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农门娇客(102)

作者: 紫菱衣 阅读记录

枫叶略睁了睁眼抬头瞧潇晓晓,随即又低下头去

“是”

潇晓晓也不明白枫叶,明明有一个能识字习文的爹,却有这么一个性子冷冰冰的女儿。

潇晓晓喜欢穿男装,枫叶喜欢穿劲装。

潇晓晓从来没有探过枫叶的内心。

虽然跟在自己身边已经有两年。

她不喜欢开口讲话,会给潇晓晓梳发髻。

潇晓晓不喜欢枫叶的太刚硬。

她觉着,生为女子,还是外在柔婉些好,外在的柔弱并非软弱。

放低姿态,放手去取,天下的东西,尽我所取,游弋世间游刃有余。

这是潇晓晓同枫叶的区别。

潇晓晓从来不在意把自己做底姿态,也不在意受一时的委屈,她只知道自己最终能还回去即可。

*

潇晓晓回到屋内。。

翻出册子,这是年末给阜阳跟潇府交好的一些权贵府上的送礼的册子。

潇晓晓每到一处,就喜欢让人打听那些对当地的资源有绝对支配权的一些人和家族,了解他们的喜好和特长,然后投其所好,顺势而为

然而,方尚成算阜阳的大户,也就是阜阳处在食物链顶端的人物之一,能收拾的他,也就阜阳的县太爷。

民不与官斗。

方尚成再怎么横,也不过一商人而已。

潇晓晓要去找县太爷,但她长期不在阜阳,阜阳就这么几条街,县太爷如果不在衙门办公。

潇晓晓不能去衙门找。

潇晓晓让人去叫梁小六。

她要知道县太爷不办公的时候都去了哪些地方,见了哪些人。

方尚成敢这般的无法无天,明显,是连官府也没放眼里。

也是,如果他不犯事儿官府也的确拿他没多大办法。

安国政治明清,也还不会光天化日下出草菅人命的事情,更何况,自古官商勾结,方尚成也未必就没有别的人脉,在朝廷里的,能压下县太爷的。

潇晓晓看过那记档,原来县太爷的喜好是听曲。

也喜好美色。

跟方尚成一样。

今日去方府,从方尚成的眼中,潇晓晓已经看出些问题,只是那时,她断断不能甩袖而走,便暴露自己的短板。

急躁。

她才不会如此急躁不成事儿,所以,她一定要听到结果才顺势反击。

潇晓晓不知道梁小六从何途径了解,如何了解,为什么要了解这些。

跟潇晓晓一样,似乎梁小六每到一个地儿,就对当地的名门官绅相当了解,之中有不少能在短时间内成他的朋友,大概就是情商高一类。

似乎潇晓晓要了解一个人,梁小六就给出他的信息。

潇晓晓不知道他如何了解到,收集这些情报需要人手,可据潇晓晓所知,梁小六手下的人也就一个青鸾。

还是搬来阜阳才招的。

虽府里的小四小五也是他一同招进来,受他差遣,可到底是潇府的仆役,归潇晓晓管。

他连京城那么远都有人脉。

赢新不就是他从京城还是衙门里的犯了事儿的退役人员来找来保护潇晓晓。

走这么多次山路。

翻山越岭多次。

潇晓晓人身没被受到过威胁,也就是说,保护的非常好。

所以,一再来说,潇晓晓是感谢梁小六的。

*

且不废话。

阜阳有折西道西边三县唯一一个青楼。

为何,因为阜阳地位位置好,且富裕啊。

跟光城不能比。

映月楼就在西街上。

一楼二楼三楼。。

窗外都挂着红红的纸灯笼。

一道晚上,灯笼亮起,街道上脂粉飘香,姑娘们的莺声笑语,成这街上最具有生气的一处。

独特的风景。

阜阳所谓富裕抵不过光城,每到晚上,若没有停驻的羁客,月楼的生意就不是那么好。。

总有翘首以盼的花楼姑娘等着客人来光顾。

而在二楼的房间。

华贵的实木地面,由一架红木十二扇嵌丝帛大屏。那白色的丝帛上,每一屏都有着丹青墨画。

日照青松,白鹭投石,鹤鸣天影。。

有姑娘,穿着粉色的绸缎小衣,头上梳了云鬓,一朵绢花斜簪在云鬓上。。

手里弹着琵琶。

唱着小调。

屋内台前,粉色的帷幕垂下,深红的蜡烛照的整个房间彻亮。

“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

斜阳独倚西楼,遥山恰对帘钩.人面不知何处,绿波依旧东流.”

女声咿咿呀呀的唱着。。

声调凄美和婉。

潇晓晓外罩一身月白色交襟深衣,衣襟处用了雪白的缎子。

头发用一根丝带系起,肤白唇红。

烛光落在她白皙的肩头,使得她裸在外的皮肤都镀上了一层淡粉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