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神座待我[快穿](202)

若要将这些不足之处一一完善,一心只想要养伤的萧妄,恐怕没有这份心力。更多时候,他更倾向于做一名旁观者。

只可惜,此时的情形却由不得他选择。

虽然诞生了智慧,却依旧只凭本能行动的煞灵,再一次扑了上来。

这一次,萧妄不再避让,他挥出那柄满布裂纹的负苍剑。

突然间,星星点点的信仰光辉好似受到吸引,江河入海般向着负苍剑汹涌而去。无论是那些蕴含着感激与祝福的纯粹信仰光辉,还是来自于少数只想着不劳而获之人那充斥着贪欲与无知的浑浊信仰光辉,此时尽数被负苍剑所吸纳。好似在剑身表面镀上了一层朦胧星光,就连那些裂纹都不知不觉减少了许多。

这一切发生在瞬息之间。

冰冷的剑光已经挥出,甚至有不少信仰光辉随着剑光的方向倾泻而出,一瞬间洞穿了煞灵虚幻的形体,直直向着下方斩去。

如同天上星河坠落,匹练般的剑光将整片山脉斩成两半。

剑光消失,一条深深的峡谷横亘于地面之上,峡谷深处是一条被彻底斩断的地底阴脉。

呼……

天地间忽然狂风大作,吹散了天幕之上层层厚重的乌云,千万缕金色辉光遍洒下来。

四周顿时响起无数鬼哭之声,无数年积累的阴煞在阳光下蒸发,一条条恶鬼也化作飞灰,这片山脉间晴光大放,就像是一幅画卷突然调高了亮度,让观者心情也不觉变得明快。

萧妄收回负苍剑,突然感觉自己神魂上一阵轻快,就好似突然被移开了一层重压,或是整道神魂被轻轻洗涤了一遍,产生了一种难以言喻的舒适之感。

冥冥中似有某种无形的力量降临在他身上,尽管这力量极其微弱,却让萧妄感觉自己与这片天地稍稍契合了几分,不再像原先那样若有若无受到排斥。

他脑海中莫名闪现出一些讯息,似乎自然而然就明白了那冥冥中的力量来由。

“……位面眷顾?或者说……这片大陆的天道功德?”

……他似乎又发现了一条加快伤势愈合的道路?

萧妄挥袖将一些理智尚存的正常鬼魂保住,随手封禁起来。看着这些形体虚幻的鬼魂,又联想到刚才获得的那微不足道的天道功德。一个念头突然在萧妄脑海里钻了出来。

……若是自己能找到妥善安置这些鬼魂的方法,让他们不至于继续在人间游荡,迫于生存的本能,吞食人气变成恶鬼……想必一定会获得更多的天道功德吧?至少对自己的伤势很有帮助。

没等他继续细想下去,来自万里之外的信仰光辉如海潮般汹涌而来,无数心声在光辉中响彻一片。

萧妄随手一挥,无尽闪烁的信仰光辉顿时化作了一面悬浮于天地间的光幕。

一幕幕画面在其中显现出来。

——

后世发掘的《夏书》记载——

上古之年,年代已不可考。山洪爆发,群峰坍塌,人族起源之地,第一个大型部落山阴·部落,被山洪吞没。

关键时刻,初始之神浮黎帝君突然现世,祂移山填海,化沧海为桑田。

新的聚居地上,百族齐聚,先天强横无比。有大妖横行无忌,帝君斩之。

浮黎帝君又以日月星辰为观想图,传授人族观想之法,以后天修行弥补先天不足。

离去之前,祂留下大道神文三十三字。据说一旦悟透,便可掌握天地间三十三种大道法则,化凡为神。

此后,人族将这位他们认知之中的第一位神祇视作初始之神。

有关祂的神话传说层出不穷,经过后人整理,在最终的记载中:祂与天地同时而诞,以日月星光为衣,司掌天地万物,庇佑天下众生。

——人族称呼祂为“浮黎帝君”,抑或是“浮黎九阙之主”。

第92章 天之卷4

后世《夏书》有载:

浮黎帝君授人族以日月星辰观想之法及三十三大道神文。后人族崛起于边荒,开山凿石、驱兽逐鬼,部族日益壮大。

大祭司“启”自大道神文中领悟三千文字,刻石造字,广授于人族。从此人族拥有了自己的文字传承。而那些神话传说也得以记述。

初始之神浮黎帝君的种种事迹因此被记录下来,成为人族所祭祀的最古之神。

只是那位神秘的浮黎帝君,此后再也不曾出现,似乎就此消失于人世之中。

——

黄昏时分,中域某人族村庄。

一条刚刚诞生的新死之鬼飘飘忽忽从家中飘出,不时回头向后看去,听着身后隐隐约约响起的哭号。

他单薄透明的魂体悄悄躲避着夕阳,隐藏在巨大的槐树之下偷眼看着村庄。晴天雷霆突响,那股足以让鬼魂灰飞烟灭的力量,令这条新死之鬼吓得抱作一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