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挽天河(264)

作者: 一灯红 阅读记录

王爷出事了,自己在这府里就待不下去了,有那个命格的说法,寇家怕是会恨自己,就不会再保护自己了,这皇城里,哪怕是在国子监,也不能平安,还真是好算计,柳胤之不知道该不该把这些说给二小姐听。

“还是再等等,这只是猜测,并不能确定。”

他住在这府里后,旁敲侧击的,从伺候的人嘴里,已知道这二小姐从前和那个府里的小姐关系不错,当初,还吓了他一跳,以为二小姐和那个人有关系呢,想一想,真是好笑,是不是练武的女子都是这样,翻墙跳窗户的。

见他嘴角含笑,四水眼睛乱转,弄不明白怎么这会又开心了,“公子,您想什么呢,是不是有喜欢的姑娘了。”

柳胤之回神,“你这狗头,乱说什么?你家公子拿什么喜欢人,把你卖了啊。”

“把奴才卖了也换不来媳妇。”四水轻声嘀咕着,想到公子也真该订亲了,只是订谁啊,他大睁着两眼琢磨着,全没觉得四大皆空的公子有谁愿意嫁,只觉得那个配公子,公子都屈。

启德帝在朝堂上暴怒,把刑部尚书痛骂了一顿,责令下去,一定要找出真凶,把凶手明正典刑,绝不姑息。

找真凶,那么就没寇王爷的事了,大臣们心里腹诽,孔家的人一听皇上的话不干了,大学士孔真上前,“禀皇上,昨日刑部已把真凶寇王爷逮捕了,可这明嫣藐视皇权,擅自劫走犯人,还请皇上做主,为臣子的侄儿讨回公道。”

看孔家的人果然站了出来,启德帝面色冷了起来,“公道,你们孔家确认了这寇王爷是真凶,对吗?”

“是,毕竟刀是在他手里。”

看着底下大臣,启德帝哈哈笑了两声,开口道:“昨日朕的三皇儿给朕说了个茶楼听来的故事,这故事,朕就不说了,不过里面有一句话,到是让朕感触颇深,这句话是,‘公道不公道只有天知道’今日你孔家,来讨公道,现在这大殿上,朕的臣子们都在,如果朕把这寇王爷明正典刑,是不是,以后也会有人骂朕一句昏君,也会有人编排出一部戏来,道一句,公道不公道只有天-知-道呢。”

哎呀喂,不少武将听皇上如此说,真是大快人心,心里道一句皇上英明,那些文臣却是心里琢磨,怎么皇上年龄大了,连这些杂话也听了。

不少中立的大臣,心里琢磨这三皇子真是给力,一句话,就扭转了局面,到是聪明的。

“连杀人灭口的手段都弄了出来,这就是朕的刑部,这就是朕的好官员,真是只有想不出来的,没有干不出来的,没有不敢干的,这次的事涉及到谁,决不轻饶,也不能再姑息了,不然,这大齐的子民还有活路吗,连有爵位的王爷都没放在眼里,那么朕这个皇上呢,你们放在眼里吗?想一想朕真是害怕得发抖,这牢房里还有多少不可告人的事,一天天地在发生,是不是死的全都是无辜的,那杀人的反而逍遥法外呢。”

辅国将军吴行低声嘀咕,“皇上你可真英明。”倒把旁边哪位吓了一跳,“闭嘴。”

明远候盛鹏在前面听得直笑。

他正笑呢,启德帝从上头看见了,“明远候暂代刑部的事,要把刑部给朕查的明明白白的,刑部尚书降为刑部侍郎,京兆尹也不要懈怠了,全都给朕动起来,看看是谁杀人犯法,那天的五个人全都有嫌疑。”

明远候被吓了一跳,这么大块馅饼,吞不下啊,可是不接是不行的,只好捏着鼻子,“臣谨遵圣旨。”

下了朝,降了职的刑部尚书廖汾怒气匆匆地往外走,却被明远候拦住了,廖汾只好停下拱手,“明远候有何贵干。”

“老弟,皇上的任命下来了,总得带我去看看刑部那些胆大包天的兄弟啊,抗旨的罪名,我是担不起的。”

看着嬉皮笑脸的盛鹏,廖汾无奈地道:“一起吧,我也是去看看这帮胆大包天的兄弟去。”

他被无辜牵连,还不知道事后皇上会不会开恩官复原职呢,想到这么多年的苦心经营,真是满肚皮的气。

看着廖汾的样子,礼部尚书何思贤慢慢往外走,他知道这次威宁侯府世子爷的刑部郎中位置是保不住了,皇上到是抓了廖大人的病灶,知道廖大人是个官迷,平日里什么都行,任柳家人在刑部无法无天,现在官都降了,动了肺管子,刑部是必须有个说法了。

“哼,真以为天下就是二皇子的了,这次动了不该动的人,碰了个头破血流,长些记性好啊。”

何思贤心里乐呵,和威宁候打了个招呼,却只让人瞪了一眼,这也没影响他的好心情,有不少大臣过来,打招呼夸了三皇子几句,“三皇子啊,他那是虎父无犬子,不对,是龙父出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