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挽天河(322)

作者: 一灯红 阅读记录

穿好紫色棉袍,一排内侍端着洗漱的东西进来,等邓球给皇上擦手时,启德帝才回了张才一句,“不用了,就是梦见父皇了。”

“先皇?”

张才有些惊讶,德帝这几日为了水灾旱灾的事,夙夜忙绿,只觉得心力交瘁,他私下问过王御医,他了解启德帝,自然知道皇上的心病,免不了劝道:“皇上也对得起先皇了,更对得起这天下。”

那些人已无声地退走了,张才的话却更是让启德帝有些揪心,对得起有什么用,老天不帮他。

启德帝迈步走到窗户前,往外看了看,“这天要亡大齐了,父皇也死不瞑目跑来责怪我了。”

他苍老的脸上浮现出讥讽的笑容,“他怎么有脸来怪我,他当初教了我这个太子什么,什么也没教。”

这句话带着咬牙切齿的怨愤,张才只好劝慰道:“皇上还不是把天下治理得很好,当初的孔家,那些世家也都从朝堂上退了出去,现在皇上发什么政令,也没人敢制衡了。”

就连皇后的册封,太子的册立,也无人敢说话,这都是皇上三十年的努力,不再是傀儡一般的皇上,终于坐稳了天下。

“朕只恨当初应该听你的话,把两个皇子带在身边好好教导,也不至于这天下没人可托。”天灾不可怕,最怕的是人祸,而这人祸,还有他的两个皇儿的事,挖自己祖坟的事,竟然是他的皇儿干出来的,真是难以置信,也让他接受不了,为什么?

当初,他为太子,哪怕这天下就是不能交到他手里,他也干不出来这样的事,何况,他们还有机会。

破损的东西,都不能黏得完好,连三岁孩子都知道的事,皇子竟然做出来了,他还能指望他们什么?

张才听得心惊胆战,也为皇上心酸,到了现在,皇上依然为旧事耿耿于怀,当初天下,根本没打算交到太子手里,皇上初继大统时,真是步步都难,三十年兢兢业业的,才把天下治理得虽然不能说政通人和,可是百姓也是有饭吃。

只是,这天,它没长眼睛啊。

邓球并没退走,等着皇上传唤,听到这句话,吓得几乎要跪下了,心噗通通的乱跳,宫里的内侍,几乎都是灾年被卖的,今年的年景,他们比那些大臣还要看得明白些,只是这么严重吗?他不敢想。

吃了早膳,坐在轿子上去上朝时,半路上,到是得了个好消息,知道太子醒了,皇上露出几分笑意,只是这时,却要去上朝了,忙吩咐郑直,“你去代朕先看看太子怎么样了,让御医去看看,把程叔和也派去,给太子把把脉,看什么时候能彻底恢复。”

他很急了,期盼着太子真的无事,能快些上朝,这一个,他要好好带了,只要太子彻底好了,大皇子和二皇子还是打发个郡王的位置吧,亲王是不用想了。

皇上的儿子,还从没有不封亲王的,启德帝恼怒两个皇子,连面子都不想给了,只想把两个人踩下去,为太子铺路,不过,想到宫里的两个女人,启德帝觉得先看看太子再说,还是缓一下再动。

这几日又回到朝堂上的大皇子、二皇子并没消停,也是的,要是消停了,这天下怎么争。

启德帝一坐下,许多大臣就发现皇上,情绪不错,并没阴沉着脸,连大皇子和二皇子都有松口气的感觉,太子醒了,他们还没得到消息,这几日两个人斗得更激烈了,都想派自己的人去江南。

江南千山千水千才子,这个时候,只要能得了江南文人的拥护,就能得了江山,这朝堂上,几乎一面倒的全是江南人,三年大比,可以说是前面的全是江南才子文人。

大皇子、二皇子自己不肯去,可是只要自己人去了,就可以压倒另一方的人,借此机会能杀的全杀了,能接手的全接手。

主意是打的不错,皇上又不是傻子,这两派打的什么主意,他会不知道,此刻,看着两个皇儿,他露出了意味深长的笑,却让两个人都感觉不好,只是一时之间也没往太子哪里想,毕竟好几个御医都说醒不过来了。

争了几天,两个亲王病了,再派一位等同这个地位的人,却不是没有,只是不是这个反对,就是那个反对,启德帝只想看看,等等,看两个皇子有多少人站在他们后面,就一直没定下来。

其实启德帝已打算派宁国公去一趟了,宁国公要把位置给了儿子,只是皇上还迟迟没下文,不过宁国公也没再上朝,一直请假,知道他满头白发了,对宁国公的那点不满,启德帝也放下了,却觉得宁国公可信,可信的话,这个时候,派去江南,启德帝到是不那么担心他会舞弊,毕竟当初宁国公府出事的时候,朝堂上可是没人替他们说话的,启德帝可不信李家人能忘了,何况李云松屡屡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