,无进无退。

倒是精神力贡献榜在稳步提高,不过区区数日,便又超过两人,已经是第四百八十四名了。

回到家,小石头像小青蛙似的扑了过来,挂在卫颜腿上,嚷嚷着要好吃的。

可惜好吃的没有,待洗的海鲜一大堆,卫颜哄着他一起把活干了。

徐氏一边收拾鱼一边瞧着姐弟俩吵闹,嘴角的笑容一直没有散过。

虽说她生小石头伤了身子,从此再不能有孩子,但她觉得这一生有这样的两个宝贝疙瘩已经足够了——姐弟同心,其利断金,一想起姐弟俩收拾徐双双,她就打心眼里想笑。

皮皮虾出锅时,卫格恰好进院子。

“爹!”小石头飞奔过去,“饭好了,就等爹了。”

卫格把他抱起来,笑道:“小石头真乖,明儿就跟爹去私塾念书好不好?”

“爹,我也想学。”卫颜端着两盘虾出来,正好听到刚刚那话。

“行,爹在家教你。”卫格答应得格外痛快。

没有心里负担的日子确实好过,就连读书都轻松了几分。

而这一切,都归功于一个多月前闺女替他做的那个决定。

从主家手里接到那一两银子的坐馆钱时,他的手是抖的。

没有什么比自力更生更让一个成年男人自豪的了。

当银钱换成米面和肉油送回李家村,卫老爷子的那种由衷的欣慰让他既愧疚,又感激。

他慈爱地摸了摸卫颜柔软的发顶,“既然想学,就好好学,知道吗?”

“嗯。”

被当成孩子待了呢,卫颜心里美滋滋的,暗道,偶尔做回小孩子也不错嘛。

“他爹回来啦,快洗洗手,吃饭了。”徐氏把最后一张凳子搬出来。

饭桌放在葡萄架下,上面摆着红烧肉、清蒸鱼、清炒小白菜,再加上两盘冒尖的皮皮虾,可谓丰盛。

……

第39章

卫颜一家享用海鲜时,端山书院的学子们也正在食堂里用餐。

秦在穿着灰色长衫,坐在一大群灰突突的学子们中间,即便不言不语,也依然鹤立鸡群。

他端着白米饭,面前摆着一碟咸了又咸的酱豆芽,和一盘淡了又淡韭菜炒鸡蛋。

——不好吃,但不用担心有毒,没什么比这个更让他感到幸福的了。

“秦在,秦在在吗?”食堂门口忽然传来看门大爷的叫喊声。

秦在夹着豆子的筷子停在半空,过了一息,才把那颗豆子放到嘴里。

他沉默着,把剩下的米饭、酱豆芽和韭菜炒鸡蛋倒在一个盘子里,搅拌,放下筷子,用瓷勺吃,几大口便结束了用餐。

端山书院免了他的学费,但不免他的三餐,而且浪费粮食者罚钱一百,他必须吃完。

这功夫,已经有同窗指引着三个人往里面走来了。

还没等到跟前,就听一个妇人先剧烈地咳嗽几声,然后哀哀地哭道:“人在哪儿呢?秦在,我的儿啊,咳咳咳……”

“娘你别急,我哥在呢,就在那儿。”

“你娘眼睛都快哭瞎了,这不孝的小畜生还有心思吃饭呐,看我不打断你的腿。”

风尘仆仆的三个人,面色黯淡,衣冠不整,凄凄楚楚地站在他的餐桌前。。

秦在甚至能听到秦靖肚子里雷鸣般的“咕咕”声,他了然一笑,果然是秦猎户一家到了,跟他预计的时间相差无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