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生九零美好家园(103)

作者: 阿语 阅读记录

她有两个存折,一个是白满川给她的,一个是她自己的。

白满川给了她二十多万,她用了十五万,还有十多万。她不敢动,生怕白满川有急用。

“杜鹃的稿费三万,再加上我的两万,就有五万。爸那边有三万,再借一点凑十万不是问题。”白满川说。

杜松看向张雪,张雪说:“我们有一万五,但只能出一万。人宗还小,病起来就是费钱的事,留点出来应急是好的。”

杜松点头,“还差一万,我问问杜棠有没有。”

张雪说:“我可以往我妈那边借。”

“等我问了杜棠再说。”

杜松给杜棠打长途电话。

杜棠接到电话,又是惊喜又是窘迫。

在读专业时计算机十分热门,就业前景好。可是等他出来工作了,计算机就成了冷门,他现在已经有三个月没发工资了。

老板到处走融资,还是没人愿意投钱进来。老板想卖公司,也没人愿意接手。

杜棠是白天上班,晚上上网吧帮修电脑,赚点房租、饭钱。

杜松听杜棠不出声,就知道那边有困难。“需要我支援吗?”

“不用吧。还能撑住。”

“爸爸开的超市很缺人,要是过不了就回来帮忙。”

“好。”

杜贵才看向大儿子,“杜棠那边怎么了?”

“他不愿意说,应该是工作出了问题。”

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重生九零美好家园》,微信关注“优读文学 ”看小说,聊人生,寻知己~

第73章 73 出资建学

内陆工资普遍不高,手里有闲钱的人不多,想要凑这一万块,得要借上二十个人。

可是这件事,他们又不想找太多人。

一致决定,再等一个月,等杜贵才杂货铺的利润出来。

这一个月也不是白等的,杜松一边帮爸爸卖货,一边写申请递交给希望工程。等着那边的人来考察。

希望工程那边一旦确定了,杜松这边钱也就到位了。

杜鹃问白满川,“要不我们多出一点吧?”

“没必要。我们两人已经占了一半资金,再多给就把杜松的风头给抢了。杜松希望利用这件事来积攒名望,我们不能帮太多,让他多走走。”

“而且他也不是没有法子,等你爸这个月的流水账出来,他们就不紧张了。还有可能会把我的份额挤压出来。”

果真如此,但杜松见识到“9+2”杂货铺的威力之后,他把流水账清一遍,把利润拿出。

再跟白满川商量,让满川这边出少点,让他那边出多点。

这一次他们以杜贵才的名头,去投资建学校。

这就为难杜贵才了,用他名头去建立学校,他就需要想教学楼名字啊!

取名是世界第一难事,取学校名更是难上难。

他得空就拿字典翻翻,得空就去县城里的小学走走,看看有没有借鉴的。

10月30号,杜鹃的第二批书籍卖完了。

李莎远程祝贺杜鹃,把杜鹃吹上天了。

杜鹃飘飘然,瘫在沙发上,“这辈子让我死,我也不觉遗憾了。”

“瞧,你这点出息。才卖上三万册就这样,我一天出货十万件也不说什么。”

“不跟你这个富三代说话,富人不知穷人乐啊!”

白满川已经习惯了杜鹃的怪言怪语。

“你大哥那边怎么样?”

“已经打申请过去了,那边的人过几天过来考察,大哥全程陪同,不用我们担心。”

“行。”

11月4号,杜鹃拿到了她的第二笔版权费,总共五万六千元。

见过大世面,经历多一世的杜鹃,已经对数字淡化了。不过还是因为稿费开心,跟大哥说了。

杜松羡慕说:“知道写书这么赚钱,我也去写一本书好了。”

五万块对白满川来说,不是大钱。对杜鹃来说,不是大钱。对杜松来说,是笔大钱。

白满川是富三代,打小不知穷滋味;杜鹃接触过的钱数多,见识过比五万更多的钱。两人都不在乎。

可是杜松不同了,他是2000年里底层的小员工,穷了整个青春年代,十块钱对他来说都是大钱。

现在存折里存的那些钱,都是媳妇娘家资助的。

他那点工资都用来做日用了,要不是爸爸弄的杂货铺赚钱,他还得要再穷三五年。

杜鹃的收入,让杜松萌生了写书的念头,只是他想写的不是小说,而是有关于教育教学的教辅、教参。

“希望工程的文件批下来了,只要走通县城里的机构,并跟镇上的组织说一声,就能动工拆除旧楼,挖地基建新楼了!”杜松兴奋地说。

白满川说:“现在需要把十万块打入希望工程的账号上,让他们做好第一工期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