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姚老太干闺女”的影响太大,赵明歌来了姚家村几次,村里不少人都认识她了,肖四婶就冲肖秀玲挤挤眼,笑吟吟说道:“来这么多客人,志华之前知不知道你们要来呀你说这个志华,同学来了他也不知道在家等着,他跑哪儿去了,都当爹的人了还跟个野鸡似的,没脸没皮,不在家哄孩子他乱窜啥呀。”
肖秀玲听了笑道:“四婶,你看江满抱着个孩子也没法招待呀,要不你腿快,村里人不都说你小车轱辘吗,你去帮忙找找姚志华呗。”
“你娘的,我腿快,我比狗腿还快。”四婶笑骂,“大热天我可跑不动,谁知道他野到哪儿去了,要找你去找。”
“那我也带着个孩子呢。”肖秀玲指指自家小陆杨,“杨杨,婶子不是让你帮客人搬板凳吗,快去呀,哎呦你这小孩可真懒。”
小陆杨委屈地撅起嘴,他正在听大人说话听得好好的呢,才想起去屋里搬板凳。
这五个大人那还能真等他一个三岁孩子去搬呀,其中两个男的赶紧跟在小陆杨身后去屋里拿了板凳来,屋里就没有那么多板凳,小陆杨还热心地帮忙指了厨房,他们又跑去厨房拿,也把板凳搬到树荫下坐下。
“你们是姚志华高中同学呀。”江满说,“我都不太认识,真不好意思,我抱着个孩子也没法招待你们,怠慢了。”她一低头,却发现怀里的小东西居然又睡了,小脑袋靠在她左胸,睡得可真香。
“对,我们都是他高中同学,我叫马刚。”那男的见江满笑语盈盈,抱着个孩子只管自己坐着,犹豫了一下,一个一个指着介绍道:“她们三个,王卫红,是我媳妇,这个是李芳,还有赵明歌。他——”指指另一个中等身材的男青年,“王润生,跟志华两年的上下铺。”
“你俩是两口子”肖四婶看看马刚再看看王卫红,“同学成了两口子,那你俩可真好,你这学上的划算,上完学媳妇也娶上了,爹娘省心。”
马刚的表情顿时有些微妙,这个年代,这话叫人该怎么琢磨呢
可想想肖四婶一个农村妇女,生冷不忌的,你又不能断定她这话有啥别的意思,她就是明说嘲讽你,你又能怎么着。
肖秀玲却接过来笑道:“四婶,那你可得叫你家大蛋二蛋好好上学,赶明儿也给你找个读书识字的城里儿媳妇。”
“那俩笨货,就不是上学读书的料,赶明儿估计还得我给他们操心娶媳妇。”肖四婶把小陆杨拉过来,“杨杨,赶明儿你自己找个媳妇,还是让你妈给你娶媳妇”
“我,我不要媳妇,媳妇会骂人,我要妈妈。”小陆杨挣开四婶的手跑回妈妈怀里。
“可糟了,这小东西跟前不能随便说话了,一准是我娘有时候骂我弟,说你这么懒赶明儿你媳妇骂你。”肖秀玲不禁笑哭了。
马刚他们五个人坐在那儿,听着她们说笑聊天,马刚看看自己媳妇,再看看赵明歌,有点后悔跑来这一趟了。时过境迁,他们被李芳约来,还真以为就是单纯来贺喜看望呢。
王卫红坐得离江满最近,大约是真心来看小孩的,坐下后就看着她怀里的孩子,伸出手笑道:“这就是姚志华的宝宝呀,真可爱,给我抱抱行吗”
“刚睡,别人抱会醒了哭闹的。”江满说。这孩子她还真没放心给别人抱过。
王卫红结了婚还没生孩子,看着小婴儿好奇:“这么小也能认得人呀”
“能分辨亲妈,这是天生本能。”江满说,“别的,亲爹都不认。”
“才满月的小孩,看着可真小。”李芳坐在一旁说,“我们同学里头,结婚早的孩子都好几岁了,也就我们这几个上山下乡的还没结婚。”
“那是。”江满接过来道,“你看姚志华,他要是十七八岁就结婚,孩子少说也得八.九岁了,哪还用我现在跟着他受罪挨累呀。”
李芳大约没想到江满会这么说,她脸色微变,不自觉看看旁边的赵明歌,却见赵明歌自从来到以后,就一直坐在一边低眉垂眼,没怎么说话。
李芳摇摇头感慨:“人这一生可真是……一晃都十几年过去了,想想当初上学的时候,真是风华正茂。像我跟赵明歌吧,好容易从大东北活着回来,回来一看,真是世事沧桑的感觉。我们听说姚志华生孩子了,今天就约了一起来看看。你说姚志华也真是的,大学生忘了老同学了吧,小孩都满月了,也不让我们知道,办酒也不通知我们大家。”
江满她们坐这儿说话聊天,因为有小婴儿在跟前,都是习惯性的压低嗓子,说话声音比较轻,连马刚都是跟自觉不自觉压低了声音,这个李芳却像是没察觉到似的,或者是平常的说话习惯,说着说着摇头感慨,音量也就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