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医生的话(127)+番外
可最后出锅,青椒有些糊了,后来又看了一下菜谱,猛然发现应该先放肉丝再放青椒。
菜有些咸了,但因为是自己做的,徐汐非但能忍受,而且还吃完了,收拾好碗筷,擦干净桌子,徐汐把菜谱放到了厨房的柜子里。
徐汐本来是对自己初次做饭是没有什么信心的,所以第一次下厨她谁也没叫,但经过第一次的成功后,她以为自己还是有些做饭天赋的,所以第二天徐汐信心满满地把范晓甜也叫到了家里。
这次她做三个菜,除了昨天的西红柿炒鸡蛋、青椒肉丝之外,又学做了一个炒土豆丝。
本来看书上写的挺简单,放土豆丝就完了,比炒青椒肉丝简单多了。她信心满满地往锅里放进土豆丝,不一会儿土豆丝就开始粘锅,又因为上面的一层土豆丝还是生的,她又不能关火,所以就眼睁睁地看着不少土豆丝却糊在了锅底,成了黑乎乎一片。
这黑乎乎的一片彻底毁了她的好心情,她本来还想着如果这次也做成功之后,她就把菜送到学校里给江璟吃,但看着这情况,她现在不求其他科,只求过一会儿能把锅给刷干净。
范晓甜尝了一口说:“其实还不错,第一次做哪能那么完美,是不是?”
徐汐也吃了一口,西红柿鸡蛋跟昨天一个味,青椒肉丝比昨天好了一些,炒土豆丝就不用提了。她皱眉说:“别安慰我了。”
中午吃完饭,徐汐费了吃奶的劲才用钢丝球把结在锅底上黑漆漆的东西给弄干净,她差点自己以为要把锅底给擦破了。
徐汐深知学做一件事不能轻易气馁的道理,所以晚上本来也是要继续做饭的,但江璟却突然说要出差,她一下子也没有了要做饭的心情。
江璟从柜子里拿出衣服,徐汐帮他叠好放进柜子里。徐汐问:“怎么这么突然?”
江璟说:“这也正常。”
他要去的地方就是安清县,上次接诊的那个眼球外露的男病人送到市里医院后,因为有科研价值,所以也受到了重视,为此成立了专家组。经过一番救治后,他眼睛止住了疼,病情也在往好的方向发展,因为在医院里费用高昂,男人家人不经劝阻愣是让病人出了院。
这样出了院,两个月也没收到消息,直到这会江璟突然得知病人病情恶化了。
听那边市里的医生说,男人出院后,一开始状况还不错,过了两个星期,病情卷土重来。
一开始家里人把男人送到了县里,县里的医生医治了两天,发现对此病情束手无策,家人没有把男人重新送回院里,而是又把男人抬回到了家里,直到市里医生下乡问诊,才发现男人的病情恶化的不像样子。
家人一开始还是不想把男人再次送进市里的意医院,因为花销太高,一个农民家庭承受不起,打算实在不行,也就打算摘除眼球就行了,反正没了一只眼睛就没了吧,但经过医院里的人再三劝阻,男人家属才勉强同意再次把他送到市里的医院。
徐汐问江璟:“你什么时候回来?”
“周日就回来,周一我还要出诊。”
徐汐点头,不多不多,也就走两天。
翌日清晨,徐汐还在睡梦中,被压在枕头下的手机震醒了,江璟发来了消息:[我上飞机了。]
徐汐回道:[一路顺风。]
盖好被子,继续睡。
那头的江璟飞机落地后,就上了来接他的车,到了医院,片刻不歇换上衣服进了病房看男人的病情。
病房里,医院里的主任医师也在,江璟到了后,他把手消毒,带上手套,细细地看了一番男人裸露在外面的眼球,病情的确是恶化了,眼球肿得更大了,还新生出了血管,样子比之前看起来更可怖。
“医生,怎么样啊?”老大娘认识江璟,走上来问。
江璟没答话。
老大娘后面还站着一男一女,眼巴巴地望着江璟。
主任和江璟说着话,带着几个医生出了病房,直接去了会诊室,考虑到虹膜囊肿巨大,并且已经侵占了整个眼球,经过商议后最终决定切除虹膜囊肿和前段玻璃体,角膜已经被白斑侵占,终是不能用了,手术过后,再进行植入人工晶体和角膜移植,以后视力会慢慢恢复。
把这个商议结果给病人家属说完后,病人家属表示还要再考虑。
第二天上午,江璟跟那边医院进行学术交流,做了汇报,中午去吃饭之前,他又去看了一下那男人,男人的女儿不在身边,身边剩下儿子和老伴。
那老大娘看到江璟,又上来问:“江医生,要是切一块儿后,以后还要再做手术?”
江璟说:“是。而且前提是手术之后他的虹膜囊肿不再复发,才能再进行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