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名著同人)当大佬穿成炮灰女配[快穿](34)

作者: 道 阅读记录

阿娇看了一眼白鹿,故作惊喜道:“呀,这鹿可真漂亮。”

“我还是第一次见全身雪白的鹿。”

阿娇围着白鹿转了一圈,回头对刘彻道:“陛下,世间并无白鹿,而今陛下却猎到了白鹿……”

说到这,阿娇眸光微转,眉梢微扬,灿烂一笑,道:“陛下,这可是祥瑞。”

刘彻眼睛轻眯,眸光闪烁不定,卫青看着阿娇,神情若有所思。

阿娇眉梢微扬,道:“这昭示着终有一日,汉秉威仪,总率万国,日月所照,江河所至,莫不从服!”

“犯我大汉者,虽远必诛!”

她的声音清越,在烈烈风中有着不输于男儿的豪气。

她的话激起了在场所有将士骨子里的血性,终有一日,大汉再不会被匈奴肆虐边境,四夷宾服,八方来朝不是痴人说梦。

狂风中,不知谁吼了一声,紧接着,所有将士齐声怒吼:“犯我大汉者,虽远必诛!”

江都王刘非微微侧目,如古井无波般的眸底闪过一丝精光——他是景帝的第五子,也算与阿娇一同长大的人,他记忆里的那个阿娇,可没这般的豪爽果敢。

小时候的阿娇骄纵得很,一言不合便敢抓花太子刘荣的脸,只有面对刘彻时,她的骄纵才会收敛几分。

后来他封王远赴江都,便不大有阿娇的消息了,偶尔长安城中传来只字片语,不过是阿娇封后,阿娇被废的事情。

对于这些微末小事,他听过便忘,他的心思全在另一件事上——刘彻何时用他打匈奴。

他比刘彻大几岁,目睹过一位又一位和亲女子远赴匈奴,而后不久传来她们遇害的消息。

那时候的大汉正处于七王之乱,他的父皇抽不出功夫来对付匈奴,纵然匈奴肆虐边境,他的父皇也不过是再送一位和亲女子过去罢了。

伺候他的宫女辛夷因为生得好,性格温柔,又颇为机敏,被他父皇选中,他哭着喊着不让她去,可没有人听他的话。

辛夷临去匈奴时,双手捧着他的脸,柔声说:“殿下,婢子再不能侍奉您了。”

他的眼泪止不住地落,辛夷轻轻拭去他的泪,声音轻柔,却像刻刀一般,一字一句刻在他的心上:“您终有一日会长大,等您长大了,会有自己的封地和军队,到那时,您可以抗击匈奴,护我大汉边境。”

“婢子希望,婢子是大汉最后一位和亲的女子。”

辛夷把打好的缨络挂在他身上,转身上了送嫁的马车。

时隔多年,他腰间的缨络早已褪色,辛夷的话却还时刻响在他的心头。

让他无数次在午夜突然惊醒,再也睡不着觉,而后开始拼命操练军队,等待着刘彻的传唤。

可他等了一年又一年,并没有等到刘彻要用他的消息,也没有等到刘彻要打匈奴的消息。

他等得自己都快没有了信心,立在城楼上,一站便是一天。

就在他准备违抗君命私自出征打匈奴的时候,长安城终于传来了消息,说刘彻决定对匈奴用兵了,但不打算用诸侯王的军队,原因非常简单,怕诸侯王们以打匈奴的名义拥兵自立,威胁皇权。

刘非上下打量着一身骑装飒爽英姿的阿娇,声音沙哑:“若世人都有阿娇妹妹的胸怀气魄,我大汉又岂会被小小匈奴欺凌?”

阿娇迎着刘非审视的目光坦荡一笑,道:“这么多年了,五哥的声音竟然还没有治好?”

宫女辛夷和亲时,刘非哭坏了声音,自此之后,他的声音便再也治不好了。

刘非淡淡道:“老毛病了,好不了。”

阿娇点头,眼波悠转,瞥向一旁的刘彻。

刘彻眸光明明暗暗,拔出腰中天子佩剑,跟着将士们喊了一声虽远必诛,他的声音刚落,便有不识时务的老臣觐言朝中无钱。

刘非适时开口,说他可以代劳,话刚出口,便被老臣们以藩王不可久离藩地反驳了。

刘彻被吵得脑壳疼,目光看向阿娇。

前两次出战匈奴时,阿娇帮助汉军大胜,或许因为这个缘故,他总觉得,这种情况下,阿娇也一定会帮他。

哪曾想,阿娇看也未看他,正饶有兴致地逗弄着白鹿。

刘彻突然觉得胸口有些闷。

但转念一想,他现在和阿娇只是姐弟关系,并非夫妻,阿娇没必要对他掏心掏肺的。

刘彻有些烦躁,挥手让为议战议和吵得不可开交朝臣们尽数退下,自己走到阿娇身边。

阿娇似乎仍未察觉,纤细的手指抚摸着白鹿的脑袋。

刘彻站了半天不见阿娇理会她,拉了拉阿娇的衣袖,曲拳轻咳道:“朕为一事烦忧良久,不知阿娇姐姐可有良策?”

怕阿娇不愿帮他,刘彻故技重施,言及儿时的金屋藏娇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