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老公变成首富之后(118)

作者: 郑三变 阅读记录

姜月看向他。

这人的眼里有星辰大海,更有她看不透的雾气蒙蒙。

为什么有些人总是能轻易看穿别人的心思呢?

还是说,姓褚的都有这个能耐?

褚星迟勾唇哂笑,好似看穿了她的想法,语气有些无奈:“我只是看你站在窗前一直望着那所孤儿院,所以猜想你是有事放不下。”

姜月垂眸,没开口。

是,她的确是有事放不下。

这几天,她时不时找机会去孤儿院看一看。虽然看样子翻修过几次,院内的设施和格局也变得不大一样。

但姜月很确信,这就是她小时候呆过的孤儿院。

褚星迟也没说话,继续翻看剧本。

一个在出神,一个在看剧本。也不知道过了多久,褚星迟突然开口:“褚氏是京港城中根最深的家族。因为是大家族,所以在很早之前便分为本家和旁支。上次你见到的那位,我的表哥褚弋,属于本家。我,是旁支。”

“褚氏就像一棵拔地而起的大树,随着年月壮大,枝干越强,分支也越多。本家繁育后代的能力逐渐不如旁支,到褚弋这一代,只剩下他一个单传嫡子,可旁支却又众多男丁。”

“但是本家和旁支,地位就摆在那里。一个可以继承正统,一个却只能匡扶。”

褚星迟叹了口气,眸光盯着暖炉里的火光,渐渐暗淡。

姜月偏头望向他。

她知道,褚星迟说这些是为了让她放松。要取得对方的信任,首先要付出自己的信任。

秘密,需要同等价值的秘密交换。

“前几年,褚弋的父亲病重,旁支便联合起来。这么多年,褚家累积的财富吃三代都吃不完,没人不想分一杯羹。”

“他们动手了。”

这些事,是姜月从未知晓的。

她只知道,褚弋年轻有为,还不到三十岁便接管了整个家族企业,却不知道其中原来还有这一段。

终归是家族私事,不向外人透露也是正常。

结果很明显了,褚弋赢了。

旁支再多再强,即便联合起来,也压不垮本家。即便本家只有一人。

姜月联想了一下褚星迟进入娱乐圈的时间。

褚星迟之所以会成为娱乐圈中的传奇,多少也因为他是半路出家,却成为了圈内史上最年轻的影帝。

“你也参与了?”姜月问。

褚星迟用手指摩挲剧本的纸张,点点头。

也是,败者想要全身而退,最好的选择便是去到和之前完全无关的另一个领域里。

如此一来,本家的那位也没理由再追究到底。

姜月换了个姿势,两条长腿伸到暖炉前,完全放松了下来:“我是姜家收养的孩子,在八岁之前,我就住在那家孤儿院里。”

“难怪你总是露出很怀念的表情。”褚星迟说。

怀念?姜月摸摸自己的脸:“有吗?”

“嗯。”

“大概有吧。”姜月托腮,和褚星迟一起看向暖炉里的火光,“我最近一直梦见以前的事,梦见之前在孤儿院见过的人,但却记不起那是谁。”

姜月坦诚道:“是个男孩,我只记得他后来被外国人收养。”

褚星迟笑了起来:“你想找他吗?”

不等姜月回答,他又补上一句:“我可以帮你。”

褚氏的人脉极广,要找个人很容易。

但姜月还是摇摇头:“不用了。”

如果她现在未婚,可能还会拜托褚星迟去找一下。但她现在已经有盛明楼了,她很爱盛明楼,没必要再去追寻以前虚无缥缈的事。

更何况,那时还小。

与其留恋过去,不如活在当下。

-

十二月末,《万花筒》拍摄进度过三分之二,剩下三分之一是补镜头。

导演赶工剪辑出完整版,递呈金影奖进行评选。

三天后的中午下戏,姜月和褚星迟照旧坐在暖炉前吃午饭对剧本,剧组工作人员进来送了份快递。

两份,一人一份。

拆开来,不是别的,是金影奖的邀请函。

一般而言,直接得到邀请函的演员,都有入围作品。借此说明,《万花筒》入围金影奖了。

今年金影奖的举行时间是在十二月的最后一天,是影视圈内最具权威性的奖项。

而褚星迟便是金影奖影帝,已经连冠两年。

姜月冲他抖抖手上的邀请函:“影帝?”

褚星迟也抬手,冲她展示自己的邀请函:“要一起上台领奖吗?”

两人相视一笑。

拍戏的时间过得极快,《万花筒》杀青后,便是金影奖举行的日子。

金影奖,每年都会在京港世贸文化中心开办。每届金影奖都会接受来自世界各地的华人电影报名,评审团在观赏完所有影片后,讨论选出奖项得主。