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七十年代穿二代(268)

江满:“这个你别管,都不是问题。我们不缺钱,你多赚点稿费都比工资多。我和畅畅户口问题也没那么急,你要是去沪城读研究生,顶多找找关系,给我们畅畅入学进了好学校,除了小孩上学,户口在我眼里没多么重要。”

她一挥手:“至于单位放不放人,交给我,我给你解决。”

“江满同志,我知道你能忽悠。”姚志华看她那兴致勃勃的样子,不禁笑道,“局长不是小鬼子,现在还觉得挺重视提拔我呢,可不一定听你忽悠。”

“这你就别管了。”江满故弄玄虚地抬起下巴,“反正你负责考,我负责让你们局长签字。”

姚志华回去就给沪城那边打电话。这时也没有全国网上报考系统什么的,正赶在暑假毕业、研究生招生前夕,老教授一听说他打算杀回来,亲自跑去帮他把名报上了。

然后他拾起书本,一边上班一边复习。其实姚志华大学里成绩本来就不错,也有一股子对学术的钻劲儿,专业课都不是问题,政治科目也不是问题,别说他还在单位写了两个多月的公文材料。最担心的就是英语。

于是考试前的不到两个月时间,他就把工夫都花在英语上,拼命背单词,哑巴英语,哪里不会江满还可以指点他一下,江满是口语比较好一些,单词也未必记得准。

眼看着这段时间姚志华,白天上班、晚上发奋图强,来蓝城两个多月养出来的肉都瘦回去了。

江满算是明白为什么他能在高中毕业十年后考上大学了,当时还考了全县第一。一方面,他有些东西就一直没丢下,二来这哥们是真能拼啊。

于是江满每天带着畅畅,也不急着开什么店了,反正估计还得搬走,便每天弄点儿吃的喝的,靠港口近,鱼呀虾呀换着吃。

“今天吃什么”姚志华下班一进门就问。

“水煮海螺,清蒸鲈鱼,炒个空心菜,吃米饭。”

姚志华啧了一声,一脸满足地跑去洗手。吃着饭,拿着手里的大海螺壳问:“海螺英语怎么说”

“conch。”江满头也没抬地答了一声,把弄出来的海螺肉蘸了下调料,送到畅畅碗里。

来到新地方之后,她生活得随意多了,别人问她,她就跟人说中学毕业,反正大家原本都不认识她。

姚志华吃了几口饭,嘴里嘀咕一遍,再想想:“海螺,开,开,开什么来着”

畅畅:“conch。”

畅畅:“爸爸你怎么还没学会呀。”

“……”姚志华咳嗽一声,一本正经忽悠小孩,“那个,爸爸是大人,大人记性没有小孩好,小孩最聪明了,小孩学什么都快,看我们畅畅一学就会。”

“哦。”畅畅点点头,吃两口米饭,再问:“那爸爸小时候聪明吗”

姚志华:“爸爸小时候当然聪明,最聪明了,所以才能生出来你这么聪明的宝贝闺女。”

小姑娘想了想,自己点点小脑袋:“嗯,爸爸小时候,肯定没有妈妈聪明。”

姚志华:“……”

第81章大事件

姚志华掩饰地咳嗽两声:“下周我请假去沪城, 连来带去,大概要一星期左右, 考完试我就回来,你们娘儿俩自己在家好好的。”

为了减少不必要的麻烦, 他先没说明, 是以事假的理由请假去沪城,参加研究生考试。江满了然点点头:“知道了, 你走你的。”

他一走,江满带着畅畅, 每天除了弄点吃吃喝喝,便闲得去楼下跟邻居们聊大天。

晚饭后散步遇上刘副局长的老婆张大姐,关切问了一句:“小江啊,你们家小姚这几天请假干嘛去了,没什么事儿吧?”

“没。”江满说,“去沪城一趟,说是学校有啥事儿。”

张大姐搞妇联工作的,特别喜欢关心人, 继续问道:“大学都毕业了,回学校还有什么事儿啊?”

“不太清楚。他们教授打电话叫去的,不知道什么事儿。”江满道,“反正他们教授老想着把他弄回去搞学术, 说他可以给人民群众写出更多更好的文学作品。”

张大姐便接了一句:“对对对, 我们家老刘还说呢, 小姚是个很有才华的青年作家。”

“姚志华也说呢, 说整个局里,就刘副局长最能理解他了。”江满笑。

遇上周局长的老婆,姓王,是个老师。江满领着畅畅散步遇上了,主动打个招呼。王老师过来逗逗畅畅,江满就跟人家聊上了。

“王大姐,你说现在小孩几岁上学好啊?六岁还是七岁呢,我们家畅畅六月底生的,要是六岁上学是不是有点小了?”

“那是小了,肯定班里顶小的。”王老师看着畅畅,“你们畅畅这才几岁呀,幼儿园都还没上,小江你真重视教育,这就盘算上小学的事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