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后我成了女主的踏脚石(146)+番外
她们也被温慧亲自改了名字,其中有一个特别刻苦的,是之前跟温慧说过名字叫大丫的,现在改名叫张慈安。
那一年除夕,温慧去宫里点了个卯,回府以后,带着宝儿去了慈幼堂,跟里面的上千个孩子一起过了年。
第二天一早,每个孩子都收到了一个金灿灿的铜钱做压岁钱,温慧勉励了他们一番,这才回了府。
没出正月,骆琳琅突然到公主府拜访温慧,要求去慈幼堂任教,教授琴艺和书画。
温慧惊呆了。
她知道骆琳琅必然在裴府经历了很艰难的一段时间,说服公婆让她出来做这件事。
她难得对骆琳琅肃然起敬。
正月底,温慧在慈幼堂单独辟出一个院子,请骆琳琅执笔,提名“慈幼书院”四个大字,做了块匾挂上去,正式将学堂搬了过来。
而慈幼书院的第一任山长,就是骆琳琅。
温慧只是简单问了骆琳琅愿不愿意,骆琳琅也只是郑重回了一句“愿意”。
这个闻名后世的慈幼书院,就这样低调地开张了。
而这个古早玛丽苏的宅斗小说,也莫名其妙被温慧改造成了女儿当自强的模板,而且一路狂奔,眼看就脱缰了。
可能是人们刚过完正月,还没反应过来;也可能温慧已经搞出了太多的事,大家都已经习惯了。
反正这一次除了一些人说骆琳琅抛头露面伤风败俗以外,并没有很多人冲动地过来表示唾弃。
当然,户部尚书裴老大人在上朝的时候,收到的各种眼神,就很有些耐人寻味了。
儿媳妇一介女流,却做了书院的山长,那作为公公的裴老大人,会有什么表示呢?
只能说,老油条就是老油条,裴老大人什么反应都没有,好像完全没看到别人异样的眼神,该上朝上朝,该回府回府,一点不受影响。
当然,回府以后,裴老大人和夫人是怎么跟儿媳妇斗智斗勇的,那就只有裴家的人知道了。
裴老大人当然生气,但他毕竟是个公公,也不好直接教训儿媳妇。
正好不久裴瑾就回京述职,裴老大人抓着裴瑾就是一顿教育。
然而要不说骆琳琅是女主呢,裴瑾回头见到骆琳琅,夫妻俩三年不见,两眼泪汪汪,滚了几次床单以后,裴老大人的话早让裴瑾丢到脑后了。
骆琳琅又眉飞色舞跟裴瑾说起慈幼堂的种种举措,直接将裴瑾忽悠到了自己这一边。
裴府拿骆琳琅无可奈何,加上三个月后骆琳琅有喜,天大的事也盖过去了。
这些就都是后话了。
因为深知自己现在做的事,损害到了某些士大夫的利益,慈幼书院开张的第一天,温慧特意让人将马车车厢改装了一下,车厢壁都用硬木加厚了。
另外,温慧出行还增加了侍卫,就是怕有人狗急跳墙。
但每天出门都是风平浪静,温慧还以为大概人家不屑跟自己计较,结果几天以后,她就遇到了一个疯子。
那天黄昏温慧从慈幼堂回公主府,就在马车从大街拐进一条小巷子的瞬间,一个蒙着面的男子从旁边的墙上一跃而下,持刀劈向驾车的车夫。
车夫当时就被砍中了手臂,惨叫着滚到了地上。
马儿受了惊,撒丫子就打算狂奔,好在侍卫反应及时,有两个拉住了惊马,但车厢还是直直撞到了墙上。
另有两个侍卫接住了蒙面人的下一刀,因此温慧只从车帘子扬起的缝隙里,看到了几片衣角。
同时,她听到了杀手的嘶声大喊“牝鸡司晨,国之将亡啊!”
猝不及防之下,温慧的额头撞到了车厢壁,疼得她呲牙惊叫了一声。
你妹的国之将亡!温慧暗暗在心里啐了一口。
知秋顾不上自己被撞麻了半边身体,着急地上前查看,发现她只是额头肿起了一小块才松了口气。
这时外面的打斗已经结束了,侍卫在帘子外面问温慧“殿下没事吧?”
“没事。”温慧简单回复了一声。
侍卫又问抓到的人如何处理,温慧想了想,先问“只有一个人吗?”
侍卫回禀没发现其他人的蛛丝马迹,应该就只有一个。
温慧沉吟了片刻,还是决定把人送去京兆府算了。
侍卫离开前,温慧又吩咐了一句“去陈王府报备一声。”
就算这个杀手背后有人,京兆府想要浑水摸鱼,那有陈王盯着,总不能得逞了吧?
温慧本来想把人关进公主府先让人审一下,后来想想算了,就一个小虾米,给京兆府一个机会吧,看他们会怎么处理。
如果结果不满意,到时候她再去宫里求援,也不迟。
京兆府接收到一个光天化日之下,就敢刺杀公主的杀手,那是瞬间重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