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同人)跟科技树谈恋爱[三国](319)+番外
蔡邕:“这……”
刘备冷笑:“又是冀州,又是徐州,还真得好好盘查一番了。”
郑辍差点从鹿鸣台上滚下来,拍着台阶哀嚎:“还请蔡公救我。自我来许县,您所讲授的大课共计七次十四个时辰,我一次都不曾拉下。也算您半个学生了。”
这局面,正着似乎有理,反着似乎也有理。一时间广场上几乎被“嗡嗡”的讨论声淹没了。说什么的都有。出乎意料的是,法家学子支持抓人的多,几乎与儒家不相上下,反倒是墨家和外来学子是极力想保人的。
蔡邕:……你们让老夫静静。
曹铄、曹丕、孙权三个已经完全粘在栏杆上了,也顾不得形象,只想将局面看得更清晰一些。曹丕小声嘟囔:“这谁啊?绝地翻盘,好生厉害。”
孙权垂眼:“幽州刘玄德,这几个月名声突然响亮了起来,都说是个英雄。”
曹铄急得直跺脚:“这不成,蔡邕完全被人牵着鼻子走。学宫门口的士兵还没撤呢,刀架脖子上的谈判,有什么可谈的?二叔,对了,我得找二叔……”他目光乱飘,飘过乱糟糟的人群,飘过华美大气的建筑群,飘过整齐肃穆的百家石碑,然后,他突然看到了那个彷如定海神针一般的身影。
“二叔!”曹铄情不自禁地高呼一声。
就像是一个口令,所有人的视线都被拉到了学宫的东角门上。曹生带着黑衣的护卫队,就静静地站在那里,燥热的空气触碰到她身周半米就自动沉静下来。她消瘦了,洗得发白的青袍披在身上有些空荡,但眼睛越发深邃,不怒自威。
所有的声音都静止了一秒,然后化作一声整齐的山呼海啸般的问礼:“问曹师安。”
作者有话要说:注【1】:语出《韩非子·五蠹》。大意是:古时候男子不耕种,采集果实就够吃了;妇女不织布,动物皮毛就够穿了。是因为人口少资源富裕,所以生存斗争不激烈。如今大家都生得多,五个儿子二十五个孙子,资源有限,拼命干活还养不活这么多人,所以人民之间互相争斗无法平息。
第157章 风轻祷
五月是恶月,阳光中都充满百虫初生的毒辣;刘备所带的是他的亲兵,兵刃里都浸透了久经沙场的冷漠。自然界和人为的威胁相互叠加,编织成一张巨网,隐隐逼迫着许县学宫这座诞生不久的知识殿堂。
只是,所有的威胁在遇见那个人的瞬间偃旗息鼓。
“安。”阿生微微一笑,“听说今日有士子讲学?”
蔡邕几乎是小跑着冲到她跟前:“正是。今日午前第三场掷签,抽中了郑辍,他是法家门下的四等学子。”
“嗯。”阿生点头,顺着蔡邕的步伐,走到最靠近大门的一张席子上坐下,“打扰了你们是我的不是。你们继续,不必在意我。”仿佛真就是她突然出现才打断了郑辍讲学似的。
“哦,啊?”蔡老先生一头雾水。
阿生黑白分明的眸子弯了弯,里面全是不动如山的平静。
“哦——”蔡邕这才反应过来:管刘备在门外做什么呢?没人规定他必须要立马就给刘备答复嘛。本该是“鹿鸣台讲学”的时间,结果变成了学宫祭酒跟太守扯皮,主讲人反而在台上屁滚尿流地求饶,那“鹿鸣台”的尊严何在?学术的尊严何在?
蔡邕狠狠拍了自己的脑门一下,然后大袖子一挥,宣布道:“今日因刘太守和仲华公先后到访,致使听课秩序混乱,耽误了郑生的时间,便补偿你两刻钟,到午时一刻再散场。郑生,你意下如何?”
郑辍的脑子已经被反复变化的局势变成豆腐花了,他迷迷糊糊地从台阶上爬起来,迷迷糊糊地应了声好。
蔡邕长出一口气:“既如此,我们继续吧。方才郑生一轮讲授已毕,可有要反驳的?”
以学宫如今的规模,反应快的文化人也不在少数。当即就有一个儒学谷梁派的学子举臂高呼:“我先来。敢问郑生,若是生子误国,为何齐桓、勾践鼓励生育而霸天下?(注【1】)”
类似的问题,郑辍早在坐冷板凳的时候,就被人诘问过许多遍了。要是轻易能够被问倒,他也就不是出名的狂生了。“齐、越,以一国之地霸天下,穷兵黩武,举国力竭。即便鼓励生产,男子战死沙场前能留下一儿半女已是幸事,哪里又有百子千孙的隐患呢?”
“既如此……”
就这样,偏离轨道的讨论再度热烈起来,台上台下激扬文字,宛如刀剑逼门就没有发生过一般。士兵们在外头面面相觑,进也不是退也不是。张飞忐忑不安,蹭到刘备跟前:“大兄?”
刘备知道今日再无可为了,且他似乎将曹生惹恼了,从前哪里见过她这般行事。“真傲慢啊……”他轻声叹。然而感叹词才起了个头,就见一名身穿黑衣的护卫长过来传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