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成民国大佬的疯姨太[穿书](249)

“一日一张芙蓉面,赠你洁净好肌肤。”

“张太太今日为何如此美丽?因为她用芙蓉面。”

“打牌赢了三块钱,快去买一打芙蓉面!”

一时间,该款毛巾的广告席卷全城,广告语朗朗上口,李丽萍的脸又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芙蓉面一上市便遭到火爆抢购,尤其是那些贵太太,谁不是买几打回去屯着用,免得没了好货。

阮苏运到销售点的货很快售罄,得益于她生产抓得严,早有准备,及时送去第二批第三批,也在几日内销售一空。

在安丰毛巾厂大赚特赚的时候,有卑鄙洋商也想来分一杯羹,买一打芙蓉面回去仿着做,打上同样的名字,放到市场上买,却在开卖第一天就收到禁令——安丰早已申请专利,独此一家,不可仿造。

阮苏垄断了市场,大刀阔斧的增加生产线,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光是这一样产品的流水就超过了工厂前一整年的。

商元良相当满意,特地给她开了庆功宴,当着全厂人的面奖励她一辆崭新的雪铁龙,并且将职位从特助提拔为副厂长,薪水翻番。

员工们羡慕得眼睛发红,阮苏却在庆功宴结束后,单独把商元良拉到办公室,颇为严肃地说:

“良爷,我接到几个电话。”

“谁的?”

阮苏说出了几个名字,皆为当今有名有姓的买办大户。

“他们想从我们手中买走专利,自己生产。”

商元良坐在椅子上,冷笑一声。

“哼哼,什么自己生产?他们这些资本家愿意开工厂做实业才有鬼了!最后还不是落到洋人手里。我顶不喜欢的就是买办,身为国人,却帮着洋人来赚国人的钱,自己从中获利,榨取百姓血汗钱。不要理他们。”

阮苏道:“他们开的价格还挺可观,这毛巾毕竟不是粮食,市场有限,风头过去后利润也就一般了。”

“只要能维持工厂不倒,我就不卖给买办洋人!”商元良很难得地黑了脸,斜她一眼道:“莫非你也想跟他们同流合污,一起坑老百姓的钱?”

阮苏摇头,“没有您的提拔,就没有现在的我,我一切都听您的。”

商元良盯着她看了很久,锐利的目光探照灯似的在她脸上打量,确认她没有二心后才笑了起来。

“哈哈,我就知道我不会看错人!好好干!等以后有机会了,我就把你也调到烟草公司来,肯定能帮我不少忙。”

阮苏终于等到了自己想要的话,激动得指尖都在发抖,脸上仍是一副镇定的模样,微笑着说:“多谢良爷。”

为了让商元良的话尽早实现,等毛巾生产线稳定后,她就把目光投向了一个新行业——美妆。

作为一个老派男性,商元良本着蚊子腿也是肉的原则,能涉及的领域基本都涉及了,除了化妆品这一项他实在无法理解也无法使用的产品。

阮苏却对这个领域很看好。

当今化妆品市场基本被洋货占领,她当初远在寒城,想化个妆买到的也基本是洋货。

新政府成立后,新总统的太太钱艾英的本家就是大商户,既开洋行也开银号,同时还做实业,除烟草方面比不上商元良,其他行业中钱家总是佼佼者。

在钱家的引领下,近些年也冒出来不少国产化妆品,什么永安牌香粉、三星牌花露水、西施牌香皂,但大多只生产日用品,口红粉底眼影等美妆产品仍然只有洋货可买。

芙蓉面已打响名号开了个好头,何不一鼓作气抢占市场?

她说干就干,展开了市场调研,一个月后安丰化妆品公司在晋城悄然成立。

因她先前一战打得漂亮,商元良给钱也给得豪爽,大手一挥就是二十万。

阮苏用这笔钱建设工厂,购买机器原材料,聘请研发人员和工人。

跟本就富有生产经验的毛巾不同,化妆品这一行他们是从头开始。

光是研发阮苏就在上面耗了半年的时间,期间与赵祝升一起过了年。年后安安音音四岁了,还未到上学的年纪,但她已经请来家庭教师教授英文与语文数学等基础课程,以免将来战乱爆发没学可上。

辛辛苦苦忙了大半年,等到第一款产品“安丰美颜膏”面世,已是来年春天。

这时李丽萍已过气,阮苏将代言人更换为新一代影星苏茉珍,并且亲自撰写广告词——

新人生,我有新面孔。安丰美颜膏,不必跨越千山万水来陪伴,它日日在你身边。

鉴于之前的宣传手段已经玩腻了,她拿出商元良给的起始基金中的一万元,投资了苏茉珍即将上映的新电影,在里面安插了一个情节——苏茉珍所饰演的女主角用安丰美颜膏化妆,说出这段广告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