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生之完美人生(17)

几十瓦圆头灯泡昏黄的光晕下,童瑶漫不经心地看着漫画书。心思却不在这上面。

今天见到吴桥之后,童瑶这段时间的惶恐不安终于被安抚。

这个时候再思考问题就很客观。当初她出事,纯属误伤,那帮人的目标不是她,而是李楠。所以理论上,她只要躲过聚餐那晚就可以高枕无忧。

但是李楠是她的好朋友。她决不能坐视不理,万一这次换她出事了呢?如果这样,童瑶绝对会崩溃。

最后她决定了个不是办法的办法。聚会当天她会提前离开,然后在旁边观察,混混们来了她就报警!

当你无法决定该怎么做时,就把它交给警察……

再一个,李楠她爸是局长,有什么事找警察效率是最高的……

另一方面,她应该为了自己的家做点什么了。她不会让妈妈辛苦地抚养自己。

改革开放至今,经济的蓬勃发展有目共睹。经济活了资本多了,老百姓手上的钞票自然也多了。几年前已经开始双休制,民众们再也不用像以前那样,全民为发展,为生产时刻战斗。拥有了更多的个人时间。

但是相对的休闲、娱乐生活消费不够丰富,整体国民消费低迷,十分不利于社会发展。国家针对此做出相应政策。

2000年开始,国家公布新的放假制度,出现了第一个“十一黄金周”。

自此以后,十一假期旅游热潮席卷全国。

作者有话要说:这一章写的我吐血,改了又改,卒

第8章 地导

中考过后是长长的暑假,终于可以享受着晚睡晚起,吃喝玩乐的幸福生活。

童瑶放假后好好休息了两天,然后就天天往她家在弥午山的土特产店里跑。童燕萍有童瑶来帮忙,也不用一有事就关门,可以更放心的去忙别的事情。不忙的时候,童瑶就漫山遍野的在景区里转悠。

在七、八十年代的时候,弥午山就是个深山老林,有一定的危险性。后来全国开始开发旅游业,弥午山因为有着自古以来的历史积淀和特色风貌被列为了旅游开发对象。

在没有统一休假之前,工人们休假基本就是调休或者请假,又因为经济的原因,出去旅游基本就是去北京上海这样的发达城市,再就是自古出名的名山大川。

弥午山当时的受众面是一些工人单位或者学校,来这里春游踏青,游客基本也是周边的一些地方人来。这些年弥午山一直在缓慢的开发当中,旅游业随之发展也很缓慢。

童谣看店的这些日子一直在观察,来店里买特产的不少是串亲戚或者买来送礼的,到弥午山旅游的人其实不算多,见识过后来的那些旅游景点人挤人,人看人的场景,这里基本上算是门可罗雀了。但是按照本地人来说,今年来玩的人比往年多了。

只要有客人来买东西,童谣都笑意盈盈的接待。她自重生以后,身上就带着一股生机勃勃的朝气,做什么事都是专注而热情。她之前的性格虽说不至于沉闷,但也就对同龄人活泼,看见大人和陌生人基本都是乖乖地不说话。

她现在大大方方,热情洋溢的样子,童燕萍看了在心中感慨,女儿在经历他们离婚的事情后,仿佛一夜之间长大了。她这个年纪有这种表现,童燕萍心中既欣慰又愧疚。

客人们看到个白白净净的漂亮小姑娘,笑起来纯净甜美,介绍起来头头是道也不天马行空,模样十分真诚,买东西之余都愿意跟她聊两句。

从这些闲聊中,童瑶发现最近的游客很多都是一个单位或一个部门集体行动的,听他们说是单位领导组织的,有不少指定点。

童瑶把这些事情记在心上。她敏感地发觉,一个天大的机会可能就摆在她的眼前。

……

长延火车站,三个售票窗口只有一位工作人员值班,候车区零星的几个人,两家食品摊无人问津,摊主百无聊赖的嗑瓜子看报纸。

时间指向上午九点二十分,童瑶已经在车站等了半个小时。活动活动四肢,看时间差不多了,童瑶起身背上背包拿起身边的道具,离开候车区,去了火车站出站口。

火车尖锐的鸣笛声从远处逐渐接近,童瑶举起自制的T形纸板,开始在出站口搜索。这纸板是童瑶精心制作的。纸板用彩笔写着醒目的大字:

欢迎烨城一汽制造厂财务部的各位朋友

来到美丽的弥午山

车站的工作人员看童瑶举着个牌子,再看到牌子上的内容,笑着问她:“小姑娘,你是负责哪里来接人的啊?”

童瑶回以笑容道:“家里有外地的亲戚,他们单位组织来咱弥午山旅游,我家人一时分不开身,叫我来帮忙接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