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农门娇客(46)

作者: 紫菱衣 阅读记录

*

潇晓晓知道那临水县那自诩的一堆上层人士,都喜欢附庸风雅,没办法,安国的首都风都便是这般。

那里面数不清的将相之才和文人雅士。

非临水县可比。

但京城出来的东西,其他地方总纷纷效仿。

潇晓晓买来厚厚一叠纸。

把那朱砂红泥用水化开,加入一点点桃花粉,和樱花粉。

然后用改良过的毛笔,留一点点的尾间。

把那纸张裁成小块小块供添诗写字所用。

在纸页的顶部,用细小的笔尖,描了不少的花。

潇晓晓没有画国画的天赋,本身也不是绘画大师。

然则,潇晓晓从小就有一个奇怪的脾性,喜欢花,也喜欢画花。。

她喜欢各式各样的花,从日常的梨花樱花桃花,再至一些专门的观赏花类,郁金香,百合,天堂鸟。

小学时,她便喜欢用彩色笔这般画花朵儿。

用彩色笔细细的描绘。。

然而,此刻,潇晓晓用那淡红的色,边框处画上一簇簇妖娆的花朵。

有的是梅花,有的桃花,有的樱花。

画完又撒上几滴梨花水。

麻纸太薄,描绘完一张就夹在书内。

半日内,潇晓晓就做了很多张。

等几日后晾干,那水渍晕开,成了层层叠叠的花瓣。。

潇晓晓把这些纸片收起来。

等到吟诗聚唱时刻,将之拿出来,小笺的上面几朵粉色花朵,页面带着梨花的香。

只怕临水县的那几个自诩才子的学子,求的疯了。

潇晓晓喜欢自己女子的性别,她觉着女孩子能喜欢的很多东西,男孩子未必能行。

她也从不吝啬利用一点点自己性别的优势,为自己谋划一些利益。

她就是这般的性子,外柔内刚。

*

然而,已经至临水县的潇晓晓,关于前程和未来,她花了一段时日用心的想过。

自己的身份为女子,作为一名古代安国的女子。

安国同潇晓晓历史书上学过的z国许多朝代一般。

女子上不得政治舞台,做不了官,也不能抛头露面的像男子那般跑生意,甚至干农活。

安国的法典规定,只有成年的男子才有资格分得口分田和永业田。

潇晓晓知道自己没资格分田,为了以后的生活,她花了大代价买了自己的永业田。

当然,没有田地可分,相应的权力就是安国女子也不用缴纳赋税。

可现在她有了田地,就得要交税了。

这些都是小事儿,潇晓晓困惑的是,自己如何再这样一个男尊女卑的国家立足。

她潇晓晓从来都不是卑躬屈膝的性子,她要活,就要活在那万人之上。

既然老天给了她一次穿越机会,如果不好好利用哪里对得住她这前世三十岁来的一生学识。

因为艰难,她才越是想要逆流而上。

*

枸杞的生意已经成熟,所谓成熟,则是潇晓晓知道栽种它的方法,防治害虫的方法,采摘后晾晒出了成品,更顺理成章的是,她掌握了市场规矩,有了稳定熟悉的销售渠道。

然而枸杞毕竟只是一味中药。

就算算上养生的东西,毕竟在地面普遍栽植,大家群起效仿,生产出的商品越多,在需求量恒定情况下,就只能贱卖,那么这些东西的价钱也是下来。

这就是潇晓晓认为的她这枸杞最多再赚三四年的钱。

临水县并不是枸杞最宜生存的地儿。

在枸杞去年火遍全国,价值斗金,许多人也到处找寻,结果传出来,安国东部的某一个郡县结出来的枸杞是最好的。

植物这东西,长成还真跟土壤和气候有关。

柴氏整天捉摸着,什么时候才接管潇晓晓现在种植枸杞那块地,大约也听村里人讲了,潇晓晓经这赚了大钱。

这东西啊,可是好东西,城东那家济生堂,这玩意儿晾干了,一两东西二钱银子呢。

柴氏咂舌,这玩意儿,能卖这么多。

比那鸡子,鸭子都贵。

那村夫冷哼。

若不值钱,派那些人守在那里,连官兵都用上了。

这也都是这年年末才知,早知道这玩意儿赚钱,潇晓晓手里还不知富成啥样,当初潇晓晓还在村里,她那话绝对不会那般说,一定会和软些。

只是,这地原来就签了三年,潇晓晓租金也给了三年。

就算潇晓晓现在有钱了,这赚钱的东西这不立马就还给自己了么。

柴氏心里又乐了起来。

潇晓晓拿着玩意儿能赚钱,难道她还不能了。

总之,这三年租期一到。

她是一定会将地收回来。

到时候,她也赚个金山银山,还愁长庆没有媳妇,给长生捐个官当当,潇正才那个死老头子一辈子没啥本事儿,想着都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