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他一直怎么都想不明白的事,就像是突然被菩萨点化了一样,什么事都会一点。
“这就是各人的缘法了,当初大丫一家就是先给林夫人做的羽绒衣,可能是得了贵人的点拨也不一定。”王婆婆道。
王大力想到这几个月来,林夫人身边的丫鬟待叶母亲近的模样,心里觉得或许他娘说的对。
大丫不可能突然间有这个本事,但是林先生据说是见过皇上天颜的人,那可就又不一样了。许是他可怜大丫一家,教给他们这一技之长呢。
林先生真是好人。
……
早晨,被王大力惦记着的林好人也起了床。
用朝食时,他见到桌子上放着的蛋糕,不由想到了府城传来的消息。
“这李封宁要是能把他那钻营的劲头放在读书上,将来不见得就不能去嵩阳书院。”
对面,林夫人给他盛了碗粥,笑道:“你又不是不知道你这学生的性格,嵩阳书院,这目标还是太难了些。”
“也对。”林行止咬了口包子,“这些人里面,我看也就风清机会大点。”
那孩子年纪不大,但是进步不小,说是一日千里也不为过,再加上人又勤奋刻苦,他挺看好。
“如果风清能进嵩阳书院,那相公你可得尽快把人收下才行。到时候去了嵩阳,学生就不见得只你一个人的学生了。”林夫人提醒道。
“我知道。”林行止明白妻子的意思。
嵩阳书院的学生考举入仕,书院师长的功劳肯定比他这个蒙学师长要大,他到时候在学生心里的位置很可能大不如前。
但如果收为弟子,他们两人是自然是最亲近的关系,甚至将来朝廷,他们都是天然的盟友。
“再等等吧,只几个月的时间接触还是太短了些。现在好,不见得以后能继续好。而且读书和品性都很重要,我林行止生平第一个弟子,要求不能低。”
第27章 联合
林行止的思量,叶风清多多少少也知道,对于拜师这件事,他也不着急。
只要他足够优秀,这都是迟早的事。
与其心浮气躁的想着和林行止攀关系,还不如让自己的底子更扎实些。
这一日清晨,他刚背完书,就见王大力和他媳妇来了。
他们来后没多久就走了,而自家长姐将他们送出门后,站在院门那,借着天光看着手里的契约书。
“怎么了?”他站在窗台边,隔着窗户问她。
“你自己看就知道了。”叶芷清将新的契约书递给了他。
新的契约书和去年他写的那份内容一样,只稍微看了下,叶风清就明白了王大力他们夫妻的用意。
“他们倒是不贪心。”他道,“只是这样的话,阿姐你会比较麻烦。”
王婆婆一家到底是小岩村的人,一整个村的人都惦记着这块肉,这不是一纸契约就能阻止的了的。
“无妨,我也没打算要独吞这块肉。”只是这块肉要怎么分,她心里得有个章程。
这件事过后,王大力的两个哥哥在农忙之外,就开始往村里运羽毛。
又过了差不多半个月,小岩村的里正来了一趟叶家。
双方谈了什么,王大力不知道,但是村里却开始多了几个人帮着去周围搜集禽类羽毛。
随着盛夏远去,秋收过后,里正寻了个大家都在的日子,将村民们召集去了祠堂,告知了所有村民,接下来会有人教他们制作羽绒衣,但是所有想跟着赚钱的村民,必须要签契约,不能将制作羽绒衣的法子泄露出去。
王大力这才知道里正上次去叶家谈了什么,简而言之,就是叶家出钱,小岩村出力,整个村都给叶家做工。
有钱赚,所有的村民全都满口答应着不会泄露出去,在契约上签了字画了押。
签字画押完,整个村以户为单位,男女分工,男的处理羽毛,女的裁布制衣。家家户户,忙得不亦乐乎。
在天快要冷起来时,一位商人来到了比往年要热闹许多的乐安镇。
这商人姓赵,是黄县的皮毛商,去年他无意中见一位贵人穿着羽绒衣,此后就留了心,专门打听这羽绒衣的来历,后来更是专门去了一趟小岩村。
不过当时已经是年后了,他当时和叶家通了信,说是今年再会。
半个月前,他收到叶家的来信,询问他什么去收羽绒衣,于是才有他了这一趟乐安之行。
今年的皮毛生意并不好做,乐安这边的羽绒衣他也是抱着试试的念头。
很轻易他就找到了叶记糕点,他刚表明来意,就被里面那憨厚的伙计带着去了对面食肆。
接着一管家模样的中年男人过来了,在知道这位是林行止林先生的管家后,赵商人肃然起敬,一连干了三杯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