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素手匠心(200)

作者: 沈碧瓷 阅读记录

一顶破旧的轿子载着他摇摇晃晃的停在礼部大门前。

杨千骏泰然自若的略整衣冠,带着虔诚之心准备开始他一日的劳碌。他进门退下外衫,习惯性的瞧了眼花名册——他揉了揉眼睛,再看:徐裘安三个大字工工整整的位列第一。

这是——什么情况?

他的上峰,礼部尚书邱靖特意选了个上佳的角度笑嘻嘻的偷窥了番杨侍郎难得错愕的表情,方上前道:“那位爷一早就到了。正在里头坐着呢。”

指着铸造局的办公厢房,杨千骏轻轻咳了声,强忍惊讶,旁若无人般的推门而入。

“杨大人!”徐三抬头冲他一笑,手中一本他再熟悉不过的书卷,“我已经将制普册背得滚瓜烂熟。”

接下来的日子,杨千骏觉得自己如在云里雾中。徐三乖巧听话得让他有种不真实的虚无感!铸造局正使的担子并不轻,徐三之前虽然也做过副使,但全没认真履行过职责。这几日乖乖的从头开始,一步步的熟悉流程,认识工匠。杨千峻还担心他性子狂傲不羁,容易得罪人。局里的师傅们对徐三也从来是敬而远之。结果没几天,徐三就跟他们打成了一片!

杨千骏观察总结了一下。原因有三。一是,徐三有钱!

每日里茶水瓜果流水般的往作坊里送。时不时请大伙儿出门打个牙祭。自从他准时上值,大伙儿嘴里喊着徐正使,心里喊着灶神爷。没几日,师傅们就开始挑剔礼部的伙食了!

就算不看在银子的面上,也没谁敢和徐裘安过不去。顶多是背后不愤的骂几句小人得志。

原因二:徐三长得好看!

杨千骏很不服气这个理由,但又不得不承认,长得好的徐三,就是讨人喜欢。只要他不耍横,一张春色无边的桃花面上能哄皇帝,下能骗小儿。何况局里这些大叔大爷?资力最深的姜师傅最爱招了徐三,让他坐在边上看自己绘图。

“金贤妃要做枚玉章。”姜师傅慢悠悠的道,“用在她新作的画上。”

“金贤妃?”徐三好奇的道,“我不记得她擅画啊。她画功如何?”

姜师傅觑了他一眼:“陛下喜欢就好。”

徐三伸了伸大姆指:“难怪您姓姜!”

姜师傅噗的一笑,挥手:“走走,别坏了我这张图!”

徐三笑眯眯的起身,临行前道了句:“金贤妃喜爱梅花。”

姜师傅目光一瞬,玉章顶部便画成了朵五瓣梅。

裘安混得开的第三个要点便是:人头熟,后台硬。

皇宫里大小嫔妃、太监首领,哪个见了他不是笑容满面客客气气?那些存心想抠点钱的太监、不满意印章想找茬的妃子,只要裘安出马,一个个安静如鸡,退避三舍!

得知徐正使正正经经的开始在铸造局任职了,连礼部拔给铸造局第一季度的银子,硬是干脆利落分纹不差!徐裘安可不是眼底容得下沙子的人!万一闹起来,谁也不及他豁得出去啊!

杨千骏乐得合不拢嘴:有用,这小子太有用了!镇局之宝徐裘安有没有?!

所以当裘安客客气气的请他指点《大明律》礼部篇时,杨千骏自然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尽心教导。

有师傅教跟自己死背书就是不一样。

杨千骏自有一套读书的法子。他拿了开国以来的皇家婚礼、祭祀的章程、用具清单、费用明细,与律法相互应照,裘安听得只觉有趣,毫不枯燥。一段时日后,裘安便改称杨大人为杨师傅,足见对其敬重。

“杨师傅。”徐三下值后随杨千骏一同出门,“明日我在楼外楼恭候师傅师母大驾!”

杨千骏塞给他一打自己整理的卷子,脸不红气不喘的道:“这套题就算是贺礼了。”

裘安偏高高兴兴的接了:“多谢杨师傅!”翻身上马而去。

杨千骏笑容渐淡,一回头瞅到了秦轩。

“秦大人。”

秦轩拱拱手,与他并肩同行,忍着笑道:“最近杨大人的威名,声震朝堂。”

杨千骏惊诧问:“此话怎讲?”

“驯服了徐裘安,人人都视你若孔圣人再世呀。”

杨千骏失笑:“胡扯——我哪有那本事。是他自己有了志向。”

秦轩眼沉如墨。他自是从太子那儿得知了裘安欲求御史之职的事儿。起初也一笑置之,万没想到,徐三竟然是认真的。

“咱们明日留着肚子。去楼上楼尝尝早茶的味道!”杨千骏略为兴奋。魏国公夫人的楼上楼,还买下了他夫人的家传小菜呢!

秦淮河的热闹向来只在晚间。三月初十这日清早,难得的车水马龙。那马车的规格一辆比一辆高,皆停在鲜花软绸装饰一新的楼上楼前。看得行人咋舌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