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姨娘是个小画手(228)

  孟萱道:“姐姐从前就常说这种话,有一次我们在玄武湖泛舟,姐姐唱了首胡语的歌儿,说歌词是说几个童子泛舟,一边摇船一边唱,扁舟顺溪下,人生若浮梦。”

  瑶光脑中轰隆隆乱响,却不知自己为什么还能笑着,“可不是么?”

  孟萱发作了一次病症,须得早些回去服药休息。瑶光便不留她,送她和小茹到了灵慧祠门口,又牵来豆沙,骑着驴子随她们的马车下到半山。

  孟萱见瑶光神色委顿,一直劝她回去。

  瑶光立在路边,直到她们的车马消失在弯道尽头,才拨转驴子慢悠悠向回走。

  但她并没回灵慧祠,也没去自己的翠谷别院。她到了农户们养牛羊的山谷,找了一处空旷无人之处,对着山谷声嘶力竭大喊:“啊——啊——”

  山谷传来阵阵回声。

  一群归鸟惊起,在夕阳中扑扇着翅膀飞向在薄暮笼罩中变成黛蓝色的山林。

  作者有话要说:韩瑶光1.0版湖上泛舟时唱的胡语儿歌是这个——

  Row,row,row your boat

    Gently dowream

    Merrily merrily,merrily,merrily

    Life is but a dream

第82章 岩浆蛋糕

  从七月二十一日起也就是孟萱拜访之后的第二天瑶光重新忙碌起来。

  她每日天不亮就骑着驴子去山下刘寡妇那里买牛奶,带到山上后送到漱玉街让帮工们搅成黄油或是做成奶酪。虽然点心店还在休假,但该准备的食材得准备起来了。

  然后,她回到灵慧祠如同往常一样做她的日常功课:陪老郡主早餐为安慈太后上香祈福和薛娘子一起学经。午餐后她会到瑞莲坊看看扩建工程进行得如何了之后或是去漱玉街瞧一眼,或是直接去翠谷别院画画。

  她会在画室中一直待着直到晚饭时再回到灵慧祠。

  每日按部就班。

  薛娘子隔天就察觉瑶光有些异样,但也只知道她故友孟萱递了辞呈、要随豫灵郡公同去泉州修养之事可她知道瑶光对前尘往事完全不记得又怎么会为“故友”离开悲伤成这样?但旁敲侧击后瑶光也不说什么,她也就不好追问。

  过了几日,两位女先儿来给老郡主说话时提到孟萱追随豫灵郡公之事。

  孟萱当年在韩瑶光1.0全盛时期的光环之下并不十分起眼。韩瑶光1.0成名之后专门编了一支需要两名舞伎高度配合的“和光”、“影照”等舞和孟萱配合,她才崭露头角。两人穿着同样舞衣,如影随形仿佛一对双生子又如一对并蒂莲。如果说韩瑶光1.0是一道锋芒尽露的刺眼金光,孟萱则是娇花临水的朦胧照影。

  韩瑶光1.0归于端王之后,孟萱顺理成章成为太乐府第一舞伎。每年太庙祭祀和太清宫大祭全由她献舞领舞。

  她姿容秀丽舞姿翩然,与韩瑶光1.0有几分神似,又因天生有心痛之症格外多了几分楚楚之态,使人不由自主心生怜爱。

  许多文人骚客士大夫因此非常喜欢将孟萱比为西子,每次孟萱公演之后,便会有人请了声音宏亮清越的童子在场边大声吟诵各种什么“疑是吴宫采莲人”“卿本越溪浣纱女”之类的诗词,夸赞她的风姿。

  第一舞伎在中元节太清宫祭祀之后向太乐府请辞,自然引起震动。

  消息一传出来,孟萱当年裙下之臣就不用说了,连那些仰慕她多年却始终未能得她一顾的人也对郡公羡慕嫉妒至极。这群人约了一起在京城著名的风荷亭酒楼喝酒,众人到了先将郡公骂一顿,再回忆起佳人绝世姿容,精妙舞姿,优雅谈吐,顿觉要气破肝肠痛彻肺腑,正又哭又嚎闹得不可开交之时,郡公亲至,说了篇感人肺腑的话,一群人又成了好兄弟。于是这群人都成了至情至性之人,此事在京城传为美谈。

  瑶光听了不过一笑。回过头继续做她的事,画她的画。

  但她心中充满无处诉说的忧愤!

  每天黎明和黄昏时,她骑着豆沙在山谷或是太清宫后山这些人烟罕至的地方踽踽独行,偶尔感到一腔悲愤如岩浆一样爆发,只能对着山石流水嘶喊而已。

  绝子汤是教坊司秘药。

  虽说是秘药,但市井中高级些的秦楼楚馆也多有用的。

  所以瑶光没费太大劲就在暖云深打听清楚了这东西到底是什么。

  制法当然是保密的,但据常悦说,是年老的、曾用过绝子汤的女教养师傅将自己的贴身衣裤剪成布片放在一种特制的药水中浸泡一夜,再让使用者将这种水用竹管导入体内冲洗,最好是在月信时做。如此每月一次,每次连做三五天,半年之后,则女子终身无孕。万无一失。

上一篇: 彪悍农女病娇夫 下一篇: 盛宠名门娇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