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往的生活[七零](301)+番外
宁荣臻自是明白周天宇的顾虑的,这一点周晓淳不认可都不行。只不过作为亲姑姑的她,还是更想要把孩子留在身边的,于是她又一次的强调了希望周天宇能留在家里,他们两口子养得起他的说法。
说起这个,周天宇心下也自是感动的。他想起了明妍妹妹在跟他说他去下乡会是个更好的选择的时候,也保证了会每月把她的小金库给他寄过去,保证他在农村也不会挨饿受冻没饭吃的时候了。
他又何尝不明白家里人对他的真心呢,只不过说到底他到底是个外人,还是个身份上有瑕疵的外人,他不能也更不希望因为自己的事儿而牵连这家里的任何人。
于是,周天宇张口道:“姑姑啊,不是我不愿意在家里让您和我姑父养着我,可这不是政策放在这里吗。我要是没找到工作还不下乡,肯定会有赵二那样的人找事儿的,像是厂里那么多子女都必须下乡的人家,他们能看得惯我在家里吃闲饭吗?那到时候我还是得去下乡,说不得还得再背上个不好的档案记录呢。而且那样被人抓到后再去下乡的话,也就没办法自己运作要去的地方了。但如果是我自己主动决定的,加上你们能帮着帮帮忙找找人啥的,说不定还真的能像妍妍说的那样,给我安排到南方去,像是粤省那样地方,听说是气候好,产出丰饶的,也算是个不错的出路了是不是。”
“妍妍说的?这里头还有妍妍什么事儿啊?”
被侄子轻而易举地说下乡的话题听的有些难过的周晓淳,在听到外甥女儿在这事儿上还有说法呢,便感到很奇怪的问到。
其实早在古明妍找周天宇聊关于下乡的事儿之前,周天宇便已经做好了要下乡的决定了。所以在听古明妍跟他说了她的想法之后,他倒是没觉得有什么难过,或是有被抛弃放弃了的感觉,毕竟他知道明妍这么说,都是为了他和大家都好做出的考量。
跟这个小妹妹的一番谈话,也是让他受益很多。比如她提出的提前活动关系能让他去到南方比较富裕的地方,日子不至于过得太苦的话。以及叫他时刻关注着部队上的招兵信息,可能的话,在当地以知青的身份参军入伍也不失为一条上升的通路。
关于参军这一点,倒还真的对周天宇有所启发。
目前他身份上的一些漏洞除了有人跟自己作对特意指出的原因之外,也确实是他本身经不起讲究才导致了目前为难的状况的。
但是如果他真的下乡了,以后便是落户到当地成为知青,档案上也会明白的记录这一点的。
到那时,若是真的有幸能被部队选上,那么在政审的一关,这个知青的身份也算是他的一个保障了,没准儿这转着弯儿的,还真能让他进到部队里也不一定呢。
周天宇之前因着自己的身份问题是没敢想过从政从军这些事儿的。但是那天在他跟明妍聊过之后,他便开始觉得若是他真的能够进部队,即使之前要当知青,受再多的苦他也是愿意的。
毕竟他周天宇是有仇人在的,在他心里,他亲妈,那个后来靠着他爷奶倒霉而得以升官的江红进,再加上如今的这个赵二,都是他想有朝一日能从他们身上为自己和家人讨回公道的对象。
所以即便他现在能够被招工留在安城,那么多年之后他也顶多就是个小小的工人,能不能对付得了赵二还难说呢,就更不要提远在京都,手里还有权的孙芳江红进这些人了。
所以,周天宇觉得,去当知青,给自己的身份添这样的一层保证也不错。起码之后在他有机会能够接触到权力的时候,不会因为身份上瑕疵的原因而被拒之门外。
当然了,他心里的这些渴望获得权力从而为自己报仇的想法是不可能跟周晓淳说的。他的所有家人,包括爷奶父亲在内,都只希望他能够平安的长大,过好自己的生活便好,而从不会要求他有一天能够为他们报仇,这一切目前都只是他自己无法宣之于口的执念罢了。
而对于跟周天宇说出那样一番话的古明妍来说,她也不是空口无凭的给他幻想的。她也是考虑到了现在的时间和现实情况,在结合目前周天宇明显已经在安城待不下去的情况下,能够为他想出的最好的前程了。
南方毕竟比较繁荣,尤其是在运动结束,改革开放开始以后。
若是周天宇去了那里下乡,凭借着他的头脑,就算是当了几年知青后没法儿考上大学了,他也能在那样开放的环境中,很容易的给自己找到发家的路子。
再不然,古明妍前世也看到过一些知青入伍的人的回忆录,他们也都是下乡之后在当地以知青的身份被招兵的。所以古明妍觉得这对于周天宇来说,也可能是他能更进一步的一个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