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后我成了女主的踏脚石(6)+番外
“殿下,这… …这怎么可以… …”萧循下意识反驳,惊讶得都结巴了。
“本公主说可以就可以!”温慧一锤定音。
萧循茫然四顾,怀疑自己是在做梦。
温慧突然想起手里还拿着一个账单,忍不住翻开了一页。
然后她就愣住了。这种古老的记账方式,她… …看不太懂。
记忆里文惠公主好像也就是要求知冬按月给兰园记个账,实际上也没真的看过。她就是个实打实的纨绔,压根不懂这种东西。
温慧随口问道:“这个月花了多少银子啊?”
“十… …十一两三钱… …”萧循脸涨得通红,磕磕巴巴回答,“殿下,这个月超支了,但我不是故意的… …”
他突然顿住了,似乎觉得自己是在找借口,终于红着脸,颓然低下了头。
温慧… …她都惊呆了好吗!
作为一个驸马,人家是有俸禄的好吗?她想了想,好像至少有上千两吧?文惠公主也太过分了,一个月花十一两多,竟然算超支?
萧循偷偷看了温慧一眼,忍不住站起来,跟犯了错的小学生似的,低着头表示忏悔:“殿下,我下个月可以少花一点… …”
温慧摆了摆手:“不用了!以后你想花多少就花多少,不到一万… …不,不到两千两,都不用回我了。”
她转向知冬:“以后这个账单就做记录用,不用每个月都来告诉我。”
萧循呆呆地看着温慧,明明长着一张精雕细琢勾魂夺魄的脸,此时看着竟颇有些呆萌。
温慧要是知道此时萧循心里在想什么,只怕会忍不住喷笑出声。
萧循此时已经惊呆了。两千两啊,他这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多银子!公主为什么突然变得这么大方了,莫不是被人夺舍了?
萧循出身农家,之前每顿吃白米饭四个菜就已经是难得的奢侈了,一个月还有十两银子可以花,多么好的日子啊!要知道当初他进京赶考,家里一共也只给了二十两银子呢。
这个月还是因为家里写信过来,母亲生病了,他寄了十两银子回家,所以账单才超支了。其实他自己只买了一本书,花了一两三钱银子。
现在公主说,银子可以随便他花!
萧循知道京城的豪富之家很多,但这种一掷千金的气魄,还是很少见的。要是谁家有少爷小姐敢随便花银子,那早就被打断腿,被人冠上一个“纨绔”的名头了。
那些少爷小姐,大多数月银都只有二十两吧。
萧循越想越觉得不对,狐疑的视线在温慧身上扫来扫去。
知秋和知冬也觉得十分惊讶,从十两过渡到两千两… …跨度确实是有点大。
知秋偷偷看了一眼温慧,难不成之前公主在大街上说的,一心只想着驸马,是真的?明明昨天还不是这样... ...怎么感觉有点玄幻呢?
其实温慧还有点不太适应这个时代,要不是怕太过分,她本来是想说一万两来着。
不过想想,文惠公主一年的俸禄也不过一万两,说得太多就要引人怀疑了。
她看着萧循和两个宫女的脸色,心里有点打鼓。好像现在已经有点引人怀疑了… …
温慧迅速转移话题:“知秋知冬出去守着,本公主有话跟驸马说。”
萧循的注意力果然被转移了,他把之前的疑问压在心底,等着温慧说话。
温慧沉吟了片刻,却突然问他:“不知道驸马的书房,是否方便参观?”
萧循一愣,微笑着点了点头。
这一笑,仿若满园花蕾齐绽放,简直要晃花人眼。
温慧忍不住吸了口气。直面这个人的笑颜,还真是需要一颗大心脏啊。
书架上的书整整齐齐摆着,分门别类,还做了标识。
温慧仔细观察了一下,明显能看出来这些书都是读过的,有些书的封面边角都磨得起了毛。
桌案上放着一本书,书签放在三分之一的位置,旁边的白纸上记了笔记,墨迹还没有完全干,应该是晚膳前不久写下的。
这个人,明明已经做了驸马,明明知道青云路已经断绝,可是还在伏案苦读,为什么?是还在幻想有朝一日能位极人臣,名扬天下吗?
温慧看了萧循一眼,萧循总觉得这个眼神里的情绪,十分复杂,有惋惜,有成全,有释然。
温慧淡淡道:“萧循,你想不想科举出仕?”
萧循吃了一惊,脱口而出:“殿下何出此言?”
温慧定定地看着他,一字一句认真问:“我是问你,如果你不是驸马,你想要去参加春闱,金榜题名,以后做官吗?”
萧循愣住了。片刻后,他苦笑着朝温慧摇了摇头:“殿下不必如此。”
他骨节分明的手指有点颤抖的抚过桌案上的书,喃喃道:“殿下要是不喜欢,我以后… …就不读了… …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