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生九零美好家园(267)

作者: 阿语 阅读记录

“你多带阳光到妈跟前去玩,多陪陪她。”

“嗯。”

杜鹃紧握着他的手,妈妈成这样,白满川比谁都难过,比谁都心酸。

他是个孝顺的孩子,是个万分关心妈妈的孩子,婆婆出事了,最伤心的一定是他。

杜鹃不敢想,万一有一天婆婆去世了,他会怎样。

她祈祷那一天不要到来,不要这么快来到。她向上天祈祷,婆婆能长命百岁。

张荷只是一路奔袭,有些疲倦,休息几个小时就好了。

餐桌上,白满川奇怪,杜鹃怎么不给他夹菜了?

抬头看,发现她盯着妈妈吃饭。

“妈,你吃点这个,这个是微酸的,能开胃。”杜鹃给张荷推荐酸芋苗。

“嗯,吃着吧。不用管我。”张荷不见得多夹几次。

杜鹃为婆婆的饭量操碎了心,每天想着变换菜色,丰富种类,增加婆婆的食欲。

婆婆没养胖,倒把白满川给养胖了。他从一百一十斤,长到了一百三十斤。杜鹃又愁啊,她的大帅哥变成油腻男了!

在这不知不觉的养胖计划中,新闻、报纸等媒体增加了流感的报道。

“这次流感很严重!新闻叫我们,尽量不要到一线城市去。躲开高人群地带。”保姆看着新闻说。

杜鹃忧心,这只是前菜,还会更严重。

杜鹃带阳光去找张荷,阳光是个爱玩又安静的小男孩,腿骨硬了能站起来走走。

他把玩具从东边搬到西边,再从西边搬回东边,自己玩自己的,也不用你管。

杜鹃让婆婆看着点阳光,她去写小说。她的现代主义小说《木棉花开》,已经进入完结阶段。

她把脉络梳理一番,给每一个角色安排去处,给他们一个交代,这本书就算结局了。

张荷看着员工发来的邮件,不一会儿眼睛就放到阳光身上,这个安静的小男孩,让她想起了死去的丈夫。

他也喜欢自娱自乐,捣鼓着各种各样的小玩意,来讨她欢心。如果看到了一个笑话,会拿来与她分享。

可惜这位温柔的,爱笑的,惹她喜欢的人走了。年纪轻轻的就走了!

叹息过往,张荷不免得想起熟知的人,不知她们路上走得可顺。

“唰唰……”

杜鹃把《木棉花开》打印给婆婆看。

张荷从回忆中醒来。“写完了,修改了没有?”

“检查了错别字,改了好些地方。要是不行,我再改。”

“嗯。”

“叩叩叩……”张良友敲门,推门进书房。

“来了一通紧急电话,钱教授让先生过去一趟。先生让太太收拾衣物,这次去的时间不短,半个月是要的。”

杜鹃去拿行礼箱,“很急吗?”

“先生与周健等研究所的人,已经出发了。我后续带着他们的行礼过去。”张良友小声说,“这次多半是因为流感。上头征集了很多研究人员,共同研究疫苗。”

杜鹃的心被吊起,“他们会不会上一线?”

“自然是要上一线的,不了解流感,怎么研究出疫苗呢?”

杜鹃的心砰砰跳,上辈子她身边就有人因为流感而死,这辈子流感依旧在身边。

去的头两天,白满川还有电话打回来,后面一个电话也没有。

8月23号,上头把这次流感命名为“非典”。

非典是建国来,蔓延最快的流感。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流感。

新闻上叫群众,注意别感冒,一旦出现了发烧立刻吃药。体温超过了37.5摄氏度,赶紧到医院治疗。

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重生九零美好家园》,微信关注“优读文学 ”看小说,聊人生,寻知己~

第190章 190 想你了

9月开学,上头要求,所有学生用的餐具,必须热水高温杀毒。

餐饮卫生进入了最严格的时期,所有的碗筷必须清洗两遍。

死亡案例的传来,大部分人不敢外出吃饭。自家能煮点就煮点,保证健康才要紧。

10月20号,非典从沿海传到了内陆,好些省会城市,拉起了警戒线,设立了防疫区。

上头要求凡是发生了非典案例的城市,大学停课,高中小学放假。

街面冷清,商场空荡荡,路上行人戴着口罩,买了菜赶紧回家。冰箱塞满食材才安心。

医药店里的夏桑菊等颗粒,销售一空。凡是能退烧的药,都被买走了。

福泉市的新雅药业,三班倒连夜赶工,也追不上市场的需求。

有商家说:“吃绿豆可以防御非典。”

群众们都奔出家门,购买绿豆。

一块八毛钱一斤的绿豆,三天内涨到二十块钱一斤。

当前不仅绿豆涨价了,所有生活必须品都涨价了。凡是杀菌的,价格涨了一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